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補上短闆或許就有機會,反之掉入深淵(歡迎關注杠杆遊戲)

撰文|張銀銀&編輯|欣欣然
汽車行業,是杠杆遊戲長期喜歡并關注的産經領域,做自媒體這6年,我寫了不少。後來,每周我搞了個欄目“杠杆觀車”。
最近剛好又是财報季,杠杆遊戲今年如常推出企業财報拆解——“年鑒”欄目,陸續關注杆友和我個人感興趣的企業。
吉利汽車剛好釋出了2021年的業績公告,今天這篇就一箭雙雕吧,兩個欄目都算。
杆友有特别想看的企業年報,特别歡迎留言告訴我。
1、營收增長、盈利下滑,銷量增速跑輸大盤
首先,吉利汽車2021年業績報告披露了2021年的銷量132.80萬輛,2020年為132.02萬輛,增長1%——此前簡單釋出銷量時,杠杆遊戲已經寫過。
這個增速到底怎麼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CAAM)釋出的資料,2021年中國汽車銷量恢複增長,結束了自2018年以來連續三年下降的局面。
2021年,大陸新車銷量同比增長3.8%,至2627.5萬輛。
其中,乘用車(PV)銷量同比增長6.5%,至2148.2萬輛。
而根據乘聯會的資料披露,2021年大陸乘用車零售累計2014.6萬輛,同比增長4.4%,較2021年1-11月增速下降1.7個百分點。
反正不管哪個口徑的資料,杠杆遊戲不多說,杆友應該明白,吉利汽車的銷量增速是跑輸大盤的。當然,全行業總體增速都不高,杠杆遊戲認為,吉利汽車這個也不能說差。
對了,此前吉利汽車公告說,這個銷量數字,隻完成全年銷量目标153萬台的87%,非常誠實。
吉利董事會制定的2022年銷量目标:165萬輛(包含領克品牌汽車之銷量目标),較2021年總銷量需要增長約24%。
雖然銷量隻是略微增長,因為單車價格提升了,品牌更新還是卓有成效。2021年吉利汽車的營收達到1016.11億元,比上年增長10%。
破千億元銷售,真的是不容易。
業績公告說,2021年吉利汽車的單車價提升了8%。
算上擁有50%權益的合營公司的“領克”品牌汽車銷售後,綜合平均售價增長9%。
不過,業績公告直言:
二零二一年,本集團财務表現低于管理層原先預期,主要由于年内全球晶片供應短缺。
主要是利潤下滑22%,從2020年的接近56億元,下滑到44億元左右。
同樣,歸屬淨利潤從2020年的55億元,下滑12%至48億元。
當然,吉利汽車也說,撇除以股份付款後股東應占淨利60.6億元,增長9.4%。
每股攤薄盈利減少15%,從0.56元降至0.48元。
對了,雖然賺錢能力下滑一點,建議分紅卻增長了5%,由0.20元增加至0.21元。這中國好公司啊,不過……
圖表來源|東方财富(特此感謝)
如上圖,如果我們看過去一年吉利汽車的平均股價,這個股息率好像也是夠低的。
别說預計增長1分錢的分紅,就算翻倍也沒幾個錢。
2、既要馬兒跑,就必須給馬多吃草:各項成本提高了
營收不錯增長,利潤卻下滑,原因是什麼?
