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這個大會決定了 2022 年電動車命運,重點給你劃好了

這個周末,汽車圈最重要的大事必須是 2022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成立于 2014 年 5 月 5 日,定位為中國電動汽車領域跨學科、行業、部門、所有制的,非官方和非營利性的政策和學術研究機構,由來自政府部門、研究機構、産業界等的官員、學者、企業家共同發起。

本屆論壇的主題為:「迎接新能源汽車市場化發展新階段」。具體都講了些什麼,我幫你總結出了以下 20 句話。

1. 雙智協同

「雙智協同發展的重點内容包括四個方面:一、建設城市智能基礎設施;二、建設車城網平台;三、開展多場景示範應用;四、完善标準體系。」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 張永偉

「雙智」是本屆論壇的一大核心話題。所謂雙智協同,是指智慧城市基礎設施與智能網聯汽車協同發展。

5G 時代,萬物互聯,而電動汽車作為強科技屬性産品,聯網已經成為其最基礎的功能之一。如何使智能城市與智能網聯汽車更好協同互動,讓交通更智能,讓我們出行更輕松,生活更美好,已經成為國家關注的重點,被寫入了《十四五規劃》。

那麼,如何實作它?專家就提到了以上四個方面。

2. 充電樁規劃

「目前很多充電樁時間使用率、總數使用率都不高。建議在充電樁的建設方面提高直流快充設施比重。」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院長 王凱

電動汽車發展到今天,充電樁作為電動汽車的配套設施,在中心城市已經具備了較好的覆寫率。例如,我司樓下就有小桔充電樁,一些車型能達到 80kW 左右的充電功率,快充體驗還是非常好的。

隻是中國很大,在離我們更遠的地方,可能沒有樁,或是隻有慢充樁。好在,規劃專家已經關注到這個問題,在可預見的将來,我們身邊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快充樁,電動汽車的使用體驗也會更好。

3. 數字資訊基礎設施

「雙智協同發展其實都建立在數字資訊技術基礎設施的大基座上,5G 與數字技術融合,對于新興技術融合提供了重要支撐。」

——聯通智網董事長 趙越

網聯時代,移動通信網絡是最重要的基礎設施。針對車聯網業務,中國聯通在 2015 年成立了智網科技公司。

聯通智網以一個聯通鍊服務平台,資料共享、确權、交易、可信身份、存證、多方安全計算六個應用元件,應對智慧城市、高速管理、保險、物流、車輛溯源、車聯網等 N 個場景。

目前,智網科技與 82 家車企建立了車聯網的合作,線上服務車輛已經超過 4,000 多萬輛。

4. 智慧物流

「與合肥市政府合作,大衆将發展智慧物流。」

——大衆中國 蘇巴鴻

大衆目标在 2050 年實作全産業鍊碳中和,同時,OEM 對物流的效率有很高要求,于是,本屆論壇,大衆選擇了「智慧物流」這個選題。

而合肥在最近幾年,特别是在高科技新興産業領域有非常亮眼的表現,這也是大衆選擇合肥的原因。

未來,大衆将以網聯電動卡車車隊、自動駕駛巴士、資料平台為基礎,以合肥為試點,在真實場景下驗證智慧物流,并逐漸更新技術和規模,将智慧物流推廣到大衆全國工廠。

5. 城市智能體

「建構車城網開放平台,融入城市智能體,助力雙智城市創新更新」

——華為智慧城市總工程師、首席科學家 郭慧鵬

華為認為,智慧城市其實是一個城市智能體。

城市智能體的底層是智能互動層,是數字世界和實體世界互動的接口,各種端側裝置感覺實體世界的變化;向上是智能聯接層,包括各種網絡,有線、無線的通信網絡,形成實體世界和智能世界連通的橋梁;再向上是智能中樞,包括雲計算基礎設施,為應用提供基礎的各種能力;最後是行業智慧應用,包括數字政府、數字經濟、數字社會三大領域,會有 N 個應用的場景創新。

