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理想L9可以說是最近的車界網紅了,它為何敢賣到50萬?産品力真有那麼強嗎?

要說最近最紅的一款車,一定非理想L9莫屬。随着更多資訊一步步地曝光,這個“網紅”也從猶抱琵琶半遮面,逐漸揭露了它神秘的面紗。那我們就來看看,理想的這第二款車,究竟實力幾何,它憑什麼敢賣到50萬?

塊頭夠大,外觀有一定科技感

首先來看看新車外觀,其實在這一塊,自主品牌完全不用擔心,基本上所有廠商都過了用浮誇博眼球的階段,外形設計上越發成熟,并且與合資品牌相比要更富想象力和前瞻性。理想L9也符合這一特征,整體車身輪廓是比較傳統的,但一些具有科技感的細節,又讓它看起來是與衆不同的。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它的科技感主要集中在車頭和車尾,前機蓋下方有一道貫穿式LED日行燈,真正具有照明作用的大燈組則位于下方兩側。尾部細長的貫穿式尾燈與車頭的日行燈産生了很好的呼應關系,增加了整體感。

仔細觀察,會發現在車頭的正上方有一個“天眼”,它是今年新能源車必不可少的雷射雷達,看來在智能駕駛輔助這一塊,理想L9也會有着比較不錯的表現。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它的車身側面讓人覺得似曾相識,好像隻是在理想ONE的基礎上做了等比例放大,雖然新鮮感沒有那麼強,但是這樣的造型是為功能服務的,平直的線條更利于車内空間的利用。除了尺寸,最明顯的變化應該就是從理想ONE的機械式門把手改為了隐藏式。21英寸的低風阻輪毂,與魁梧的身材比對,輪胎為米其林Pilot Sport 4 SUV輪胎,尺寸為265/45 R21。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從車身尺寸來看,理想L9絕對是個大塊頭,和我們熟知的一些豪華品牌中大型SUV相比絲毫不落下風,氣場肯定是拿捏了,而且空間也會比較出色,這兩點都是符合國人口味的。但這麼大的尺寸,可能會給我們的日常行車和停車帶來不便。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車内以享受為己任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内飾,不出意外,是時下最流行的簡約科技風。和外觀一樣,L9内飾也延續了理想ONE的風格,車内布滿平直線條,同時米色的配色,帶來溫馨居家的氛圍。用料方面,既然賣到了50萬,那相信不會讓人失望。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屏、多屏的風氣開始在汽車領域盛行,新車不裝幾塊大屏都說不過去,是以理想L9就來了個“五屏關聯”,中控屏、副駕娛樂屏和後艙娛樂屏,都是尺寸達到15.7英寸的車規級OLED屏,比我筆記本電腦的螢幕都大。同時它們的分辨率達到3K,相信會有着非常出色的顯示效果。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另外兩塊屏,一塊是大尺寸的HUD擡頭顯示,另外一塊極其少見地安在了方向盤上,被稱為安全駕駛互動屏,可以顯示一些最常用的行車資訊。感覺很新鮮,但仔細一想,其實就是把傳統的儀表盤給挪到了方向盤上,感覺有點為了創新而創新,可能并不太實用。你想想,方向盤一轉,這塊螢幕就得跟着轉動,要是一直盯着它看,可能得把自己開吐了。好在有HUD,是以建議更多從HUD擷取資訊,隻是不知道HUD是否為全系标配。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再看它後排的圖檔,覺得這就是為帶孩兒的家庭而造的車呀,爸爸在前邊開車,媽媽在副駕用着高清大屏,把孩子往後邊一放,後艙娛樂屏放個卡通片,小桌闆打開放點小孩的玩具,扶手箱後方好幾個杯架,孩子有再多的奶瓶水瓶都能放得下。

最大的問題可能是,如果有兩個孩子,可能會因待遇不一樣而産生争執,因為從圖檔中可以明顯看出,坐在左後座椅上是享受不到小桌闆的,而且也不确定左後座椅是否有可升降的腿托。是以為了家庭和睦,可以上車前猜拳決定這次誰坐左後,誰坐右後。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不過除此之外,理想L9的座椅還是很有亮點的,從資料來看,它采用了2+2+2的六座布局,6個座椅均配備電動調節和座椅加熱,且前兩排的4個座椅還有座椅通風和SPA級十點按摩,同時座椅均采用Nappa真皮和3D舒适型海綿填充,舒适性拉滿。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都說視聽盛宴,是以視覺和聽覺是經常被捆綁在一起的,多塊大屏讓視覺有了頂尖的享受,那麼聽覺最好也别落下。之前很多廠商的辦法是與知名音響品牌進行合作,對某款車型進行專門的研發與調校。而理想卻用了更費力的自研方式。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其音響團隊由Dirac中國區首席調音團隊負責,該團隊曾負責沃爾沃Bowers & Wilkins(寶華韋健)的音響系統。理想L9标配21個21個揚聲器,揚聲器材質分别為高音:鋁膜、中音:凱芙拉、低音:碳纖維。外放功率達到2160W,打造車内7.3.4杜比全景立體聲。雖然不是特别懂,但讓人不明覺厲,相信效果會不錯。這以後還去什麼電影院啊,理想L9私人影院不比那個舒服?省下的電影票錢,多買幾杯奶茶它不香嗎?