在業績公告中,杠杆遊戲看到,分銷及銷售費用、行政費用、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之減值虧損、以股份付款,都出現了明顯的增長。
下如圖,比如行政費用從2020年的57億元多,增長至2021年的79億元出頭。
同樣,分銷及銷售費用也是從50億元出頭,增長到2021年的63億餘元。
其他的杠杆遊戲就不多舉例,看上圖很清晰。是以我們可以思考,發展是付出了金錢的。當然既要馬兒跑又不給馬吃草,這顯然白日夢。
我們接着看,2021年末,吉利汽車存貨達到了55億元出頭,2020年末為小37億元。
同時,如下圖,貿易及其他應收款項,也從2020年的小279億元,增長至約315億元。
這2筆費用也不能說多了多少,但杠杆遊戲認為,這個趨勢還是不應該過分發展。
對了,吉利汽車2021年末流動負債,從2020年的小419億元,增至603億元多。這個增量還是有點大。
如下圖,其中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從2020年的415億元出頭,增長到574億元左右。
對,主要就是貿易及其他應付款項增加有點多,可以說很多。
此外,杠杆遊戲注意到一個小細節,2021年,吉利汽車的财務費用2.65億元,2020年為1.67億元。
财務收入-5.45億元,2020年為-3.75億元。綜合下來,2021年的财務收入淨額為-2.80億元,2020年為-2.08億元。
說完上述财務費用,我們看看員工成本,顯然這一部分的支出增加較多。
如下圖,2021年的員工成本高達77億元出頭,2020年時58億元多。
企業發展、做大做強,這是正常的。
業績公告披露,截至2021年末吉利汽車整個集團的雇員數量為44000人,2020年同期為38000人,人數可以說大幅增長。
當然,長期要創造效益,否則沒有意義。我們未來再看、再說。
3、吉利如何補短闆?
自主一哥吉利,2021年,新能源及電氣化車型(包含混合動力、輕度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總銷量為10.01萬輛,同比增長約47%,隻占吉利總銷量的7.5%。
這個增速和絕對量看上去也不算太差,但按照乘聯會最新資料披露,2021年12月,新能源乘用車零售銷量達到47.5萬輛,同比增長128.8%,環比增長25.4%。2021全年新能源車零售298.9萬輛,同比增長169.1%。
吉利新能源其實也跑輸了大盤。
當然吉利也在積極努力,為此布局努力。此前杠杆遊戲說,2022年自主3強格局,或曆史性生變。而變化,或許就是新能源的表現導緻的。
2022年的汽車大戰,關于吉利,杠杆遊戲有2點看法。
第一,吉利捍衛鐵王座難度加大。過去一些年,吉利、長安、長城的大格局,基本沒有變化,主要是3巨頭之間的位次起落。
2022年,更多的挑戰者是否會延續他們2021年的勢頭,能否殺入前3?
比如2021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售異軍突起,整個公司的乘用車銷量增速也非常喜人。2022年前2月繼續高歌猛進。
不僅如此,上汽乘用車、奇瑞其實也都表現不俗。
比亞迪這趨勢,2022年大有挑戰自主3強穩定的局面。吉利、長安、長城、比亞迪,誰能跻身2022年3霸,很有懸念。
第二,吉利也迎來機會,是否可以把握住?屬于造車新勢力的風光,或許降臨強自主品牌。2021年,造車新勢力着實火了一把,該趨勢,外界普遍料将延續至2022年。
工信部說,2022年擴大新能源汽車消費。
圖表來源|上海證券(特此感謝)
諸多行業機構和研究都表達了,2022年新能源車銷量有望達到500萬輛以上的預析。
這是所有車企的利好,大廠也都沒閑着,吉利搞了極氪等,想要大幹一場。
長安搞了長安新能源、阿維塔科技2條新能源汽車賽道。
長城新能源中低端的歐拉,已經表現良好,新的品牌也在孕育中,要大幹一場。
廣汽埃安不說多成功,初戰起碼不算差。
華為、小康也在進一步深入合作,詳見杠杆遊戲《留給華為和小康的時間不多了》(2021年12月29日)。
吉利能否殺出來?
未來一些年,大陸乘用車要高增長幾乎不可能,總體就是2000來萬輛起起伏伏。在總紅利空間不再有,新能源洗牌的背景下,誰能抓住曆史性變局?
2021造車新勢力部分已經陣亡,而活着還算看得到的,基本都享受到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高速增長的紅利。
吉利在這個潮流中,是否能成為優質選手?補上短闆或許就有機會,反之掉入深淵。
本文所有未标注出處的财務圖表,均源自吉利汽車2021年業績相關公告,特此說明并緻謝
版權及免責聲明:本文系杠杆遊戲創作,未經授權,禁止轉載!如需轉載,請擷取授權。另,授權轉載時還請在文初注明出處和作者,謝謝!杠杆遊戲任何文章之觀點,皆為學習交流探讨用,非投資建議。使用者據此進行的一切投資,請自負責任。文章如有疏漏、錯誤歡迎批評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