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有些環節、有些企業,隻顧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暴利,這不利于行業發展,也不利企業自身,供應鍊環環相扣,安能獨善其身?”在2021年12月的高工锂電年會上,甯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對于某些環節和企業的漲價行為表示失望。
曾毓群話音未落,新能源繼續漲價。進入3月,多家新能源車企官宣漲價,其中特斯拉上調1.43-3萬元,比亞迪上調3,000-6,000元,小鵬上調10,100-20,000元,歐拉上調6,000-7,000元。據統計,目前已有近20家新能源車企宣布漲價。
漲價已經成為所有車企的必選項。“目前來看,和電池廠商已經合同缺額定了二季度電池漲價幅度的品牌,基本上就立刻宣布了漲價。還沒有漲價的,大部分是漲價幅度還沒有談妥的,等待談妥後也普遍會立刻漲價。”理想汽車董事長李想3月19日在社交媒體上表示。3月23日,理想汽車宣布漲價。
對于這一輪漲價的原因,各方均将矛頭指向了“上遊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從曾毓群的發言,到李想的判斷,可以看出這輪漲價的收益沒有流向電池企業和整車企業,而是流向了産業鍊更上遊的企業。
誰是幕後推手?
就在車企相繼上調售價的同時,上遊原材料企業卻釋出捷報。3月15日,某原材料企業釋出公告稱,2022年1-2月,公司锂精礦産量同比增加約39%,銷量同比增加約56%,預計锂精礦營收同比增加約366%,锂化合物及其衍生品營收同比增加約492%。
作為全球最大锂礦生産商,這家原材料企業擁有澳洲和四川兩座礦場。其中,澳洲礦場為世界上最大的硬岩锂礦場,擁有锂資源量約1,310萬噸LCE,探明和概略锂儲量為830萬噸LCE。
作為全球第四大锂化合物生産商,這家原材料企業為下遊企業提供碳酸锂、氫氧化锂和金屬锂等锂化合物及衍生物。2021年前三季度,天齊锂業生産了2.372萬噸碳酸锂、3,510噸氫氧化锂和414噸金屬锂。
碳酸锂和氫氧化锂是生産動力電池的重要原材料。碳酸锂主要用于生産磷酸鐵锂和三元材料中的中低鎳正極材料上(NCM 111、523 以及部分 622),而氫氧化锂主要用于生産三元材料中的高鎳正極材料(部分NCM622,全部的 NCM811、90505 以及 NCA)。
受新能源市場需求旺盛、疫情等因素疊加影響,作為原材料的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價格大幅上漲。上海有色網的資料顯示,2022年3月23日,電池級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均價分别達到50.3萬元/噸和49.15萬元/噸。
而根據這家原材料企業披露的資訊,2020年,碳酸锂和氫氧化锂的價格分别是10,257美元/噸(約合6.5萬元/噸)和12,759美元/噸(約合8.1萬元/噸),這意味着他們的價格在兩年内暴漲超670%和500%。
盡管新能源市場需求旺盛客觀上推動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但行業專家認為本輪價格暴漲屬于非理性漲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認為,從主觀因素來看,這波重要原材料價格暴漲脫離了市場發展規律,不能簡單歸結為供需沖突,屬于非理性漲價。
“其背後的重要推手之一,可能是有人囤貨居奇,導緻出現短缺和局部供需沖突等情況。同時,可能存在人為借機炒作嫌疑,其背後有某些資本力量在助推。炒作方也許認為,目前不少産業鍊上遊在建項目産能未能充分發揮,這是他們借機‘大撈一把’的重要視窗期。”陳士華說。
利潤暴增500%背後
這家原材料企業在材料中稱,“我們是中國唯一通過大型、一緻且穩定的锂精礦供給實作100%自給自足以及全面垂直整合锂礦的锂生産商。”
垂直整合使其能夠以最低的成本開采锂礦、生産锂化合物及衍生物。披露的資料顯示,2020年,這家原材料企業的氫氧化锂的生産成本為6,585元/噸(約合4.2萬元/噸),與目前49.15萬元/噸的售價形成鮮明對比。
暴利反應在了锂價的非理性上漲中,也展現在了2021年财報中。2021年前三季度,這家原材料企業采購锂精礦、能源、人工等成本為11.756億元,同比增長31%,但在同期它的營收卻增長了59%,利潤更是暴增接近500%。
另一方面,毛利率持續增長。2021年前三季度,其锂精礦銷售的毛利率達到58.8%,锂化合物及衍生物銷售毛利率達到49.3%,總毛利率為53.1%。作為對比,2021年前三季度,甯德時代的毛利率為27.51%,蔚來汽車的毛利率為19.5%。
上遊原材料企業抽走了産業鍊的大部分利潤,而這輪原材料的非理性漲價将進一步加劇産業鍊的緊張,擠壓下遊動力電池和整車企業的利潤空間,同時增長終端消費者的購車成本,最終傷害到方興未艾的新能源汽車産業。
“我們可以追求更高利潤和利益最大化,但不能擾亂新能源汽車産業健康發展秩序,更不要打亂中國新能源汽車産業經過十餘年千辛萬苦創造出來的良好發展勢頭。”陳士華說。
“盡最大努力降成本,盡快實作新能源汽車的成本競争力,這是全産業鍊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任務。有些環節、有些企業,隻顧眼前利益,追求短期暴利,這不利于行業發展,也不利于企業自身,供應鍊環環相扣,安能獨善其身?”曾毓群亦對漲價行為表示失望。
這一輪锂價的暴漲也引起了監管部門的注意。近日,相關部門召開了锂行業運作座談會和動力電池上遊材料漲價問題座談會,中國有色金屬協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等行業組織,锂資源開發、锂鹽生産、動力電池等産業鍊上下遊重點企業參會。
作為參會企業,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提出了三點建議,一是盡快促進上遊原材料價格回歸理性;二是加強新能源汽車産業鍊上下遊供需對接;三是保障中長期動力電池原材料供應。
“我們相信通過各方努力,原材料價格過快上漲的問題必将解決,動力電池價格必将回歸理性,保供穩價和保鍊穩鍊的目标一定會實作。”陳士華接受采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