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自2022年開年,婚姻大戲便在各平台不斷上演,從《婚姻的兩種猜想》到《我們的婚姻》,随着男女主“上頭”“下頭”的操作,忙了熱搜,累了觀衆。

但海清、童瑤主演的《心居》一上演,又在第一時間搶占了熱榜話題,是呀,這部聚焦“房子”、“遠嫁”、“女性價值”等一系列熱點話題的家庭劇,每一個細節都能撥動觀衆的心弦。

而海清、童瑤這兩個實力派演員之間的姑嫂大戰,更是引來一波又一波吃瓜群衆。

雖然劇中的人物設定是“普通的有錢人”,和生活有一些距離,但劇中呈現出來的沖突點,卻是極為現實的。

如其中所陳述的幾段婚姻,便十分具有代表性,那是劇中的婚姻,也是我們現實中的婚姻。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女人高嫁,便是有心機?

馮曉琴是高嫁,至少在顧家人的眼裡,她是高攀了自己家的兒子。

雖然馮曉琴很能幹,幾年裡,毫無怨言地照顧着家裡的老人和孩子,讓顧家四世同堂的幸福生活有條有理地持續着。

但她就是“高攀”了!

顧家的人一面理所當然享受着她的付出,一個菜做不好,還是遭埋怨,一面又小心翼翼堤防着馮曉琴。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隻因為馮曉琴是“高嫁”,就算丈夫顧磊是一個不求上進的男人,那也是馮曉琴用盡“心機”所求的。

因為顧磊是本地人,家庭條件不錯,有一個教師退休的父親,有一個動葛百萬提成的姐姐。而馮曉琴呢,沒有學曆,沒有能力,還有寄居在家的妹妹和血緣不明的“弟弟”。

是以,不管馮曉琴為這個家做什麼,都會是覺得别有用心。

直到她想要擁有自己的房子,她讓老公問姑姐借錢,但意外聽到對方分析自己的“心機”。

這一刻,馮曉琴才明白,一門心思照顧家裡,真不如去工作,雖然會很難很苦,但有實實在在的錢到手。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當馮曉琴的老公去世,為了不伸手要錢,馮曉琴在外出找工作的時候,無意中展示出一系列才華後,很多觀衆在彈幕中留下疑惑:

“既然這麼有能力,為什麼當初不出去工作呢?”

這就是高嫁的“馮曉琴們”會犯的通病,覺得老公家裡條件不錯,與其外出工作,不如把家裡的關系處理好,一樣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

卻沒有想到,越是不努力,對方越會覺得你嫁到這個家裡,是有所圖。

反之,你不斷提升自己,精進自己,對他們沒有所求,便也會平等相處,如此,更容易摘掉“心機”、“高嫁”的帽子,與其成為真正的家人。

一如郭晶晶與霍啟剛的婚姻,兩個人各有各自的光環,就算男方的身價不菲,亦沒有所謂“高嫁”一說,家人之間的相處也十分融洽。

嫁人,不過是給自己換了一個平台,一個新的起點,要到達到自己想去的終點,依然需要自己的努力,不然,“高嫁”,就如站在一個融不進去的圈子裡,身心俱累。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女人低嫁 ,便是不值錢?

如果說馮曉琴的遭遇是因為在嫁人時對對方的條件有所圖,那低嫁的葛玥對丈夫顧昕可以說是純粹的愛了。

但葛玥的婚姻,也并不沒有多幸福。

顧昕在和葛玥談戀愛之前,有一個已經長跑十年的女友孫琦,但沖着葛玥爸爸的局長身份,顧昕果斷甩了孫琦,和葛玥走在一起。

葛玥自小生活優越,父母對她亦是寵愛有加,這使得葛玥擁有絕對單純的性子。

在事業上老謀深算的葛玥爸爸,對于女兒的婚事,自然不會如葛玥一般單純。他對顧昕攀附的心理了如指掌,但他并不顧忌,他相信,隻要自己給顧昕一點利益,便可以把顧昕掌控于手掌之中,保證女兒婚姻的幸福。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隻是他沒有想到,他的事業終點來得那麼快,顧昕的真面目會暴露得那麼早。

在顧家出事後,顧昕和顧昕的家人并沒有給葛玥帶去安慰,而是開始“落井下石”:

顧昕在心中暗自責怪顧家連累了他的職業生涯,對于丈母娘的話不再忍耐;

