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十條新聞導語寫作的好方法——案例示範,果斷收藏!

來源丨新聞與寫作公衆号獨家編輯

消息寫作中,最重要的是要寫好導語。學會寫導語,是掌握消息寫作的關鍵。下面的案例都收集整理自網絡,雖然有些例子比較老,但仍具有一定的示範作用。所謂“舉一反三”,隻要我們從案例中學到方法,那麼掌握導語寫作就不再成為難事了。

十條新聞導語寫作的好方法——案例示範,果斷收藏!

1

“一語破的”法

新聞是“搶”出來的,好的新聞導語如何做到“搶耳”“搶眼”,用最短的文字,一語破的,無疑會起到開門見山、立竿見影的效果。

【案例一】1949年4月20日午夜時分,我中國人民解放軍在毛澤東、朱德的指揮下,開始了震驚世界的渡江戰鬥。4月22日2時,新華社在播發如此重要的新聞時,導語僅用了一句話:英勇的人民解放軍21日已有大約30萬人渡過長江。

“30萬人渡過長江”,這就是當時人們最急于想要知道的新聞,其他的盡管按下後說。

【案例二】1945年8月14日,美國杜魯門總統宣布,日本已無條件投降。美聯社在搶發這條爆炸性的新聞時,導語更是幹脆利落:日本投降了!

導語隻有5個字,一語破的,如雷貫耳,這篇短而有千鈞之力的導語,當時就被新聞界公認為“最佳導語”。

2

“設定懸念”法

“懸念”,又稱“扣子”或“關子”,常用于文學作品和戲劇表演。在新聞導語上設定“懸念”,事情先不直說,吊起讀者的胃口,“逼”得你不得不繼續讀下去,自然富有魅力。

【案例一】1978年6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發了新華社記者的一篇報道,導語是這樣寫的:

全國财貿大會上傳說着這樣一件事:上海服裝進出口公司床上用品組的職工,“救活”了兩隻鴛鴦,挽回了一大筆外彙。

為什麼要“救活”鴛鴦?“救活”了兩隻什麼樣的鴛鴦?又怎樣挽回了外彙?導語對此一概不說。你想知道麼?你就得往下讀。

【案例二】美聯社1981年6月13日播了該社駐倫敦記者的一條電訊稿,它的導語給人的“懸念”更玄:據警察和目擊者說,今天正當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在數百萬臣民觀看下騎馬巡行倫敦中部時,一個不到二十歲的失業青年突然跑上前去,朝着女王連打六槍空炮彈。

失業青年向女王開槍,這“關子”賣得夠大的,不由得你不弄個明白才罷休。

3

“欲擒故縱”法

先放開一步,再緊緊抓住,放是為了更好地抓。一放一抓,先放後抓,看似消閑,卻暗藏“殺機”,這樣的導語寫來必有“痛擊一拳”之淋漓快感。

【案例一】1982年10月14日,美聯社發了一條諷刺美國經濟的稿件,導語是這樣寫的:

就是在羅納德 裡根總統對全國說:“美國正在走向經濟複蘇”之前幾個小時,他的兒子普雷斯科特 裡根卻在這裡同失業者一道領救濟金。

前句說總統稱“美國正在走向經濟複蘇”,後句卻筆鋒陡轉,說總統的兒子正在“同失業者一道領救濟金”,顯然,前後兩句自相“沖突”。但讀者是聰明的,知道了連總統的兒子都在領救濟金,誰還相信美國的經濟開始好轉了呢?

【案例二】《新晚報》1988年9月15日發表一篇呼籲為人才合理流動創造條件的消息,其導語雖然對人才流動未着一墨,但由于采用了欲擒故縱的方法,給讀者震動不小。導語寫道:

9月12日,當來自全國各地的近3000名校友荟集東北農學院,歡慶40周年校慶的時候,全國第一位獸醫外科博士、該校畢業生王宗明卻遊離于喜慶之外,沮喪着臉,在校内通衢大道旁支起了煙攤。

在這篇導語中,“校慶”是縱,“擺煙攤”是擒,一縱一擒,擊中了人才流動機制僵化的要害。

4

“化靜為動”法

一個事件性的新聞,用靜态的記叙手法寫,其導語往往比較枯燥、呆闆、索然乏味,但若用動态的表現手法寫,導語就會新穎有趣,活脫而有生氣,所報道的新聞也就有了靈性,引人入勝。

【案例一】1990年5月2日,大陸著名作曲家施光南逝世。5月5日,《中國青年報》記者鄭鳴在釋出這一消息時,導語寫得與衆不同,特别感人:

深受青年喜愛的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正彈着鋼琴創作大型歌劇《屈原》,突發大面積腦溢血,倒在了鋼琴上。路漫漫其修遠兮,他卻再也不能走“在希望的田野上”。5月2日,這位正值盛年的作曲家的心髒停止了跳動,終年49歲。

