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大家好,我是阿雨,歡迎來到阿雨戀愛學。寫走心的情感文字,希望用有溫度的文字,給你帶來一些心靈上的慰藉。

有人說,世上任何一種尊嚴,都是靠自己掙回來的。

婚姻亦如是,這是一條鐵的定律:女人在婆家的地位,歸根結底,是由經濟實力決定的。你想在婚姻中少受委屈,最實際的方法:要麼娘家有錢,要麼自己有錢。你有房子,他們便不敢趕你出門。你有車子,他們便不敢叫你走路。你有錢,他們便不敢看輕你一眼。

亦舒說過:“任何合夥關系,開頭總是你情我願,閑話一句,有商有量,日後無憑無據,總有一方面會覺得吃虧,怨隙頓生。而婚姻,無論用何等浪漫或感情豐富的目光去正視,都是合夥關系中最難長久完美維持的一種。”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總有大人教育孩子,女人幹得好,不如嫁得好。可是他們卻忘了一條鐵律那就是,婚姻從古至今都是講究門當戶對的,王公大臣的女兒自然就會被别人高看一眼,而那些出身卑微,沒有錢沒有勢的平常人家,自然要多受點非議和白眼,受到排擠這都是正常的事情。

《紅樓夢》裡,探春精明能幹可比王熙鳳,卻依舊處處小心事事逞強,隻因庶出的身份,唯恐被人看輕。

現實生活中,即便是自家親戚,也難逃勢利的俗套。家裡有錢時,兄弟姐妹時時串門。家裡無錢時,叔伯姑嬸都要遠離你。親戚骨肉尚且如此,你又怎麼能指望,無親無故的婆家人,無條件地待你好?

01婆媳沖突的根源是比較

生活中,每個人都免不了和别人比較:小時候比成績好壞,長大後比工資高低,比房子大小,車子貴賤,然後在成家之後開始比孩子,比孫子……

張阿姨今年61歲,因為自己家的房子正在裝修,是以前段時間她去同城的姐姐家暫時借住了幾天。

姐姐身上有着标準的傳統大家長做派,自打老伴兒去世後便和兒子兒媳同住,在家裡說一不二。外甥媳婦是全職主婦,負責操持家務,伺候老小,而姐姐每天隻需要早上幫忙看看孩子,下午出去打牌,晚上出去跳舞。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俗話說,人比人氣死人,命比命氣成病。近距離感受了幾天姐姐皇太後一樣的待遇後,張阿姨心裡很不是滋味:同樣都是老婆婆,怎麼差距這麼大呢?

細想自己的老年生活,如今兒子雖然在城裡買了房,但是自己卻很少過去,即使有事過去住幾天,她也是渾身不自在,最後都會自覺退場,和姐姐過的日子形成鮮明對比。

看到張阿姨的郁悶後,姐姐告訴她:“那是你兒子家,你憑什麼看兒媳臉色?兒媳婦和婆婆之間,不是東風壓倒西風,就是西風壓倒東風。”

張阿姨冷靜想想也是,每次去兒子家,她總是畏首畏尾,生怕做錯事說錯話讓兒媳不高興了。明明看着兒媳指使兒子心裡很不舒服,但是每次為了家庭和睦自己都忍住了,可是她的忍讓換來的并不是兒媳的了解,而是她的得寸進尺。

02東風與西風的較勁

得到高人指點的張阿姨,次日便傳回了兒子的家。她這次想得很明白,有些“歪風邪氣”不在硬朗的六十歲時搞定,等她到了七老八十那一天,她就完了,得被人拿捏死。她就這麼一個兒子,以後還指望他養老呢,是以自己必須硬氣點。

對于婆婆的不請自來,兒媳果然表現得挺意外,于是問她:“媽,您過來怎麼沒有提前說一聲啊?”

張阿姨這次沒有慫,而是直接回了一句:“我來我兒子家,還需要提前預約麼”

第一次過招,看兒媳沒什麼反應,張阿姨不禁在心裡暗歎姐姐精明,果然嘛,誰都懼橫的。

第二天,她更是拿出了一家之主的做派,打算開始教兒媳幹家務。以往每次過來,都是兒子在煮飯,兒子不動手的時候兒媳一般都會點外賣,張阿姨早就不爽了,于是趁着這次“整風”計劃打算好好改造下兒媳。

畢竟軟弱了太久,開始調教前張阿姨還是事先鋪墊了一下,開始當着兒媳的面各種誇外甥媳婦有多麼賢惠,然後各種羨慕自己的姐姐多麼有福氣。

03金錢帶來的底氣

想着之前婆婆因為健康體檢過來小住都會提前跟自己打電話,全程不僅表現得小心翼翼,還特别和善有禮,三句話不離:“我一個小地方的老太太沒見過世面,别給你們丢人”。

可誰能想到一段時間不見,婆婆竟然像變了一個人。察覺出婆婆的不對勁後,兒媳主動開口問:“媽,你這次動遷得了多少錢?”

