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有一種智慧,叫“慢慢來”

生物學家巴斯德說過:“字典裡最重要的三個詞,就是意志、工作、等待。我将要在這三塊基石上建立我成功的金字塔。”

人生本來就那麼幾十年,可是你卻拼命沖刺,一口氣就跑到了終點。一晃,你就到了“蓋棺定論”的時候了,真的很可悲。

慢一點,是一種智慧;是把每一分一秒都利用起來,成就最好的你。

有一種智慧,叫“慢慢來”

01

人生低谷,慢慢熬,才能時來運轉。

馮唐說過一句話:“扛過人生的艱難,靠的是不着急,不害怕,不要臉。”

年輕時的吳孟達,靠演戲賺了不少的錢,但是癡迷于賭錢,輸掉了一切,還欠别人不少錢。追債的人,時刻都守着他。

有一天,吳孟達找到好友周潤發,希望能夠借點錢。周潤發拒絕了。

時隔不久,周潤發暗中幫吳孟達接到一部戲。然後吳孟達憑借出色的演技,拿到了不少的錢,還拿到了“最佳男配角”。所有的困難,都迎刃而解了。更重要的是,現實給吳孟達狠狠地上了一課,讓他知道什麼是交情,什麼是人生。

試想一下,如果吳孟達沒有真本事,誰又能幫得了他呢?他人的救贖,是建立在自救的基礎上。

現實生活中,負債累累的人,多半不會像吳孟達那麼走運了。躲債、求饒、求人無用,這樣的場景,可以把你逼到絕路去。

飯要一口一口吃,錢要一分一分賺。如果一個人可以把債務、痛苦放在一邊,然後專注去做某件事,那麼他就能發揮出最好的水準,避免煩惱的幹擾。

明初戲曲作家蘇複之說過:“時運未來君且守,困龍也有上天時。”

任何人要成功,都講究天時地利人和,如果時機不成熟,就瞎折騰,反而把原來的老底,全部敗光。

困頓,就像牢籠一樣,你要慢慢去捶打出一個視窗,讓陽光湧進來。然後再敲打出一扇門,你就自由了。

02

靈異之事,慢慢看,總會水落石出。

竹林七賢之一的王戎,七歲的時候,和朋友一起做遊戲。忽然看到不遠處有一棵李樹,上面果實累累。

朋友們争先恐後地爬上樹,生怕果實被别人摘走。

王戎卻站在原地不動。

過了一會,朋友們嘗一口果實,說:“好苦。”

後人都誇獎王戎,有先見之明。

按照常理,路邊的李樹,果實會被人青睐,可是這棵李樹,卻沒有人理睬,其中定有玄機。

作家歐·亨利說過一句話:“真正的冒險家會不帶任何功利性目的、絲毫不計較得失地去面對和迎接未知的命運。”

奇奇怪怪的事情,特别吸引人,但也潛伏着災禍。真正聰明的人,并不會去冒險,而是把危險的事情,估算準了,再下手去做。

等等看,别人就會搶先一步,你就能看到真實的一面了。時間會給你,最好的答案。

有一種智慧,叫“慢慢來”

03

讀書育人,慢慢來,也能大器晚成。

梁啟超說過:“成功大易,而獲實豐于斯所期,淺人喜焉,而深識者方以為吊。”

容易得到的東西,會帶來意想不到的收獲,但是也會令知識淵博的人,感到憂傷。

一個淺薄的人,看中的是成果,一個厚重的人,看中的是結果。

誰能笑到最後,誰就是真正的高手。可惜,急功近利的人,太多,能夠大器晚成的人,太少。

事實上,真正能夠被人敬仰的人,不是一時半會的聰明,而是一生都在學習,越來越聰明。

比方說,莫言一輩子都在寫文,到五十多歲的時候,才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一舉成名天下知。

他說:“晚熟的人,到了合适的時候,出現了能讓他展現才華的舞台,他便會閃閃發光的。”

一碗湯,要掌握火候,經過一定的時間,才能散發出香味;一塊地,要經過多年的耕種,才稱得上是“稻田”;一個人,要閱人無數、讀書萬卷、行路萬裡,才算是人才。

04

變老路上,慢慢走,就能享受時光。

有一次,和朋友去旅遊。在桂林的時候,遇到一位七十多歲的老爺爺,他走得很慢。

導遊催促:“快點走,這裡就是一座山,沒啥好看的。”

老爺爺不急,他坐下來,慢慢欣賞。所有等待的人,都急了。

老爺爺說:“如果我們飛速奔走,那麼還來這裡幹嘛,不如在家門口跑步。”

所有的人,都不做聲了,開始擡頭,尋找山澗的風景,聽風的呢喃。

《菜根譚》裡寫道:“歲月本長,而忙者自促;風花雪月本閑,而擾攘者自冗。”

我們總是催促自己,賺錢要快,否則錢就被别人賺完了;升官要快,否則到了五十歲就成定局了,沒有人提拔了。

為了快一些,我們過上了熬夜加班、奔波不停的生活。去過一座城市,但是不知道城市裡有哪幾條街,也不知道有什麼美食,天邊的夕陽,也沒有看一眼;過節的時候,和父母吃了一頓飯,話沒有說上兩句,就匆匆離開了,也不知道父母需要什麼,想什麼;好不容易等到休息的日子,卻一直低頭看手機,時間都在浪費......

時間如白駒過隙,沒有人可以抓得住,但是我們可以好好享受。去觸碰一縷春風,去撫摸一束陽光,等待晚霞慢慢落山。

有一種智慧,叫“慢慢來”

05

結束語。

生活節奏慢一點,身體不會那麼疲憊。常常,一個人靜坐,和兵荒馬亂的人生,握手言和。

慢慢來,是因為蓄滿了能量,一切都能從容面對。

慢慢來,是因為充滿了期待,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慢慢來,是因為看淡了得失,一切都是過眼雲煙。

作者:布衣粗食。

關注我的文字,走進你的心靈。

文中配圖來源于網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