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的負面不算少,但馬斯克的魅力絕對大。
但公正地說一句,新能源汽車的發展能有今天的如火如荼,特斯拉的作用居功至偉。
一條鲶魚更是攪動了整個行業,讓中國新能源汽車公司正在彎道超車的路上,這點是值得肯定的。
就拿當下火爆的特斯拉Model Y而言,有人說買這車的車主玩科技、夠時尚,也有人說那是教了智商稅,為馬斯克的夢想充值,根本不懂車。
那麼,特斯拉Model Y車主到底懂不懂車?我們就去看看試駕體驗和真實車主對于這款車的看法吧。
先說說特斯拉Model Y吸引人的地方。
除了量産純電動先驅這塊招牌外,特斯拉的智能駕駛系統肯定要提。
這裡我們不談什麼主動刹車、車道保持等到底堆了多少配置,因為這些其他品牌也可以堆。
而特斯拉智能駕駛的強,是強在識别、算法、相容和協調。
或許有人會說,網上多少多少文章寫了自主品牌的智能駕駛更強,或者是特斯拉智能駕駛沒少出事兒。
事故這事情涉及到人為操作和路況的緊急性,這咱們也不好說誰是誰非。
但你隻要用一下就會知道特斯拉的智能駕駛用起來還是很不一樣的。
其次,在續航方面,特斯拉Model Y還是比較實誠的,報出來的裡程數,是多少就是多少不玩虛的,包括能耗管理控制那都是頂尖的。
我們就拿最強的高性能全輪驅動版本為例,其官方續航為566km,根據車主的回報,平日續航基本在450km左右,冬季則在400km左右。
當然,這和你的駕駛習慣,還有道路的擁堵程度不無關系。
如果你要質疑特斯拉的續航裡程和官方公布的有差距,那其他品牌肯定差距更大。
此外,特斯拉Model Y的加速和空間夠大,也是車主們非常滿意的點。
前者作為純電動車型,爆發力自然夠強,當然單踏闆模式的拖拽感适應一下或許就習慣了。
而後者則和設計相關了,老實說,特斯拉Model Y的比例并不好看,遠看更像一個大面包,主要也是為空間做出了犧牲,以確定二排和行李箱空間足夠寬敞。
有車主這樣形容,後排如果放倒,可以睡下兩個180cm的男性。
好了,說完優點,特斯拉Model Y的缺點也同樣明顯。
接着上面的設計繼續說,除了比例,其内飾設計最被人所吐槽。
曾經和專業設計師聊過,所謂的極簡風就是沒有設計,并且塑膠感如此之強,很難對得起39萬級别的價格。
而零件異響也是這款車的常見問題。
怎麼說呢?
特斯拉畢竟不是專業造車出身,人家玩得是科技,自然對于裝配并不那麼重視,當然這也是美系的通病,不care。
是以,當你發現縫道不均勻,或者細節做得還不如自主品牌精緻,那你就忍忍吧。
很多車主要反應其車漆薄,特别是黑色,還要貼膜變相收錢,這也是你看中特斯拉科技的同時,需要付出的代價。
如果說上面這些,特斯拉可以通過信仰讓你買單,那麼下面這些或許真的是作為一款車而言的硬傷了。
其一,特斯拉Model Y乘駕感受并不舒服,除了異響令人難受外,風噪的控制并不出色,特别是拉高速嗡嗡作響,這一路開下來不至于耳鳴吧,但肯定也不舒服。
另外,Model Y的懸架濾震效果不好,坐在車内硬邦邦的,過隔離帶颠得厲害,長途坐下來大部分人車主反映腰酸背痛,真的累。
其二,雖然特斯拉主打的是智能科技,但這車機系統問題可不小,當機卡頓時有發生,一個月兩次都是正常現象。
其實也并不影響使用,重新開機一下就好,但這心裡肯定不爽,萬一是導航到複雜路段,這來一下可能就要繞彎路了。
當然,車機的問題,後續也可以通過OTA更新進行完善,特斯拉是有能力解決的,就看想不想了。
結束語:
說了這麼多,特斯拉Model Y到底值不值得買,其實消費者心裡是有一杆秤的。
上面的優缺點也是顯而易見的,有人花錢是為了面子,有人花錢是為了玩新鮮,有些缺點可以通過品牌、價格來無視,就看你最在意哪方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