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方插花講求疏落有緻
東方式插花起源于中國,早在東漢時,插花即作為佛前供花。隋唐時,插花從佛前供花擴充到宮廷和民間,出現了花文化。宋元時期,插花藝術進入了興盛時期。明清時期,插花藝術發展到鼎盛時期,有關插花的專著也随之出現。插花藝術随着文化、宗教活動的交流傳入日本,并在日本得到了發展。

我們先來看東方插花的特點
(1)崇尚自然。東方式插花以植物的自然形态為基礎,通過作者的藝術創造,使作品充滿自然的生命力和美感。
(2)講究意境,以形傳神。東方式插花不僅注重花材的形體美和色彩美,而且更講究以花傳情,以花達意,形神兼備。既追求插花作品的内涵和神韻,又注重作品外在的形态美和色彩美。
(3)注重線條造型。東方式插花通過不同線條的長短、粗細、強弱、虛實、疏密、曲直、頓挫等變化勾勒出或飄逸、或粗犷的不同形态。此類插花不失自然風姿,形式多樣,婀娜多姿,具有極強的表現力。
(4)色彩樸素雅緻。東方式插花選用花材考究而精練,不以量取勝,而以花材的姿态和品質取勝。使用花材以木本居多,作品中用花種類少,數量少,色彩簡單。
(5)東方式插花注重季節特點,在不同季節選取具有該季特色的花材着力表現該季節的主題。如蘭桃迎春,荷榴庇夏,菊桂護秋,梅竹鬥寒等。使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四季變化的景象。
再來看東方式插花的藝術形式
東方式插花的藝術形式大緻可分為盛華與瓶花兩類。所謂“盛華”是指在闊口淺身的花器内,使用“劍山”或花泥插出的插花作品。而瓶花,是指在口小而身高的花器内,進行插制的插花作品。
東方式插花采用不對稱式自然構圖。基本構圖形式有直立式、傾斜式、平展式、下垂式等四類,但沒有不變的固定格式,在基本構圖形式的基礎上,根據作品的主題和植物的自然形态,通過高低錯落、動勢呼應、俯仰顧盼、剛柔曲折各得自然之妙,形成千變萬化的不對稱式自然結構。其作品清新自然,秀麗多姿。
是以,小花小果的運用要看你插花的主題和你想表達的意境,比如你想表達的是一種寬闊大氣的感覺,那麼小花小果隻适合零星點綴,以烘托主題:
而如果你想表達的是小家碧玉式的風格,可大量運用小花小果,但要注意層次,比如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