顧昕的媽媽開始有意無意提要求,說話更是口無遮攔,毫不顧忌葛玥的感受,哪怕是懷孕了。

當初葛玥要嫁給顧昕,葛玥的媽媽覺得是下嫁,心中不滿意,卻也順從女兒的心意,從房子到婚宴,掏了絕大部分錢,但是顧昕一家并未心存感激,顧昕覺得這是娶局長女兒的附屬福利,顧昕的媽媽則覺得自己兒子被拐跑了。

這樣的事情,在生活中也有很多,女孩為了感情不求物質,有的婆家便不提女孩體諒,隻說自己的兒子有本事;甚至女孩補貼越多,他們會越挑女孩的刺,覺得必有“隐疾”,才會如此上趕子倒貼。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這是弱者思維,也是人性,如果你在婚姻的十字口,選擇了“低嫁”,那便要做好應對的準備。

首先一定要確定對方的人品。隻有人品可靠,不管兩個人是出于什麼原因在一起,都可以確定在未來的日子裡,可以互相守望。

就如葛玥,如果她在選擇顧昕時看重人品,那在禍事來臨時,便不會有如此多的委屈。

人生漫長,不可能一直一帆風順,就算是“低嫁”,也要居安思危。葛玥的婚姻悲劇,源于單純,也來自父親的過度自信。

如果他早點教會葛玥分辨人心,那便不會草草與顧昕走進婚姻,如果他看重人品,那也就不會決定用權勢保全女兒幸福。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自己強大,才是上佳

其實,不管是高嫁還是低嫁,隻有自己強大,才是真正的上嫁。

一如顧清俞。

在《心居》中,顧清俞也有很多不讨喜的行為,比如總是對弟媳婦充滿敵意和防備心,總是插手弟弟的婚姻生活。

但也不得不承認,顧清俞的生活,是大部分女人所羨慕的,不管是婚前還是婚後。

婚前,她的工作和生活都精緻且順利,偶爾也會有情感問題,但并不會影響人生的秩序;

婚後,雖然婆婆心中有梗,但她并不在意,看在丈夫施源的面子上,她會時不時去婆家示好,表明自己的立場。

就算婆婆想要惹怒她,她也會一笑了之,不是委曲求全,而是不甚在意。不正面沖突,隻是因為她更在意丈夫的看法。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相比馮曉琴和葛玥在婆家人面前的忍耐,這樣的對應方式更高一籌。

也是這個時候,大家不再關注顧清俞是高嫁還是低嫁,隻會感歎她“有能力”、“情商高”。可見,自己強大,才是幸福的關鍵。

強大,不是強勢,不是和婆家勢不兩立;強大,源于内心,放下“等”和“靠”的心,便能搏出一條順暢的婚姻之路。

說來湊巧,演員武笑羽在《知否》中飾演的張大娘子和《正陽門下小女人》中的徐靜理兩個角色,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

《知否》中張大娘子是低嫁,身為英國公的獨女,本有一段好姻緣,卻陰差陽錯,下嫁與沈将軍,雖是國舅,卻也是新秀,前有喪妻在心,後有妻妹為妾。

一開始,張大娘子在這亂麻一般的關系中,不僅處理不好和丈夫的關系,連自己在婆家的位置都無法保全,以至于生産那天,差點命喪陷害中。

生完孩子後,她大徹大悟,心中立起屏障,不再等丈夫和父親為自己鋪平前路,于是,她活出了自己的風采。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正陽門下小女人》中的徐靜理呢,娘家和婆家都很厲害,但她在婚後,卻可以聽從自己内心的安排,工作和生活,皆不會受到婆家的影響。

這是因為她沒有“靠”的心思,婆婆再有錢,她從不想占為己有,她要的,她會自己努力。

當然她也不會自大到對婆婆不尊重。在她生完孩子,婆婆要求她回婆家坐月子時,她要丈夫去面對婆婆,并且在語言細節中,用的是“我婆婆”,而不是“你媽”。

《心居》高嫁的馮曉琴和低嫁的葛玥:你若不強大,身邊都是“壞人”

如此,即使和婆婆的觀念有沖突,也不會影響到夫妻感情。

這大抵便是我們所說的幸福的能力了。

都說不幸的婚姻各不相同,幸福的婚姻卻大多相似。隻要抓住幸福的底層邏輯,讓自己擁有強大的内心,不強勢以對,也不委屈自我,在不斷磨合中,終能找到自洽的方式,在婚姻中獲得幸福。

-END-

【文 | 淺笑 】

【編輯 | 語非年 】

關注@柴叔帶你看電影,更多精彩不迷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