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這些年來排戲的人總是愛添花頭,多用布景,近來染上西洋的習氣,添得更多。這件事情幹脆說,都是外行,總之舊戲裡頭用布景,無論何時都是驢唇不對馬嘴,不但于戲劇無益,而且有大損。不過這話說起來更長,茲仍隻大略談談。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國劇最初沒有布景,這是敢斷言之的。元明兩朝的雜劇、傳奇裡頭,隻有注用什麼砌末,沒有注用什麼布景的。砌末都是小物件,此在前清大經學家焦循先生的《劇說》一書中,已大略談之。所用的切末均一一注明,倘有布景則必定也要注明,既都未注,便可以推斷當時是沒有。再者如《桃花扇》傳奇,在衆公子借戲衣一折中,阮大铖會說:“用上好行頭。”李笠翁帶着家中女班各處去唱。以上這樣的記載頗多,都是輕車簡從,絕對不會有布景的。戲中最古老的切末而具有布景意味的,要數布城,倘有出入城的情節則非用不可。我曾為此問過許多的老腳,并在七八百種雜劇、傳奇中,考查過它的來源,但是始終沒有找到,仍然不知道為什麼非用它不可的原故。大門、二門、屋房門等等都不用,而獨用城門,或者是因為城門高大,于舞式的身段沒什麼妨害,也未可知。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然有時候也有妨礙,比方《空城計》一戲,諸葛亮坐在城樓上,似乎是必須得有一個城,但司馬懿的身段便因之很難做。以劇情來論,司馬懿立的地方離城門應該在一箭遠之外,至少也有幾十步的距離,則用目端詳城中,窺其虛實之時,總應該遠望,而戲台之城門離他也不過幾步,則遠望的情形便不合實情,若低着頭看城裡的情形,又不合道理。這種地方做得恰到好處了,便難得很。此乃戲中用了五六百年的布景了,于戲劇仍有許多的妨害。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禦碑亭》戲中的亭子乃是後來所添,比布城就晚多了,這種亭子不必說擺放的時候之費事搞亂,就以戲的精神來論,也是于戲隻有損處而無益處。因亭子永遠太小,不像真的,隻能容下一個人,這已經不合式,而演員所做的身段又都是沒有亭子的身段。如小生因落雨想入亭中避雨,翹腿做欲上亭之式,而本人離亭子尚有很遠,是做這種身段的人,心中并未管那個亭子。再如旦腳進亭子時有上台階之姿勢,出亭子時有下台階之姿勢,可是并沒有台階,這也是旦腳隻管做身段,并沒有管那個木頭架的亭子。從前那個碑上還不寫字,如今多寫“禦碑亭”三字,仿佛這個碑是專為給亭子标名用的,這尤其不通可笑。

《托兆碰碑》一戲,據老輩雲,從前絕對沒有碑的切末,後來大緻因為禦碑亭的碑可以利用,也就添上了。近來青年腳色們演此,倘沒有碑他就有點不高興。其實有碑他也不碰,做碰碑身段時離碑還很遠,若真碰到碑上是更不好看。若以寫實的眼光來看,倘碰不到碑上就躺下,這未免太可笑。可是舊戲則不然,演戲的不管那個碑,而看戲的人也不管那個碑,隻若身段做得好看則一定叫好。

以上所說的三出戲,有的已經用了五六百年,少的也在一二百年以上,至今仍是有損無益,何況後來新添的呢?

國劇加添布景最早的是上海各戲園。在康熙、乾隆年間,揚州鹽商演戲,因為他們錢多,添的花頭固然也不少,這種作風傳入清朝的宮庭,但那都可以算是彩頭,與布景還有相當的距離。此看當時的記載如《揚州畫舫錄》等等及清宮中現存着的物件,便可以明了,不必贅述。

舊戲添布景大概始自上海,上海戲如何,我看的很少,不必談。在民國初年,便傳染到了北平。北平第一家添用布景者,乃第一舞台。當時乃新蓋的舞台,仿上海特制了三個軟片布景,其中有一張山野樹林之景,每逢演武戲有交戰的場子,必要挂起它來。倘一個布景在哪一出戲都可以用,那還有什麼意義?與舊的門簾台帳還有什麼分别?一次演《長坂坡》又用上它,台下有幾個外國人看戲,問中國人:一個人穿着厚底靴子及一身繡花的衣服,在樹林中一會走到這邊,一會走到那邊,是什麼意思?這個問題本就沒法子回答。這還不算,原來布景中并沒有井,後來異想天開,把台闆挖了一個洞,演糜夫人跳井一場時,把台毯掀起來,在洞上放一井口形之切末,以備糜夫人應用,沒想到跳井的時候台下大樂,給了一個很大的倒好,因為跳的時候,下邊雖有幾個人接應,但跳者總不敢真跳。觀衆大嚷,說跳井怕掉下去。請問這有什麼意思?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幾十年前的布景是這個樣子,現在就更不近情理了。到台灣看到幾個班,有做的現成的布景,未開戲之前就挂好,哪一出都用它。這些布景有畫的像廟宇的,像宮殿的,像街市的,尤其有像外國街市的,真可以說是驢唇不對馬嘴。但是有許多鄉間人都很愛看,一種鄉間的地方戲,既有多數人愛看,便可使用,不必一定要講理論。所難過者,是自命為大戲而亦添用布景,所謂人海戰術等等,這算是把國劇給糟蹋苦了。這真正是毫無疑義的國劇之落寞了。

《聞歌想影:齊如山說平劇》

江蘇鳳凰文藝出版社

2021年1月出版

曆史鈎沉|齊如山:添加布景乃國劇之落寞

編輯:明明

稽核:楊瑤

終審:王梅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