增程器更新為1.5T四缸機,但短闆難解決

靜态相關的資訊咱們聊完了,下面說說關于新車動态表現的一些配置。首先是駕駛輔助,理想L9将配備1個128線雷射雷達、1個DMS、5個毫米波雷達、12個超音波雷達和12個8M攝像頭,這些硬體配置滿足L4級有條件自動駕駛的需求。也就是說,隻要軟體和算法能實作,且相關法律法規允許了,那麼它就可以達到L4。這就是我們常說的,甭管能不能用上,但必須得有。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動力方面,它延續了理想ONE增程式混動的形式,最大的一個改變就是增程器将之前的1.2T三缸機,換成了1.5T四缸機。其實這也是關于理想ONE大家吐槽最多的一點,就是關于增程器的噪音和震動問題。我住的小區裡就有不少理想ONE,我也曾聽過沒電的理想ONE啟動了增程器,那個聲音真的一下就把車輛的檔次感給拉低了不少,相信1.5T四缸機在NVH方面會有所改善,

從相關報道來看,這台1.5T發動機來自綿陽新晨動力,代号CE15,是CE16的縮缸版本,後者曾用于東風風神AX7、東風風行T5、獵豹Mattu和華晨中華V7等車型。是以這台1.5T發動機并不是全新研發,而在現有發動機的基礎上進行了改動,而且它的原版也不是什麼先進的型号,從其曾經搭載的車型來看,這算是技術比較陳舊,且有些邊緣化的發動機了。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不過理想應該是與新晨動力聯合将其做了改進,使用了米勒循環的方式,且熱效率達到40%,是以燃油經濟性還是值得期待的。其實最大化利用現有資源是一個聰明的做法,可以節省資金和時間成本。而且從部分參數來看,這台底子一般的發動機,改進得還不錯。但畢竟是賣到了50萬的車了,用這樣一台發動機總覺得有點掉價。

負責驅動的電動機來自長城蜂巢動力,配合容量為44.5kWh的電池組,和65L的油箱,理想L9的CLTC工況綜合續航裡程将達到1200公裡,而同樣工況下的純電續航裡程為200公裡。作為參考,理想ONE在NEDC工況下的純電續航裡程是188公裡,鑒于現在輿論的風向都是CLTC比NEDC的續航更“水”,那麼L9的實際純電續航可能會和理想ONE差不多。

理想L9很美好,但嚴重“偏科”,50萬買它到底值不值?

而相比DM-i等其他混動形式,增程式混動的問題還在于電量充足和虧電的情況下,車輛的燃油經濟性表現差距過大,甚至被網友調侃為“有電一條龍,沒電一條蟲”。理想ONE官方資料是,NEDC綜合油耗1.5L/100km,但虧電油耗就猛漲至8.8L/100km。

即使1.5T四缸增程器動力更強,但理想L9的車身尺寸和車重也水漲船高,是以在虧電狀态下,增程器的負擔也更重了,是以虧電油耗仍然不是很樂觀。

總結

其實理想在新能源車企中都算是一朵奇葩了,憑借一款“偏科”比較嚴重的理想ONE,就能取得這麼好的成績和這麼高的關注度,在玩概念上确實有兩把刷子。而從目前已有資訊來推測,理想L9隻會把這種“偏科”延續,或者說是放大。

但理想對于消費者的需求和心理拿捏還是相當到位的,買理想的人,可能并不太關注它存在的短闆,或者說這部分消費者有着比較便利的充電條件,很少會讓它暴露短闆。而大家更關注的空間、實用性、科技感等方面都是它的長闆,L9将這些長闆拉得更長,是以對它潛在消費人群的吸引力也就更強了。

再看它的價格,50萬,已經能買到很多豪華品牌了,但50萬能買到的豪華車型,沒有理想L9大,也沒它有科技感,也沒它空間寬敞,也沒它配置高。是以現在唯一的懸念就是大家對于理想這個品牌的認可度,這将決定消費者是否願意花50萬元去買一輛理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