施光南去世了,記者在這裡卻把他寫“活”了。讀了這樣的導語,誰都會擊掌叫絕。

【案例二】1974年,大陸在西安出土了秦始皇兵馬俑,引起了國内外的強烈關注。當兵馬俑複制品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巡回展出時,美國《國際先驅論壇報》記者羅娜 多布森發了一條消息,導語妙語驚人:

有一支中國軍隊到達了布魯塞爾。威武的士兵身穿緊身盔甲,随後行進的是軍樂隊和騎兵,最引入注目的是他們的身材。

兵馬俑成了“行進”中的中國軍隊,并且已“到達了”布魯塞爾,真佩服外國同行們具有如此高超的“起死回生術”和豐富的想象力。

5

“拟人修辭”法

巧妙地運用拟人修辭手法寫導語,導語和被報道對象就會活靈活現,就會有“人情味”,就會給人以親切感。有親切感的導語,自然會受到讀者的歡迎。

【案例一】1993年11月1日,《杭州日報》創辦了大陸曆史上第一張下午版報紙。當天,《新民晚報》發了一則消息,導語是這樣寫的:

中國新聞史上第一次響起了一個與衆不同的聲音:“嗨,下午好!”大陸第一張下午版報紙今日由杭州日報正式創刊。

報紙是紙,絕不會說話,作者卻以拟人的手法,寫出了聲音:“嗨,下午好!”仿佛一位久違的朋友伸出雙臂向你奔來,多親切!

【案例二】《經濟日報》一條報道長城學會成立消息的導語,也寫得非常親切動人:

當萬裡長城緩緩步入2644歲(從公元前657年有文字記載算起)高壽之時,一樁喜事降臨她的腳下:中國長城學會25日在北京誕生了。

這裡,古老的長城成為了一位高壽的老人,壽星得喜事,青春煥發,這多新鮮!

6

“數字對比”法

數字是枯燥的,但數字是最有說服力的。把新聞中的主要數字或讀者關注的數字,巧妙地運用到新聞導語中,回答讀者的問題,就能提高新聞的價值,給讀者留下難忘的印象。

【案例一】平時聽人說聯合國會議多、檔案多,然而聯合國檔案究竟如何多,恐怕誰也說不清。讀了法新社1982年在聯合國發的一條電訊稿導語,對于這個問題你的印象也許就非常深刻了。

如果把聯合國去年在紐約和日内瓦印刷的全部檔案首尾相連排列起來,總長度将達27萬公裡。已卸任的一位聯合國進階官員說,照此計算,聯合國檔案逐頁鋪起來兩年内即可到達月球。

一個27萬公裡的數字,一個到達月球的長度,足以使你震驚不已,想忘都忘不了。

【案例二】大陸國有資産總量有多少?是連年在升,還是在降?新華社2000年7月31日發了一條電訊稿,導語用最權威的數字回答了你:

大陸國有資産總量繼續實作穩步增長。1999年底大陸境内外企業和行政事業機關占用的國有資産總額為90964.2億元,比上年增加8753.1億元,增長10.6%。

這裡,數字和數字的對比,比什麼語言和文字都有說服力。

7

“速寫勾畫”法

寫新聞要學會叙述,但過于呆闆而冗長的叙述是新聞導語的大忌。新聞一開頭,若能先給“五要素”中的人物和地點描述幾筆,勾勒出一幅圖畫,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那麼,這條新聞的可讀性就一定會大大增強。

【案例一】1983年8月2日,《光明日報》發了一條人物消息,導語寫得美極了:

一眨眼之間,他已在青藏高原奮戰了27個春秋了。原來的滿頭青絲,現在已染上了祁連山的霜雪;臉上的皺紋,就像是風沙雕刻的痕迹。這是少數民族地區科技工作者代表座談會上,進階地質師胡賢農給記者留下的深刻印象。

滿頭“祁連山的霜雪”,滿臉“風沙雕刻”的“皺紋”,這何止是給記者留下了深刻印象,人物簡直就在讀者眼前!

【案例二】《廣西日報》1992年11月30日發了一條關于桂林飛機空難的消息,導語采用的是現場描寫法,很吸引人:

随着驚天動地的一聲巨響,陽頻縣楊堤鄉土嶺村公所白屯橋村後山騰起了五六十米高的火焰,熊熊大火燒紅了半空。“不好啦,飛機撞山啦!”

