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文丨折舟 排版丨絡牙

在今天,電子遊戲陽萎已經不是一個新鮮的話題。

簡單地形容一下這種症狀,就是打開一款制作優秀玩法豐富内涵動人的遊戲時,那種無法提起熱情的怠惰感……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心有餘而力不足,已經是越來越多的人打開各類3A大作的唯一感想。

在老頭環釋出接近一個月的今天,這個症狀卻以一種相反的方式再一次被頻繁提起——無數玩家興奮的發現,自己的“電子遊戲陽萎”,被治愈了。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看上去這個消息相當令人振奮:原來并不是自己真的再起不能,隻不過是去年業界多少有點集體擺爛,讓玩家們反複在期望和失敗裡輪回折磨。

畢竟,沒有哪個老玩家面對自己和曾經摯愛的遊戲漸行漸遠的現狀,不會心生凄涼。

但老頭環,真的是電子遊戲陽萎的特效藥嗎?

多少有些敗興地說,我就沒被治好。

毫無疑問,老頭環的素質放在整個遊戲史上,都是金字塔尖尖的那一批,問題也并不出在老頭環本身上。

我雖然是社畜,但體力和精力,也都跟得上。

但每次打開遊戲不到一會,那種源自心裡的熱情就開始萎滅成愧于承認的疲憊。

這種投入不能,放棄又不甘的心情,會逐漸發酵成一股焦慮和無奈,最後讓我越來越少打開曾經令我激動無比的老頭環。

我承認,我并不是非常狂熱的魂系玩家,但作為一路從黑魂系列追來的半個粉絲,老頭環帶給我的疲憊感并不來自于“死活幹不赢”的難度,實際上,除過操作的困難,遊戲裡能提供給玩家正面回報的地方數不勝數。

一方面,我由衷贊歎這是一款傑出的遊戲,沉郁的不谄媚的美術,對開放世界的勇敢嘗試,雖然有些滞澀但依舊出衆的打擊設定和手感。就好比宮崎英高遊戲世界中的Pro Max Ultra版本。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另一方面,不得不承認的是,我始終不能像玩黑魂時候那樣,不知晝夜的投入進去。這有時候讓我懷疑,我的某些和玩遊戲相關的潛在能力,是不是已經不知覺間流失了?

就像淘寶陽萎特效藥下面的評論,幾乎不會有人願意承認自己頭也不回陽萎到底一樣,審美能力上的無能一樣讓人沮喪,而和我一樣沮喪的玩家,隻會在别人歡慶的時刻默默收聲。

這種沉默未必罕見。

在昨天淩晨,波蘭蠢驢宣布了遊戲《巫師》新系列的制作消息。

對于遊戲圈來說,這本應是又一次重磅炸彈,但在國内最大的社交平台之一的微網誌上,波蘭蠢驢的官方賬号“CDPROJEKTRED”的這次釋出,隻有不到兩千的轉發和五百八十一條評論。

甚至我身邊的很多朋友,直到此刻對此消息還是一無所知的。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誠然,過去兩年内,波蘭蠢驢搞出了層出不窮的騷操作:《賽博朋克2077》的差強人意,去年年底的歧視性發言,今年年初刻意的政治制裁,但這些明顯不是一個曆史級遊戲IP遭到如此冷落的根本原因。

可能,對無數老遊戲玩家來說,自己已經沒辦法再跟随着那個背着劍,滿頭白發的男人前行了。

而這個現象從來不僅發生在遊戲方面。

如果把對媒介藝術的考量範圍擴大,就能夠明确地注意到,“電子遊戲陽萎”是某種審美上有心無力情況在遊戲領域的特化版本。

而這種狀況,從大衆文化的形成伊始,就一直存在。

看番的老宅們能體會到的事情是,今天的卡通片可能也足夠精彩,但是就是提不起心氣去一季一季的追各種新番,一集不落的看完所有劇情轉頭再去各種論壇讨論設定和劇情了。

看電影的電影愛好者們則在更早些的時候,就注意到,自己并不能每時每刻都調動完全的熱情,去不斷地追蹤世界上層出不窮的好電影,那些曾經為了審美追求也好,為了裝逼也罷,而強行啃下的《去年在馬裡昂巴德》或者《犧牲》,現在也沒法一口氣看完了。

看書的書迷們則發覺的更早,不論那些擺在面前的大部頭裡有多少黃金屋,最吸引人的永遠是大部頭下面蓋着的連環畫。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大概就是這個感覺)

是以“電子遊戲陽萎”,未必真的是什麼不得了的絕症。

因為越是嚴肅的、高難度的、難以翻越的東西,越是容易望而卻步,遊戲當然概莫能外。

一時半會讀不下去《戰争與和平》這樣的名著,也不代表着這輩子不能再愛文學一回。

而在過去十幾年間,遊戲的形式和角色,發生了充分的變化。

在1980年,世界上最火的遊戲是雅達利發行的《太空侵略者》。在當時,這個簡單的小東西對于沒有手機和網際網路的人類來說,散發着無窮的新意和樂趣。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從彼時開始,電子遊戲就承接自己無數前輩那供人消遣的深遠使命,無微不至無孔不入的供人類取樂。

然而,任何高深的審美形式無不發自微末,在過去二十年裡,遊戲以一個驚人的速度達到了持平于其他媒介藝術的深廣程度。

現在的遊戲,已經在接受難度上不遜于任何嚴肅的媒介藝術。

就像雅和俗在曆史裡逐漸對立起來一樣,精品化的遊戲,諸如《艾爾登法環》和《死亡擱淺》這種級别的大作,和《王者榮耀》或《開心消消樂》這樣的快餐作品已經不能視為同一種東西。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談論自己“電子遊戲陽萎”的玩家,說的也從來不是對于後兩種遊戲的接納不能。

在很多玩家心裡,“遊戲”依舊是那個時時刻刻拿起都可以爽一爽的新奇小東西。

但現實是,遊戲已經依靠自己多媒介叙事的潛能,成為藝術領域無法忽視的龐然大物。

像《極樂迪斯科》這種遊戲,深度和複雜程度已經不弱于任何一部文學作品,提不起精力和心力去玩,也并不是什麼值得奇怪的事情。

遊戲是幻想的藝術,可能今天發售的遊戲不太能像以前《輻射》發售時那樣帶給玩家驚天裂地的震撼,但無數被諸多制作人嘔心瀝血打造出的世界無疑證明着,遊戲作為一種媒介藝術深遠的潛力。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當然,這種自我嘲諷“電子陽萎”,也并不是真的喪失了對于遊戲的全部熱情。

也可能愈發的感覺到,時代須臾不停急如漩渦,而自己已經慢慢的被抛離中心。在過去十年,曾被視為洪水猛獸的街機衰敗的悄無聲息,曾經紅極一時的星際在現在也很少有人提起,而承載着兩者的個人記憶,比如和夥伴們叢集結對出入城市裡禁忌的遊戲廳,或者和大學舍友在油膩的網吧連區域網路打對戰,已經伴随着相應的曆史背景,永逝了。

“電子遊戲陽萎”,或許不需要什麼特效藥

而對我來說,即便老頭環沒能再次喚醒我對遊戲的熱情,我也并不特别失落。

隻是繼續等待下一個命定的遊戲橫空出世之前,我會放下負擔,快樂地打開那些不用什麼腦子的小遊戲,全身心地緩解自己的疲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