天天看點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成長加油站》節目連線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方翰青心理測評技術應用指導站成員董雲英,和家長們聊聊如何遵循腦科學的基本原理進而使家庭教育更為科學有效。

“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董雲英

江蘇理工學院教育學院心理學系主任、副教授,東南大學博士,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學校心理研究與指導服務中心副主任,江蘇省心理學會認知神經科學專委會理事,常州心理學學會副秘書長,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方翰青心理測評技術應用指導站成員。研究領域主要為情緒與認知、心理健康教育等。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腦科學為教育學提供了重要的理論基礎,腦科學中的基本規律、原則和方法,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依據和指引。是以家長應該懂得腦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進而使家庭教育更為科學有效。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精彩内容回顧

一、腦的基本知識

腦的基本結構。腦是中樞神經系統中最重要的構成部分,成人的腦是一團濕乎乎軟塌塌的物質,狀若核桃,大小如柚,重約1.4kg,隻掌可托。

腦的功能。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腦的兩半球在功能上分工協作。腦科學的研究發現,人的大腦左右兩半球以不同的方式進行思維活動,左半球側重于抽象思維,如語言、數學、邏輯、分析判斷等,而右半球側重于形象思維,如空間關系、藝術、情感等。

腦的燃料。腦細胞把氧和葡萄糖作為燃料消耗,要使腦發揮出最佳功能,就必須擁有足夠的氧和葡萄糖。血液中缺糖少氧會使人無精打采,昏昏欲睡。适當吃一些水果可以大幅提升注意力、記憶力和運動能力。水将生理信号輸送至全腦各處,維持肺部的濕潤,進而有效地将氧輸送進血液之中。有些學生早餐不吃,飲水不足,一天中缺乏豐富的葡萄糖和足量的水來保證他們大腦的正常運轉。

腦的可塑性。大腦的形态和功能在适應環境時表現出很大的可變性。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豐富的刺激,更有利于大腦發育。

二、破除“神經神話”,還孩子快樂童年

目前,社會上流行着各種關于大腦發展的說法,其中有一些是缺乏科學依據,這些被稱為“神經神話”。

1.在關鍵期或敏感期過後,沒有必要再去學習新的資訊。過了關鍵期以後的學習就是做無用功?

當然不是,這種觀點隻适用于極少或者極端的領域。關鍵期或敏感期,就是人生發展的某個特定時期,大腦對某些刺激比較敏感。關鍵期的存在讓家長迷信“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3歲定終身”等說法。于是,家長們拼命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希望孩子至少在“起跑線”上不落後于别人。但是,近年來的研究發現,并非錯過了所謂的“關鍵期”,相應的認知功能就無法得到正常的發展。人的大腦具有可塑性。

2.聽莫紮特的音樂可以提升孩子的智商,幫助孩子變得更聰明?

事實上,這些錯誤概念根源于1993年的研究,研究者調查了被試聽莫紮特協奏曲對空間推理能力的影響。研究發現,聽莫紮特音樂的被試,相比那些聽放松音樂或者什麼都不聽的被試,産生了短暫(15分鐘)的空間推理能力的增強,是以,并非提升整體的智力水準,而且效應很快就消失了。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3.我們是左腦型人還是右腦型人呢?

事實上,除非一個人的大腦兩個半球完全割裂開,否則兩個半球都會參與到絕大多數的任務中去,左右兩半球的作用都非常重要。在傳統的教育中,許多家長存在“重左輕右”的現象,比較重視學生的閱讀、書寫和數學運算等抽象思維能力的培養,而忽視他們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緻使學生的大腦兩半球功能得不到和諧發展,反而影響了智力的全面發展和創造能力的提高。

4.我們隻用了10%的大腦?

有很多人認為我們大腦的90%沒有被激活,這其實是源于Lashley老鼠走迷宮實驗。實驗中的老鼠在被切除了大部分大腦皮層情況下完成了特定任務,由此被誤解。事實上,我們利用了我們全部的大腦。

5.我們生而擁有所有的腦細胞,一生都不會改變?

腦細胞凋亡了就不會再生?腦細胞越用越少?事實上,人腦是一個非常神奇的器官,它擁有發生無數變化的能力,并且其改變的過程會持續終身。聰明程度跟腦的大小沒有直接關系,重要的是大腦中腦細胞之間連接配接的數量,而學習能夠建立這些連接配接,是以說,大腦越學越聰明。

三、家庭教育要因“腦”施教

1.了解不同年齡段腦發育特點

家長要了解不同年齡段腦發育特點,這樣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尤其是青少年的腦,比之前有巨大的變化。比如,青少年之腦特别愛追新求異。青少年的睡眠模式也表現出不同,青少年的晝夜節律表現為:夜晚睡眠啟動更遲,清晨意識喚醒也更遲,即更晚睡、更晚醒。了解青少年的腦發育特點,我們可以更好地了解和預防孩子們在青春期的潛在問題。

