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做得是挺強的,實戰好像就又沒有那麼強,是不是它“虛标”了?

一部分原因角度來說,它确實是有“虛标”動力參數的可能,當然是帶引号的。

發動機資料虛标

故意虛标資料了

首先,發動機動力資料的标定是沒有統一标準的,就會導緻各個廠家可以為所欲為、自說自話的。

國内唯一相關的國家标準隻有GB/T 21404-2008,你看,蠻早了,對吧?《内燃機 發動機功率的确定和測量方法一般要求》。

而這個其實是一個推薦性國标,廠家是可以自願選擇是否使用。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比如說:廠家宣傳的最大輸出功率并沒有表明是在什麼條件下、根據什麼标準測試的,基本上就是廠家說是多少馬力就是多少馬力、說是多少功率就是多少功率。

你要去告它、找它,它按照它的那個條件測出來還真的就是這個功率,也拿它沒辦法的。

這種情況下,确實有可能會存在一部分的車型或者廠家故意想個辦法、動動腦筋,“聰聰明明”的,帶引号的那種,把發動機資料給搞起來了。

變相“虛标”資料

第2種情況是:廠家其實是沒有虛标資料的,隻不過是選擇了最有利于廠家宣傳的測試方法。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不同廠家,甚至是不同國家,采用的馬力測試标準不一樣的,這個也會導緻最終出現的資料有差別的。

比如說:日本用的是JIS,美國用的是SAE,德國用的是DIN,還有一個ISO國際标準,測試方法都不一樣的。

比如說,日本的JIS和德國的DIN來講:JIS标準是會拆去所有和發動機相連的負荷,是以,測試出來的數值就會比較大。

DIN的标準是會把發動機連接配接所有負載進行測試,數值就會比較小了。

像很多朋友在那邊說:“哎,寶馬,你不要看它标得小,它發動機功率标在那邊都是輪胎上面的輪上馬力。”很可能就是我前面說的标準不一樣的原因造成的。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說人話就是:廠家為了讓自家的車子發動機資料好看,好看不就是好賣嘛?對吧?它就選擇了資料最大化的測試标準。

屬于鑽鑽空子、動動小聰明,有點“欺負”我們的認知盲區的問題。

就好比:我說我的存款有1000萬億,聽起來很吓唬人吧?厲害了吧?首富了吧?對不對?

後面有很小很小的一排字,人家來告我、來查我的時候,我上面寫着:我這個錢是辛巴維(威)币。就類似于這種意思,對不對?

還有人說:“我存款有1000萬億,我這個負債有9999.9999萬億。”道理一樣的。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實戰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

實戰成績,還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對于沒有虛标的車子來講,實戰加速測試的時候,也會受到各種各樣的因素的影響,同樣會導緻成績和發動機動力資料不太比對的。

于秩祥在期刊《汽車實用技術》上面發了篇論文,《減少汽車機械損失的節能技術》,上面說。

發動機動力輸出到輪上的時候,會經過各項傳動裝置,變速箱、傳動軸等等都會造成相應的機械損失的,消耗的功率一般為發動機輸出的10%到30%。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就好像:手裡握着一把沙子,走一步漏一點,走一步漏一點,到家裡的時候,手上也就沒多少沙子了,對不對?

實戰當中,加速成績的好壞最主要還是要靠輪上輸出。

簡單地來講:廠家可能并沒有虛标發動機資料,隻不過是在機械損失的抑制上面水準不夠高、做得不夠好,最終的加速成績就不盡人意。

和标的資料一比,「哎」怎麼好像相差挺多?對吧?

比如說:參考某車橫評的測試,主流國産車的輪上馬力達成率基本上60%到80%,合資品牌的達成率基本上是75%到90%之間。

最可怕的标杆産品,2021款寶馬325Li,達成率93.59%,約等于發動機的這個……和輪上的就是非常接近了,這個是值得表揚一下的。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車重的影響

另外,差不多馬力的車子也不能隻看加速成績的了,有些朋友隻看2個車子加速成績對比,9s的那總比8s的慢,對不對?9s的就是垃圾、就是差,對不對?

但實際上,車重對加速成績的影響也是不能忽略的。

我以前視訊做過的,《排量小的車,動力就一定弱嗎》上面就詳細講過,這裡簡單說。

哪怕發動機動力差,隻要車子夠輕,同樣也是能夠讓加速非常快,很厲害了,這就要變相地提升動力。

實驗下來,一台思域Si每減少8.25kg的車重,就可以變相增加1匹馬力。

是以說,你看,2噸的車和1.5噸的車子光看加速的成績其實不太好判斷發動機到底哪個強的。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實戰差或者是實戰好都不一定能夠最客觀、最公正地來看這個東西,次元比較多的。

沒有統一的測試标準和規定

總而言之,由于沒有統一的測試标準和規定,廠家為了制造宣傳點,不少國産車發動機的紙面資料确實存在所謂的“虛标”現象,但是國外也是這樣。

另外,傳動系統的拖累也會導緻發動機輸出到輪上的實際動力大打折扣,造成了實戰成績不太行的結果。

為什麼不少國産發動機紙面資料都很漂亮,但一實戰就露餡了?

是以,給大家最大的建議就是:買車不能光看資料,自己開一圈比啥都要緊。

國産為啥還造不出頂級的發動機

我們也想了,挺有意思的,中國制造現在是相當地強的,原子彈、大飛機……什麼都有,發動機算是更簡單的東西了,原理也是很簡單,早早就一張圖紙弄出來了。

為什麼現在國産還是造不出頂級的發動機?是不願意造?還是不能造?還是沒錢造?

都說本田發動機很厲害,買個發動機,整個車還送你了,那幹嘛不把它拿過來拆一拆,照着樣子重新來一遍不就好了?馬上就有了。

為什麼不能這麼幹?為什麼不想這麼幹?

關鍵詞:國産

想知道這些很簡單,關注微信公衆号「備胎說車」,回複關鍵詞「國産」就可以了。

我這個公衆号,每天會給你一段汽車實用小幹貨,文字、音頻、視訊都有,挑你自己喜歡版本就可以了,「備胎說車」等你來玩哦。

參考文獻

[1] GB/T 21404-2008.内燃機 發動機功率的确定和測量方法一般要求[S].

[2] 于秩祥.減少汽車機械損失的節能技術[J].汽車實用技術,2016.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