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閑暇時和閨蜜聊天,她表示自家孩子,已經“無可救藥”,特别擔憂孩子的未來。原來,閨蜜家五歲的姑娘,已經報了無數個興趣班,可每次都隻上兩三節課,就開始打退堂鼓,各種哭鬧和軟磨硬泡,逼迫閨蜜就範。

生活中,孩子也是如此,不管做任何事情,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就連小朋友喜歡的手機遊戲,也不會超過5分鐘,這讓閨蜜哭笑不得。無奈之下,隻能硬逼着孩子去上興趣班,可效果甚微。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為何孩子做事隻有三分鐘熱度呢?

生活中,很多孩子都是如此,他們的興趣愛好,最初源于好奇,最後結束于實踐。之是以半途而廢,主要是因為實踐的過程,沒有想象中的那麼美好。可能在學習,或者做事的過程中,孩子受挫,感受不到任何的成就感。

簡單來說:最初感興趣的事情,孩子以為很簡單,可是真正系統學習和操作時,才發現難度不是一般的高,完全駕馭不了。于是,最初的興趣,也被這些挫折打敗,甚至沒有重新站立的勇氣。

另外,父母的加壓和逼迫,也是孩子半途而廢的主要原因。所謂的興趣,一定是建立在孩子的喜歡之上,若一切都是父母逼迫,自然就隻會想着逃避。

父母無需逼迫責罰,三個方式輕松改變孩子的現狀。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一、把選擇權交給孩子

任何時候,都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身上,這才是聰明父母的做法。特别喜歡一句話:隻有走過了更多的路,看過了更多的風景,才知道什麼最适合自己。

是以,讓孩子去做選擇,遵循内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哪怕他們是三分鐘熱度,最後也能在諸多的選擇中,找到最喜歡,并且最适合的事情。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二、把好奇心留給孩子

好奇,是走向成功的鑰匙。正是因為有了好奇心,孩子才願意不斷地嘗試,而不是像聽話的機器,任憑父母擺布。孩童階段,做事沒有定性是正常的,因為他們的自制力不夠,抵擋不住外界的誘惑。

既然孩子有好奇心,那父母就替他們保留,然後不斷引導孩子,留下最正确的選擇。其實成長就是如此,不斷地篩選、嘗試、失敗和成功。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三、讓孩子學會分解任務

既然學習的過程有些力不從心,那家長就降低要求,并且教會孩子分解任務。很多難以完成的任務,就将它劃分成小事情,然後慢慢地攻克完成。到了最後,這個艱難的大工程,終将會被完成,而且結果很理想。

善于分解任務的孩子,他們會在做事途中,體驗到更多的成就感,自信心也會随之而來。父母會發現:孩子好像重獲新生一般,整個人的狀态都不同。

做事不着調,永遠都是三分鐘熱度,如何督促孩子呢?

寫在最後:學習,本來就要用“寓教于樂”的方式,這樣才能更有效果。偶爾,也可以在孩子背後輕推,幫助他們走出當下的迷茫。但切記:父母一定不能用力過猛,不然無法達到預期的效果。

聲明:文中圖檔均來自ins,部落客為@kidzootd,如果你在教育育兒的過程中也有自己的獨特見解,或者遇到了讓自己感到困惑的問題,歡迎一起來探讨喲~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