6. 自動駕駛

「智能網聯,提升自動駕駛安全性」

——百度副總裁、智能交通事業部總經理 尚國斌

無論是哪個級别的自動駕駛,「安全」永遠是第一要求。

對自動駕駛而言,最難的其實就是「路口博弈」。為了更好地實作安全,百度參與了亦莊 305 個路口的路側設施改造工作。而這些工作的成果是,即使百度把所有車載感覺裝置屏蔽後,僅依靠路口的路側設施,百度阿波羅無人駕駛試驗車也能在無幹預的情況下安全完成路口左轉動作。

7. 網聯公交(3:27:10)

「智能網聯助力城市公交出行。」

——希迪智駕 CEO 馬濰

在今天的中國,公共交通的方式越來越多。但單從載客量來說,公共汽車每天承載約 2 億人次,地鐵約 6000 萬人次,網約車約 1.3 億人次,公共汽車仍承載了最多的乘客。改善公共汽車的通行效率,就能極大程度提升目前公共交通的效率。

希迪智駕通過在路口設定通信盒子,在公共汽車上安裝 OBU 裝置的方式,就能基于 C-V2X 國家标準,根據公共汽車的載客量判斷優先級,給予載客多的優先通過的權利,進而提升公共汽車通行效率。

目前,希迪智駕在長沙已經改造 70 多條線路、2,000 多輛車。

8. 新能源汽車新趨勢

「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三個新趨勢:保持高速增長态勢;滲透率持續提升;高品質發展。」

——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科學技術協會主席 萬鋼

2021 年,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突破,産銷同比增長 160% 以上,銷量達到了 352 萬輛,占據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量一半以上。相信大家也都能感受到,商場裡各種新勢力車企的體驗門店越來越多,各家的新産品不管是從質感還是行駛品質、續航裡程,和幾年前相比,都有了非常多的改善,是以燃油車死忠粉越來越少,大家對電動汽車的接受度也越來越高。

好的産品加上國家政策引導,我們堅信,未來汽車市場是屬于電動汽車的。

9. 汽車行業下半場(1:21:40)

「中國汽車行業決定勝負在智能網聯下半場。」

——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 苗圩

作為工信部的老部長,苗圩對汽車行業有自己的看法。他認為,中國汽車行業在新能源汽車這場階段戰役中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決定勝負的還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目前,有 22.2% 乘用車裝備了 L2 及以下的自動駕駛功能,苗圩非常贊同,李想提出的,将 AEB 做成車輛必裝件。

車聯網方面,苗圩提出,應盡快發展近程寬帶無線通信技術,以适應邊緣計算,路側單元和車輛通信需求;車路協同方面應盡快建立道路智能化分級國家标準。

10. 理性發展(1:34:30)

「新能源汽車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前,不再新增産能布點。」

——國家發改委副主任 林念修

2021 年,大陸汽車産銷量達到 2600 萬輛以上,結束了三年下滑态勢。發展的同時,也要尊重客觀市場規律。林修念提出,要統籌布局,優化産業布局實化。一是按照主體集中區域集聚的原則,重點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等區域,打造具有國際競争力的産業叢集;二是鼓勵引導重點地區制定産業發展規劃。整車企業在現有基地達到合理規模之前,不再新增産能布點;三是嚴格執行汽車産業投資管理規定;四是規範整車企業兼并重組,大力推動落後企業和無效産能退出。

11. 打擊炒作

「将适度加快國内資源開發進度,堅決打擊囤積居奇、投機炒作等不正當競争行為,引導産業鍊上下遊企業強化協作,共赢發展,推動關鍵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

——工信部副部長 辛國斌

最近電池原材料價格的暴漲,引發的新能源汽車價格漲價潮,也引起了國家有關部門的關注。嗯,社會主義的鐵拳從來不會讓我們失望,希望電池價格能盡快趨于正常化,讓大家都能買到更便宜的電動汽車。

12. 新舊交替

「2022 年開始,傳統燃油車達到峰值,往後會持續下降。」

——中國科學院院士 歐陽明高

這可是來自于學術界大佬的判斷。就具體體驗來說,純電汽車的駕駛感受的确是要比燃油車來的更為暢快,特别是在城市道路。同時,電動汽車附帶的各種智能駕駛功能,也能大幅減少我們的駕駛疲勞程度,保障安全。電動汽車,YYDS !