2.保障充足的睡眠

大腦可産生四類腦電波。當我們在緊張狀态下,大腦産生的是β波;當身體放松,或是心神專注的時候,就産生出α波;當我們感到睡意朦胧時,腦電波就變成θ波;進入深睡眠時,變成δ波。腦科學的研究證明,α波是學習和思考的最佳狀态。θ波被稱為“通往記憶與學習的閘門”。從腦電波的活動規律可見,當處于α和θ波段時,個體處于放松狀态,非常有利于新知識的學習和掌握。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3.營造積極的家庭情緒氛圍

腦的認知過程受情緒的影響。人類大腦的功能,首先是確定生存,其次是滿足情感的需要,再次是認知學習。雖然有時候父母施加的壓力可作為激勵孩子學習的動力,可長期的高壓下,大腦無法進行有效的認知學習。高壓是學習的障礙。因為,高壓的信号先傳遞到情緒中心杏仁核,進而減少通向丘腦(接收除嗅覺外的所有感覺資訊的地方)的資訊流量,也減少了流向前額葉的血流量。

前額葉被比作理性腦,可是,腦科學專家發現,一旦人有情緒的時候,大腦被情緒中心控制,是以,我們往往會做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影響人際關系的、不理智不聰明的舉動出來。而且,從進化上來講,前額葉是最晚發展的皮質結構之一,直到25歲左右才漸趨成熟。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小孩子是如此的情緒化。是以,在親子溝通中出現不良情緒時,我們要做的是先讓自己意識到自己有情緒了,并且要求自己在有情緒狀态下不采取任務行動,要先處理情緒再解決問題。

4.樹立終生學習的觀念

大腦的可塑性告訴我們,活到老學到老。1988年的實驗發現,掌管記憶的海馬回神經細胞是可以再生。是以說“輸在起跑線”這句話不對。

5.創造良好的家庭(實體)環境

兒童的發展既有先天生理基礎,也有環境因素的作用。給孩子創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提供豐富的刺激,更有利于大腦的發育。

環境同樣可以影響學生的注意力以及對各種學習任務的參與程度。改造家庭環境,最大化孩子的有效注意行為。同時也鼓勵将秩序感和美感帶到家庭環境中。

6.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大腦通過模仿來學習。大腦中存在一類具有特殊映射功能神經元——鏡像神經元。比如說,看到别人打哈欠,我們也會打呵欠;當我們看一個悲傷的電視劇時,我們會忍不住流淚;看到對方情緒失控,我們也會不由自主地發脾氣,這時就會發生沖突。由于鏡像神經元的存在,尤其對兒童而言,他們更容易進行直覺形象的模仿,對他人的情緒反應更加敏感,而對聽到的要反應稍慢一步。這也就強調我們要多做,少說,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

7.客觀全面的看待孩子的成長

腦具有多元智能結構。美國心理學教授加德納,提出了多元智能理論。他認為,人的大腦至少由八種智能構成,這八種智能是: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視覺空間智能、身體運動智能、音樂智能、人際交往智能、自我檢討智能及自然觀察智能。一般而言,每一個體或多或少都擁有這八種智能,隻是其組合和發揮程度不同而已,且都有自己相對優勢及弱勢的智能領域,如有的人語言表達能力很強,有的表現出超常的數學天才。是以,對待孩子,不要以成績論英雄,人生的精彩不隻是成績,要以全面發展的眼光看待他們。

8.重視孩子的運動

運動可以讓身體興奮起來,促進肝髒處儲存的葡萄糖的釋放,對記憶的形成和鞏固具有重要作用。是以,動起來,多活動,健體即健腦。

9.培養孩子的藝術興趣

研究者發現藝術學習與包括注意力在内的一系列認知能力緊密關聯。接受藝術課程訓練的年輕人與那些從來沒有過藝術訓練的群體相比,在學業水準和社會行為上有着顯著的差別。還有研究發現,即使隻接受了少量的音樂訓練,大腦結構也會發生變化。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家庭教育是科學也是藝術。家長也應掌握腦科學的基礎知識和基本原理,因“腦”施教,避免走入家庭教育的誤區;同時,基于腦科學知識,探索适合自己風格的教育方法。

我們需要你們的聲音!

親愛的各位家長好。

2022年,常州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與常州電台“成長加油站”繼續合作推出融媒體專欄“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為了不斷精進節目品質,更好地助力未成年人及家長共同成長,現向廣大聽衆朋友征集相關建議,請大家暢所欲言,謝謝!

成長加油站|你的心事有我願意聽 腦科學與家庭教育的對話

成長加油站

周一 ~ 周五 9:00-10:00

主播:小路

FM103.4常州新聞綜合廣播

1

END

常州新聞綜合廣播

FM103.4

影響有影響力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