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增加公衆号的可讀性,周六、周日、節假日釋出學習筆記。(筆記内容來自:書籍、公衆号、知乎、微網誌、付費社群,不代表個人觀點)
1、檸檬可以預防腎結石
理科思維的本質,一是要知其然,二是要知其是以然。
例如,這兩年,中醫也突然了解了PH值,知道了堿性與酸性,說是堿性體質更不容易得癌症,于是開始建議補一些堿性食物,最常見的是蘇打水。
我們學過化學,不管什麼堿遇到了胃酸瞬間就被中和了,因為胃酸屬于鹽酸,強酸系列。
前面,我寫了吃豬腳無法實作定向的膠原蛋白補充。
人體酸堿度,也是如此。
不是說你吃酸的就補酸,你吃堿的就補堿。
有時,正好反着。
例如,檸檬酸不酸?按照中醫大忽悠們的觀點,那肯定是酸性食物,實際上,檸檬經過代謝以後是堿性的,為什麼?
因為檸檬酸在體内代謝生成二氧化碳和水,随着二氧化碳呼出體外,酸性就被消滅了。
而檸檬中的鉀、鈣等離子卻以金屬陽離子的形式留在體内,金屬陽離子就是化學中的堿性,酸堿就如同幹柴烈火的男女,總是要不斷結合的,于是這些金屬陽離子去與酸根離子結合。
是以,吃檸檬是可以降低尿酸的。
從這個角度而言,檸檬是可以預防腎結石的。
這不是中醫。
這是現代醫學。
結合上面談的飲水觀點,若是您喜歡溫水,就來點溫檸檬水,若是您喜歡冰水,就來杯冰檸檬水。
大醫院,尤其是微網誌上的醫學大V,你去找他們看病,你會發現,他們很不專業,因為很多時候,他們不給你開方,不給你拿藥,隻是告訴你,回去吧,沒啥。

2、為孩子建立有序的家庭環境
我們一不留神說到父母了。
為對得起有适齡子女的父母,有必要多說幾句。
積極的、能為自己建立興趣的性格,有先天的成分,不是所有人都能如此。
但是也與早期成長關系密切。
這就涉及孩子成長的家庭環境。
米哈裡認為:好的家庭環境就是不替孩子設立目标;
家長當然不可以什麼都不管,但家長設定的不可以做的界線要清晰,界線之内的空間是孩子的,即給他留下較大的自選空間;
并且家長對孩子當下的興趣、所做的事情和感受要留心和重視。
用米哈裡的話說:這樣“孩子知道什麼事可以做,什麼事不可以做,不必老是為規制與控制權而争吵;
父母對他們未來成就的期望也不會像一片陰影,永遠籠罩在他們頭上;
同時不受混亂家庭分散注意力的因素所幹擾,可以自由發展有助于擴充自我的興趣與活動。
在秩序不佳的家庭裡,孩子的大部分能量都浪費在層出不窮的談判與争執,以及不讓脆弱的自我被别人的目标所吞噬的自我保護上”。
——摘自《心流》
3、負能量人的特征
負面能量特别重的人,有一個非常明顯的特征,就是個人時間不值錢,同時又認為他人的時間不值錢。
稍有些不順他意的行為和言論,就會暴走、憤怒,将自己的情緒發洩在他人身上。
對于這樣的人,無論是網絡還是生活中,不要浪費一點點時間、一絲絲情緒在他們身上。
因為邏輯上跟他們說不通,罵人、情緒失控也比不過他們,白白消耗能量,浪費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4、找到生活中的重點,變成生命中的錨
我們要找到生活中的重點,其他的可以适當忽略。
簡單來說就是删繁就簡。
如果工作是為了賺錢養活自己,那就别在複雜的同僚關系裡面浪費太多情緒。
如果跑步是為了自己身心舒暢,那就别管别人說什麼跑那麼久也沒見你瘦這樣的鬼話。
明确自己的生活重點,它就會變成我們生命中的錨。
5、壓抑孩子
如果家長急于以一種成人世界的思維和标準來限制、規範孩子,很容易壓抑孩子的正面激情,使他們的自由意志和創造力停止生長,乃至萎縮;
壓抑感還容易刺激出負面情緒,讓孩子出現逆反或是自我封閉症狀。
有的家庭,甚至孩子把沙發巾弄皺了都要遭到訓斥。
一個表面上纖塵不染、井井有條的家,維護它的代價是孩子失去了自在和放松的生活。
20年後,整潔的家中坐一個規規矩矩、毫無創造力、沒有自我調整和選擇、判斷能力的人——這是你想要的結果嗎?
幾乎所有人在培養孩子的目标方面都是一緻的,但在方法上卻大相徑庭。
有太多的家長或老師表現出行為與目标的分裂,這些分裂表現為:
一邊贊美着創造力,一邊刻意培養謹小慎微的人;
一邊欣賞着寬容,一邊對孩子苛求挑剔;
一邊呼籲着要尊重孩子,一邊執行棍棒或羞辱教育。
——摘自《最美的教育最簡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