13. 快速增長

「新能源汽車 2021 — 2030 總體趨勢為快速增長,預計 2025 年乘用車碳排放有望達到峰值。」

随着燃油車峰值的到來,往後,燃油車越來越少,電動汽車越來越多,乘用車整體排放自然也會趨向一個峰值,然後,逐年下降。

14. 锂價預判

「預計锂資源供需平衡 2-3 年後有可能恢複正常。」

在歐陽明高看來,碳酸锂價格上漲,主要還是和 2021 年新能源汽車銷量陡增,帶動锂需求快速上升有關。

需求上升速度很快,但碳酸锂産能釋放并不是一蹴而就的。礦石生産團算力産能釋放周期為 3-5 年,鹵水提锂為 6-8 年,産能跟不上需求,再疊加疫情影響,碳酸锂的價格就開始一路上揚。

但從長期來看,等待這輪碳酸锂增産的産能釋放後,碳酸锂價格終将趨于穩定,隻是,這個時間可能需要 2-3 年,也就是說,最近這兩年,電動汽車的價格可能都不會太友好了。

15. 造車新挑戰

「滑闆底盤是新勢力造車向傳統造車的新一輪挑戰」

滑闆底盤就是非承載式車身結構 + 線傳轉向、制動系統 + CTC 結構性電池 + 內建式驅動系統,這是一種變更性的技術路線。歐陽明高直言,在電動汽車領域,我們的最大競争對手就是美國,包括特斯拉、Rivian、Canoo 等一系列創新品牌在内。

同時,歐陽明高判斷,滑闆底盤對傳統底盤的終極一擊可能來自于輪毂電機。

16. 發展與消融

「未來 3-5 年,預計 80% 中國品牌汽車關停并轉。」

——長安汽車董事長 朱華榮

随着新能源汽車産品力越來越強,技術水準不強的部分傳統車企日子越來越難過。

過去一年,傳統燃油車市場現存品牌 85 個,其中月銷量千台以下的品牌就有 34 個。朱華榮認為,未來 3-5 年,将有 80% 中國品牌關停并轉。

請記住,這是來自傳統燃油車大廠,長安汽車董事長的判斷。

17. 持續滲透

「3 月預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會達到 28%,目前市場驅動占 70%,政策占 30%,預計今年底新能源滲透率達到 35%」

——比亞迪 王傳福

比亞迪是最近國産新能源市場的最大赢家。憑借 DM-i 出色的動力性和經濟性,比亞迪在消費者心目中樹立了一個非常好的品牌形象,繼而收獲了非常好的銷量。這種由技術引發的正向循環,應該是最值得推崇的。

越來越好的電車汽車産品,滲透率不斷提高,也沒什麼值得奇怪的了。

18. 堅持磷酸鐵锂

「建議磷酸鐵锂作為重點材料,續航裡程達到 500km,能量密度已經不再重要,更應該重視安全,磷酸鐵锂不含有貴重金屬,材料不會被卡脖子」

安全當然重要,但電池能量密度不再重要,這點,我不敢苟同。我們當然想要又安全,續航又持久的電動汽車。作為一個貪心的消費者,還是期待新能源車企能繼續大力研發,為我們帶來更好的産品。

19. 長期并存

「展望 2030 年,中央式電力能源和分布式能源液态能源将長期發展并存。」

——理想汽車 李想

未來,基于國家能源安全,李想認為,中央式能源,即電力能源,和分布式能源,即業态燃料将長期并存發展。而為了雙碳目标,電力将由煤電向風電、太陽能等綠電轉變,而液态燃料,也将由化石燃料向清潔燃料轉變。

20. 逐漸推行

「今年會根據政策,在大城市逐漸推行 Xpilot3.5 的城市 NGP,包括深圳,廣州,杭州,上海等城市。」

——小鵬汽車 何小鵬

有一說一,小鵬汽車的智能輔助駕駛在國内屬于絕對第一梯隊。VPA-L 跨樓層停車場記憶泊車有多好用,感興趣的小夥伴可以點選這裡,回看我們往期關于小鵬 VPA-L 的節目。

随着城市 NGP 的逐漸推開,能有越來越多的使用者享受科技進步帶來的便利享受,這是我們,作為一家汽車媒體,最最樂意看到的畫面。

-END-

(請記得關注我們的視訊号,保時捷全球年度釋出會來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