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有句話說:

“朋友圈裡未必有朋友,黑名單裡卻總有故人。”

可能很多人的黑名單裡,都有着這樣一個人吧。

曾經你們親密無間,如今你們互不聯系。

你取消了他的微信置頂,換回了他的微信備注。

你知道你們的故事結束,沒有以後了。

你把他拉進了黑名單,卻舍不得删他好友。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盡管不想承認,但你心裡一直有個位置是他的。

就像《東邪西毒》裡這句話形容的:

“當無法再擁有時,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忘記。”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從添加好友開始一段感情,從删除拉黑結束一段感情。

故事的開始,我們紅着臉說你好。

故事的最後,我們紅着眼說再見。

好多人,好多感情,似乎都難逃這個宿命。

不管當初愛得多麼深刻,在所謂緣分的捉弄下,

我們都從彼此最愛的人,變成了彼此愛過的人。

愛與愛過之間,橫跨了一整個曾經。

就像那個進了黑名單的人,曾經也是很愛很愛的人。

拉黑他,不是不愛了,而是不能再愛了。

愛而不得,棄而不舍,隻好放進黑名單僵持着。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相比删除好友,拉黑顯得溫柔多了。

删掉一個人,意味着不想跟他再有交集。

說明你看開,釋懷,放下了。

拉黑一個人,你還可以給他發消息,時不時去看看他。

你心裡對他還有眷戀,不舍,和期望。

拉黑比删除仁慈千百倍。

可能人就是這樣,對深愛過的人,總會格外多一份柔軟和寬宏。

即使現在分開,不愛了,心裡對他也依然懷念。

仍願意感謝他給過你愛情,每一場風景都是你們愛過的證明。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進過黑名單的人,大多走過心。

前段時間,偶然點開黑名單,看到前男友的微信還在裡面。

還是那個熟悉的頭像和昵稱,什麼都沒變。

有些東西沒變,但有些東西已經變了。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比如我們的感情。

在一起兩年,從相知相愛到相分相離。

這期間,我們一點一滴耗盡了對對方所有的愛意和耐心。

分手那天,我們大吵了一架。

他覺得我太黏人,時刻想他秒回消息。

一天看不到他,就坐立難安,患得患失。

我覺得他不夠愛我,沒有給足我安全感。

明明是一條微信就能讓我放心的事情。

他卻總不願意主動告訴我,他在做什麼,和誰一起。

沒有安全感的女孩子,和不夠成熟的男孩子,注定是走不遠的。

吵完架之後,我們互相說了分手。

分手的當晚,我就把他拉進了黑名單。

按下确認鍵的那一刻如釋重負,轉過頭卻心如刀割。

心裡像缺了一塊,空蕩蕩的,沒流血,卻生疼生疼。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從拉他進黑名單到現在,我們一直沒聯系過。

我們都是一樣倔強,又自尊心極強的人。

他抹不開面子給我發短信,我也低不下頭把他拉出黑名單。

但不曾聯系的日子裡,我幾乎每天都在想他。

想念是會呼吸的痛,它活在你身上所有角落。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人們總是習慣拿分開後的痛感,來感受愛意的深淺。

我也不例外。

直到準備把他從黑名單裡放出來之前,我都在想,要不要和他重新開始。

朋友讓我三思。

她說都過去這麼久了,你們都不是當時的你們了,而且據說他現在過得很好。

“要不就算了吧,别再互相打擾了。”

她想說的應該是“别再打擾他了”。

原來,

兩個人分開後,一方的念念不忘對另一方來說,會造成一種困擾。

我第一次意識到這一點。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那就算了吧,我跟自己說。

如果我的不舍對他而言是一種為難。

不打擾,不糾纏,就當是我留給他最後的溫柔。

不是所有的前任,都能當回朋友的。

也不是所有結束的愛情,都還能從頭再來。

那些回不去的人和事,都有它們的道理和意義。

有的人,得到了是一場愛,得不到就是一堂課。

就像所有的相遇,不是恩賜就是教訓。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你總該長大,總該試着去成熟。

放棄一些你曾經認為不可分離的人或事。

即使這個過程漫長且煎熬,就當作睡前關掉的燈。

别再從黑名單添加前任了。

是以,别再從黑名單裡添加前任的好友了。

過去的感情,就讓它留在過去吧。

别想當初,别說如果,别談也許。

愛意是流動的,所有的失去都會以另一種方式歸來。

未來某天,你也會擁有真正屬于自己的幸福。

至于現在,拉黑過的人,就算了。

END

互動話題

你會從黑名單裡添加前任嗎?

(在留言區和我聊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