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油價上漲一樣瘋狂的,還有電動汽車的價格飛漲,特斯拉從3月10日到3月17日,一周的時間,完成了三次漲價。
這一次,特斯拉沒有被國内新勢力造車所孤立,而且起到了引領作用,各個車企紛紛跟風,純電車漲價的消息漫天飛舞,漸迷人眼,讓消費者看不準方向,拿不準主意。

國内的新能源汽車大佬比亞迪宣布,在3月16日,對王朝網和海洋網的新能源車官方指導價進行上調,調整幅度為3000—6000元不等。
比亞迪的産品定價,一直很親民,但原材料價格的持續大幅上漲,帶來了成本的壓力,車企無法自己消化,隻能把沖突轉移給終端消費者。雖說消費者不開心,但也表示了解。
尤其是3月16日之前付定金的使用者,不受到本次漲價影響,有種撿了便宜的竊喜,對于本次漲價絲毫沒有抵觸的情緒。
在2022年的2月初,比亞迪曾經對王朝網和海洋網新能源車進行過一次調整,調整的幅度是從1000元—7000元,有不少車型,兩次都調高了售價,這讓一直在觀望的等等黨有些後悔。
除了比亞迪,五菱和奇瑞也相繼宣布了旗下新能源車型的調整政策,奇瑞冰淇淋和小螞蟻是銷量主力,本次上調3000元—7000元不等,與比亞迪的車型相比,奇瑞和五菱的新能源車價格都不高,幾千元的漲幅,其實對于車輛的影響還是很大的,3萬元以下的微車,都會漲價到3萬元以上,至于對銷量有多大影響,還要看第二季度的具體資料。
除了國内外一線新能源品牌車型漲價,二線品牌也是緊随其後,哪吒V和哪吒V Pro價格提高3000元,其他車型各版本車型提價在3000元—5000元不等。
從目前的形勢看,本輪漲價應該不會是最後一波,随後會有更多的品牌會将價格調整,那現在是不是到了出手的時候呢?
個人建議,如果确實有電動車剛需的使用者,現在可以出手,可以選擇一些老款車型,沒有漲價的先下訂單,因為從大環境看,短期内不會迎來原材料的降價,即便下半年上漲趨勢有所緩解,也需要第一段時間,價格才能歸于平緩。
如果沒有純電車型需求的,可以再等等,或者選擇燃油車,純電車的綜合用車費用,包括二手車殘值等,總體算下來,并不比燃油車低多少,我們看到的隻是平時的費用。
燃油車更安全,滿足更多的出行場景,這些都是優點,如果你覺得純電車漲價過高,搞一輛燃油車,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