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寶潔翻車的教訓有幾重?|荔枝時評

文/樊成

(作者樊成,荔枝新聞特約評論員,知名評論人;本文系荔枝網及旗下“荔枝新聞”用戶端獨家約稿,轉載請注明出處。)

“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寶潔翻車的教訓有幾重?|荔枝時評

3月24日,寶潔中國釋出聲明稱,為寶潔會員中心賬号近期一篇文章的不當内容對女性的不尊重,鄭重道歉。該文中包含“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不信現在聞一下”“女人頭發比男人髒一倍”“再愛幹淨的女人,内褲都比男人髒”等争議性内容。寶潔表示,已經删除這篇文章。

“女人腳臭是男人的5倍”,寶潔翻車的教訓有幾重?|荔枝時評

自己發出的文章,自己删掉;自己對消費者做出的宣傳,自己道歉。寶潔這一輪操作,可以說是典型的“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細看這篇文章,翻車其實是一種必然。比如,很多女性讀者可能就會說了:我聞了下我老公和我的腳,還是他的更臭啊?

關于腳臭,寶潔給出的依據是,“男人足部細菌繁殖速率是400%,女人是2300%……”但有媒體采訪了多位皮膚科資深專家,均表示上述說法毫無科學依據。如北京某三甲公立醫院一專家稱,腳臭的産生原因通常是由汗液分泌過多作為始動誘發因素,并不存在女人比男人分泌過多的情況。而且,哪怕這個所謂菌落的繁殖速率是有科學依據的,但不同的人因為不同的生活習慣和生理條件,對個人衛生的重視程度不同,也很難單純地依據性别來一刀切地劃分腳臭程度。

有意思的是,檢索發現,類似“為什麼女生的腳不臭?有什麼科學依據嗎”“為什麼總有人覺得女生的腳不臭”的發問,也在社交媒體流行。這或許能夠一定程度反映出,在現實生活中,人們的認知更多的是“男性的腳一般比女性臭”,這是一種日常觀察下的經驗主義。

而要進行反經驗的科普,就更需要有理有據。換句話說,科普就應該有科普的樣子,應該有一定的嚴肅性和嚴謹性,不能一味地把科普建立在利己的營銷上。略顯諷刺的是,寶潔前些年設立了“科學傳播部”,并作為宣傳亮點。此次因為一場不靠譜的“科普”翻車,簡直是前功盡棄。

除了表面上的冒犯女性之外,或許還應該較真下去:寶潔的這則廣告是否還涉嫌内容造假?如果缺乏相應的科學依據,就可能構成虛假宣傳,這就不僅僅是一個營銷失敗的問題,還是一個違法問題。如此,就值得進一步調查和追究責任。

大陸《廣告法》第三條規定,廣告應當真實、合法,以健康的表現形式表達廣告内容,符合社會主義公德心建設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要求;第四條規定,廣告不得含有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内容,不得欺騙、誤導消費者。寶潔在道歉之後,如何自查和接受調查,也該得到關注。

在社交媒體時代,企業的廣告營銷一定要注重全方位的自我審視,不僅要遵守法律法規,也要評估閱聽人可能的反映、接受程度,以及可能誘發的不良後果。坦白說,如果寶潔能提前知道這個廣告會是當下的社會效果,估計甯可把前期投入都浪費了也不會釋出。但為什麼就堂而皇之發出了呢?這也是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