聽到兒媳的問話,張阿姨立馬像做錯事被發現的孩子一樣緊張,趕緊含含糊糊道:“也沒多少,這又換了新房子,又要裝修換家電……”

看到張阿姨驚慌失措的模樣,兒媳馬上笑着說:“你不要緊張,你有多少錢我們都不要。”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原本是自己打算調教兒媳的,張阿姨搞不懂自己怎麼突然被牽制住了,而兒媳的這波操作她更是看不明白,既然不要自己的錢,為何又突然問起拆遷的事情呢。

兒媳馬上補充道:“媽,您就不用羨慕姨媽的幸福生活了,她那是有錢任性。當時表哥結婚,200多萬的房子直接寫的就是表嫂的名字,18.8萬的彩禮也是送給她娘家了,而當初我們結婚,這套房子的首付128萬,我家出了一半,另外的一半是我們兩個人湊的,您可是一分錢沒出啊。”

兒媳的一番話像是突然點醒了自己,張阿姨想想當初自己之是以一直怵兒媳,倒不是因為她有多強勢,而是因為兒媳不嫌棄自己家裡窮,是以她心裡一直很感激,覺得兒媳很開明,和那些世俗的女孩不一樣。

可是如今自己老家房子拆遷了,張阿姨覺得自己手頭有點小錢了,她心裡又開始不平衡了,覺得這個兒媳怎麼這麼不懂事,讓自己完全感受不到當婆婆的特權。

大概是看出了張阿姨的遲疑,兒媳接着說:“媽,萬事萬物都如此,付出才有收獲,去專櫃花錢才是上帝,想當發号施令的婆婆,您也得先有這個實力。”

兒媳的話,讓張阿姨一口氣堵在嗓眼兒,吐不出咽不下。她算是看明白了,現在這個局面不是婆婆如何擺款兒立威的問題,而是兒媳婦壓根看不上她不和她玩的問題。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就像兒媳說的,世間萬物都有自己的規則,婆婆沒有幫襯和照顧兒媳的義務,而兒媳當然也沒有侍奉和敬畏婆婆的責任,婆媳之間是一種社會關系,最基本的相處法則就是和平共處,不要輕易動了濫用長輩權威的念頭。

04女人要麼娘家有錢,要麼自己有錢

談到婆媳關系的時候,梁宏達舉了一個例子,如果一個家庭裡是多子的,其中隻有一個孩子經濟條件好,不僅是其他兄弟姐妹,可能就連父母在說話上讓他三分,為什麼?因為他掌握着經濟大權。

父母連自己的孩子掙得少都會嫌棄,更何況是婆媳這種沒有任何血緣關系呢

而婚姻生活裡充滿了柴米油鹽的瑣碎,更是離不開錢的支撐,是以婆媳沖突的本質其實也是一場經濟糾紛。

很多婆婆之是以喜歡在兒子的生活裡指手畫腳,就是因為覺得自己付出了,是以應該享有發言權。如果兒媳家本身條件不好,連婚房上的名字都是求來的,那麼家庭地位自然會差一些,而對于那些自身條件不差甚至優于男方的兒媳,那麼在婚姻裡自然腰杆更硬氣了,即便在婆婆想要給自己施壓時,也有怼回去的實力。

“128萬首付,我家出了一半”婆婆立規矩,兒媳回複堪稱教科書

婚姻有個很殘酷的真相,就是女人要麼娘家有錢,要麼自己有錢。娘家有錢,婆家人就不敢欺負你,老公也會敬你三分。

婚姻是現實又殘酷的,是兩個家庭社會關系的結合。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坐享其成的婚姻。一切都是資源的交換,美貌是資源,智慧是資源,學曆是資源,事業是資源。而錢,就是最硬氣的資源。

隻有當你經濟獨立時,才有與婚姻裡各種沖突抗衡的勇氣和實力。

聽萬千故事,知人間冷暖,我是阿雨。用文字記錄愛情裡的點點滴滴,歡迎點評,留言,說說你的心裡話。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