導語有聲有色,如讀小說,如讀圖畫,讀者沒有不愛看的道理。

8

“巧用背景”法

從嚴格意義上講,一篇完整的新聞稿離不開背景材料。背景材料放在哪,有講究。若在導語中巧妙地運用背景材料,用好了,導語就會有“臉面”,就會“滿堂生輝”。

【案例一】1994年10月19日,《人民日報》刊登了一篇筆者采寫的關于“永州養蛇”的消息,導語就是以背景材料取勝的:

唐代著名文學家柳宗元在被貶至湖南永州任司馬時,曾寫下千古名篇《捕蛇者說》,使“永州之野産異蛇”聞名遐迩。一千多年過去了,曆代冒死捕蛇為抵租稅的永州捕蛇者的新一代又悄然興起了一股養蛇熱,各鄉各戶競辦蛇場已成為永州農村的一大新鮮事。

永州是個比較偏僻的地方,知名度不高。可以說,若沒有柳宗元,沒有柳宗元的《捕蛇者說》,這個導語将蒼白無力,這條稿子根本就不會被人看中。正因為有了《捕蛇者說》,“永州養蛇”才有了特殊意義,這條稿子才突然變得十分搶手起來:新華社發了通稿,《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晚報》《新民晚報》等全國數十家報刊、電台紛紛采用。

【案例二】在唐代大詩人杜甫感歎“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顔”的成都,城市住宅建設迅速發展。近七年間,全市每年建立住宅竣工面積都在一百萬平方米以上……”(某報道中的導語原文)

《人民日報》1986年11月18日刊發的這條關于成都住宅建設的稿子,也正是由于有了杜甫的詩句,正是因為導語中使用了恰到好處的新聞背景烘托,才給人以豐滿、厚實之感。

9

“古詩名句”法

如果避開“花哨”之嫌,在新聞導語中恰當地引用一點古詩名句或是流行的歌詞,不僅意境深遠,而且文采飛揚,可以大大增強新聞對閱聽人的吸引力。

【案例一】1987年1月9日《湖南日報》刊登了一篇《我省旅遊事業取得突破性進展》的消息,導語就頗具文采:

“養在深閨人未識”的武陵風光,已經撩開面紗,深深地吸引着衆多的海内外旅遊者。

“養在深閨人未識”是唐代大詩人白居易《長恨歌》中描述楊貴妃的詩句,這裡用來比喻尚未被世人認識的武陵風光的姿色美,含蓄隽永、文意凝聚,能喚起人們豐富的聯想,給人以美的享受。

【案例二】有些新聞喜歡用群衆熟悉的歌曲作開頭,效果也很不錯。《貴州郵電報》1992年發了一條消息,導語是這樣寫的:

唱了幾十年“馬兒啊,你慢些走”的晴隆縣城至中營郵路,去年來已響起了汽車喇叭聲。至此,全省告别了最後一條馬班郵路。

你看,馬玉濤的著名歌曲《馬兒啊,你慢些走》用在這裡,是不是别有一番風味?在國慶50周年之時,首都北京舉行盛大的聯歡晚會,當天新華社發了一條通稿,導語第一句話就是引用了一句極其優美而充滿激情的歌詞:“我們和祖國共命運,相戀到永遠。”含義深遠,韻味無窮。

10

“烘雲托月”法

“烘雲托月”,實質上就是襯托。用相類似或相對照的事物作為陪襯或反襯,來充分反映所寫的事物,這樣的導語,最能使人神思。

【案例一】《人民呼喚焦裕祿》是新華社著名記者穆青、馮健、周原發表《縣委書記的榜樣——焦裕祿》24年之後,三人再訪蘭考時采寫的又一篇新聞力作。這篇通訊開頭非常樸實,也非常講究,作者采用“烘雲托月”的手法,用中華大地興起的學雷鋒新潮,巧妙地引出了文章的主題,并成功地烘托出了焦裕祿的光輝形象。文章開頭含标點僅40個字:

進入90年代,在中華大地興起學雷鋒新潮的同時,人們深情地呼喚着另一個名字——焦裕祿。

【案例二】獲1983年全國好新聞的消息《綠了章古台,白了少年頭》的導語,作者用“綠色”襯托造林科技人員的滿頭白發,給人留下深刻印象。作者是這樣寫的:

深秋時節,記者來到彰武縣北部的章古台地區,采訪舉世矚目的全國科技戰線先進集體——省固沙造林研究所,進入眼簾的是一片綠色,而奮戰在這裡三十多年的研究所的幹部和科技人員們,都是滿臉風霜、滿頭白發了。

一“綠”一“白”,反襯十分鮮明。

編後:導語寫作是個常學常新的“技術”活兒。如果平時我們擅于讀新聞、對比新聞導語,找出優秀消息作品的導語寫作特色,那麼一定能有效地幫助我們自己在實際寫作中寫出短小精悍的導語來。勤讀、勤比、勤思、勤寫,就是新聞寫作訓練中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完-

來源:“采編圈”微信公衆号

聲明:“狐眼觀豫”微信公衆号刊載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資訊之目的。若有來源标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及時與我們聯系,我們将及時更正、删除或依法處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