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橘子傾聽:叛逆期最常見的問題,元式催眠讓你正确面對叛逆期的孩子!

說起孩子的叛逆行為,媽媽們總是有說不完的話:喜怒無常,破壞或無視規則,對父母不尊重,對于必須要做的事情(如睡覺、吃飯、上學等)進行無謂的反抗,頂嘴,脾氣暴躁,表現得無禮和粗魯等。

面對家長的唠叨和管教,他們會激烈地反抗,于是親子間很容易産生沖突。

「孩子以前都很乖,為什麼現在都不聽我的?是不是進入“叛逆期”了?」

到底該如何正确面對處于青春期叛逆中的孩子呢?

叛逆不是孩子的錯,孩子的叛逆是獨立成長的開始!

當遇到孩子叛逆時,父母要正面叛逆,并接受、鼓勵,不要打壓,把這種叛逆放在父母的包容底下,會讓整個家庭感情更好,可謂“父母心胸有多大,孩子成就就有多大”。

橘子傾聽:叛逆期最常見的問題,元式催眠讓你正确面對叛逆期的孩子!

1、孩子不聽話,很叛逆,我要怎麼讓他不再“叛逆”?

當孩子出現所謂“叛逆”的言語或行為時,父母感到不适應是正常的。

對父母來說,孩子最好不要叛逆,這樣就不會有沖突。如果叛逆可以通過一些方式去消滅,那就太完美了。可是,這也就等于消滅了一個有獨立能力的人。

因為“成長”是不可避免的事,一個心智成熟的人,要能夠跟得上身體的成長,才能獨當一面。

如果父母能夠明白、接受“成長”是必然的事,而“成長”又伴随着孩子的“獨立”,家長的痛苦感或許可以降低。

其實害怕叛逆這一回事,父母真正擔心的,大多是害怕孩子走上歧路,做違法之事。如果孩子所做的“叛逆”是為了“成長”這回事,其實不妨換個心态去看待。

2、孩子時常跟我頂嘴,我該如何讓他尊重我呢?

當一個孩子成長到有獨立的能力,可以去解決他所遇到的困難、問題時,他可能對父母的敬意就減少了。

這并非不“尊重”,而是當一個孩子出生之後,他所有的言語、行為,都是模仿父母而來,這種依賴感是必然的。

等到他發現父母會做的事,他也能夠做到,少了依賴感,也就沒有了上下之分的等級觀念。

一個本來隻能仰視父母的孩子,等到他的視線可以和父母平行,他也獲得了生存與獨立能力。

父母如果能夠把地位的觀念抛掉,孩子不再仰視,你也不再低頭,父母跟孩子之間才會有交集。

假如孩子每天回來,可以指正父母的不對,而父母也答應讓他這麼做,這個孩子會不跟父母談心嗎?

橘子傾聽:叛逆期最常見的問題,元式催眠讓你正确面對叛逆期的孩子!

3、孩子碰到手機、電腦,就像上了瘾似的,我該怎麼辦呢?

電子産品對青少年的影響非常深遠,許多專家學者也都正視這個問題,甚至有醫生主張不要給孩子手機,但是這不太可能。

美國白宮曾經考慮過禁止孩子玩手機、電腦、電玩,但是現在已經放棄這個想法,最初的想法固然還不錯,但執行起來卻很困難。加上進入一個完全 IP 的時代,3C 産品隻會越來越多,不會越來越少。

希望青少年不要太過依賴,唯一可以做的就是“時間管控法”,也就是接觸手機或電腦一段時間,就要去運動一下,盡量不要讓他們的眼睛受到影響。

還有就是增加青少年的戶外運動時間,增加閱讀的時間,增加休閑娛樂的時間,比如出去玩、畫畫、音樂、舞蹈等活動,來跟他玩手機的時間做個平衡。

4、孩子出現說謊、偷東西、打人等偏差行為,我該怎麼辦呢?

孩子會說謊,一定有他的原因,例如,不想受責罰,或是逃避某些事情。

然而,打罵隻會激發出孩子的攻擊性。想要讓孩子得到教訓,可以利用勞動的方式,像做家務來作為處罰。

對于偷東西、打人、翹課等嚴重脫離學校的教育及做人準則的行為,在處罰的同時,更要讓他們明白的是“為什麼”。

孩子出現偏差異常的行為,是有緣由的,往往是另外一方面有了匮乏。所謂的匮乏并不是物質上的需求,主要是内心的渴望。父母有沒有聆聽孩子的心聲?知不知道孩子真正的需求?這才是關鍵。

橘子傾聽:叛逆期最常見的問題,元式催眠讓你正确面對叛逆期的孩子!

5、為了刺激孩子的分數,我用了強烈的手段、言語,還是沒用,該怎麼辦呢?

在現實社會中,高分像是個入門磚,似乎隻要擁有高分,就擁有幸福美滿的人生。所有的父母無不希望孩子能夠比得上他人,甚至将成績與未來的成就畫上等号。

滿分的成績并不等于成功的人生。無止境地比較成績,會影響到孩子的情緒,給孩子造成壓力。即使父母的口頭上沒有明顯表現出來,但從言行舉止,包括臉色,還是會出賣心思。

所謂的成績隻是提供這一次學習的參考狀況,并不代表每一次都會如此,學到多少算多少,把基礎打好,下一次再考好,才是最實際的。不是每次都要得滿分,每次都是生死的定奪。

6、我跟孩子有代溝,有辦法拉近彼此之間的距離嗎?

家長們想要去關心孩子,跨越代溝,就得用他所認同的方式來關心他。很多家長都用自以為是的關心,覺得孩子必須心存感激,就有“施舍”的意味,孩子當然感到不舒服。

要盡可能用“朋友”的角度,而不要用權威的方式,強迫你的孩子去接受,并用孩子的語言拉近關系。

家長們要“投其所好”,可以試着去了解孩子們讨論的話題,用孩子們的語言去融入他的世界。比如,現在的孩子喜歡什麼、熱愛什麼,你要打開心胸去研究、觀察,不要隻是批評,否定那些,否定孩子的選擇。你否定他,他自然對你關閉心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