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鄧倫出事了,我看到最讓人心寒的一幕。

在号稱後浪聚集地的B站上,我看到了讓我驚奇的一個爆火視訊。

截止我截圖的時候,這個視訊接近100萬播放量,快上千條評論。而視訊的主旨隻有一個——

“我媽塌房了!”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視訊裡up主嘲笑了自己媽媽一把年紀因為看了某古偶劇迷上了鄧倫,同時母親抱怨因為沉迷追星,在自己高中時期對自己和弟弟帶來忽視。

視訊洋溢着一片喜悅和高高在上。

打開評論區,更是充斥着後浪們俯視中年婦女追星的優越感。

“沒臉沒皮”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你媽沒把自己人生撲在家庭上"

"可憐你”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精神出軌”

“中年婦女追星太吓人”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讓你爸打一頓就好了”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老天爺啊,都2022年了。

不知道的,以為是她媽幹什麼作奸犯科殺人放火的勾當了。

已婚婦女追星,已經淪為社會鄙視鍊最底端了,任誰都能踩上一腳。

說到底,這些批評的聲音背後都指向一件事——

就是不稱職。

網絡年輕群體關于媽媽“不務正業”的罵聲不是一天兩天了。

去年,有個網友投稿吐槽自己母親追星,說自己媽媽花了800元買了一個咖啡機,隻因是自己愛豆代言的,後面發展到花錢給自己愛豆投票。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她覺得母親已經“走火入魔”,于是向網友求助,希望能有個方法制止自己的媽媽。

然而,網友逛完女兒的微網誌發現,她自己也在追電競線下比賽,買昂貴的護膚品,給男朋友送奢侈的禮物...

女兒展示出來的生活,每一項都遠遠超過800元錢。

不管是那個因為媽媽塌房而開心的up主,還是這個“擔心”母親追星失控的女兒,她們乍一看很理智清醒,但仔細一想有點兒自私。

本質上,它們和“媽媽去旅遊癡迷買玉石怎麼辦?”"我媽愛上跳廣場舞不理我了怎麼辦”等問題一樣。

這些媽媽之是以會成為話題,是因為她們和我們傳統觀念裡任勞任怨、一切都要圍繞家庭的無私奉獻的母親形象不太一樣。

年輕子女們對這類媽媽的吐槽,究竟是擔心媽媽“走火入魔”?還是擔心自己媽媽無法全心全意為家庭為自己奉獻?

我忍不住想打一個大大的問号。

記得《奇葩說》的一個辯題:媽媽瘋狂追星不着家,我該不該管?

辯手小鹿說了一段話,赢得滿堂喝彩:

“有燭光裡的媽媽,為什麼不能有燈牌裡的媽媽?”

“憑什麼男人至死是少年,女人就不能至死是少女?”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媽媽追星背後,也隻是媽媽們自我意識清醒後的自我取悅罷了。

我們的社會,有一個最為狡猾殘酷的陷阱——

将媽媽的自我與家庭孩子捆綁起來。

隻要進入媽媽這個身份,就被套進一個固定的标準——愛自己就是對孩子的背叛。

在這套标準下,那些最正常的最偉大的母親,反而是最沒有自我的人。

從女孩到媽媽這條路,太過于艱辛。

媽媽被社會規訓成必須毫無保留地為家庭付出,但是作為家裡付出最多的人,她們的偶爾任性反而招來更多的罵聲。

這大概是作為媽媽最大的委屈了吧。

我們這個社會,為什麼覺得隻有年輕人才可以有自己的愛好,專注自己的事情,随心所欲花自己掙的錢,而一個人隻要當了媽媽,就必須圍繞老公孩子,必須清醒、克制、節儉...

何曾想過,媽媽也會有自己的“私欲”,也有任性一把的資格,也有讓自己開心快樂的權利?

就如蔡康永所說:

“我特别心疼女生的一個處境就是,她一旦被套上媽媽的頭銜,此時是無法逆轉的。你被套上妻子的頭銜和丈夫的頭銜,隻要你恢複單身,這個身份就消失了,可是這個女人隻要生了孩子以後,她就被要求永遠的背着媽媽這個頭銜。”

“也許很多女人以此為傲,可是我相信,在這個以此為傲的人生當中,終究有一些片刻,她會懷念她還不是媽媽的時候,終究有一刻她會希望,她可不可以把媽媽這個頭銜從她背上卸下來,就算是幾個月也好”

鄧倫出事,最讓人心寒的一幕出現了

當了媽的我們,也要擁抱自己,熱愛自己,成為自己。

共勉。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