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車型:第四代漢蘭達2.5L混動四驅尊貴版

越野指數:60%

第四代漢蘭達混動四驅系統測試結論——通過性稍高的城市SUV,别輕易嘗試極限挑戰。

整套四驅動力系統:電動助推,城市很好用;底盤高,但下凸較多,普通爛路通過能力尚可;沒有前後傳動、鎖止、限滑機構,獨立的後電機動力有限,極限越野路況,如好漢坡、大俯仰角等,不要輕易嘗試。

這裡先說極限越野測試,連我們平時也難有機會做一下。

我們自購的漢蘭達混動版已經跑了幾次318國道,但即便像魚子西等地方,也沒什麼越野挑戰難度。正好近期成都天府國際越野賽道對外開放,我們就去對第四代漢蘭達的混動四驅系統進行了極限越野測試。

場地項目包含:側坡、颠簸路、泥濘路、三駝峰、好漢坡、滾木路、沙地等。天氣晴,大部分路面幹燥。

颠簸路、碎石路等低難度路況:離地間隙較高,原廠胎相較普通家轎更耐紮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之前去魚子西,以及這次在越野賽道中,有:風化帶尖角的碎石路,普通凹坑颠簸路面,建渣鋪設的碎石路等路況。漢蘭達混動版一方面是不太用擔心擦挂底盤,在坑窪路選擇線路時餘地更大,二是輪胎耐紮性還可以,稍慢勻速即可放心通過尖石頭路面。比如在魚子西我們從好幾輛輪胎被紮的車旁邊經過。

這次我們通過碎石路,發現漢蘭達混動版底盤封閉得還挺不錯。碎石敲擊,底盤推爛泥時,也不用太擔心。之前我們試過一輛其他品牌的SUV,通過爛泥路後,發動機艙内滿是泥巴。漢蘭達混動版這次測試完,發動機艙内僅有一些浮土灰。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但值得注意的是:漢蘭達混動版的底盤高度,其實比你看起來的要低一些。蹲下去看底盤,即可看到明顯的凸出。為包裹好這種凸出,從頭到中間的底盤護闆的位置都比較低。這回越野完才看到,底盤護闆已經有個凹坑了,不知道是這次還是之前弄出來的,還好發動機艙内沒啥影響。

普通凹坑、緩坡、三駝峰等中等難度路況:越野模式+後電機助推,具備60分的脫困能力

發動機

最大功率:141kW/6000rpm

最大扭矩:238/4200-4600N·m

電動機

峰值功率:前134/後40 kW

峰值扭矩:前270/後121 N·m

電池容量:6Ah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第四代漢蘭達混動版的E-FOUR電子四驅系統,前後驅動扭矩配置設定比可以從100:0調整到20:80。跟燃油車不同的是,沒有普通的前後傳動和鎖止機構。自帶TRAIL越野脫困模式,作用有限。

前輪一打滑,上坡需要較強的後輪推力時,後電機就有點力不從心。不過好處是,後輪是電機,動力秒輸出。這就是“能行馬上就行,不行就真是不行”。

在普通凹坑和緩坡時,因為後輪電機的加持,過坑和上坡顯得比普通燃油車更輕松,沒有那種發動機嘶吼一下的感覺,感覺毫不費力。其實後輪已經用了很大的力……儀表上可以看到四輪的動力輸出量,以及輪胎是否空轉,這點一般的燃油SUV倒是沒有。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三駝峰路段,挺讓人捏把汗。漢蘭達混動這種城市SUV的接近角和離地角毫無優勢。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我發現無論是官網,還是各大汽車網站,都沒有第四代漢蘭達接近角、離去角的資訊。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作為真實車主,我翻了一下漢蘭達的《車輛一緻性證書》,上面的接近角是18°,離去角是22°。離地間隙沒有官方資料,實際量了一下,車體邊緣約325mm。但底部凸出後,實際約200mm。列個對比,途達的接近角為32°、離去角27°,官方最小離地間隙225mm,媒體實測最小離地間隙218mm。

這次我們也是同僚在車外指揮下登坡、再下坡到底。特别是到坡底,前後相夾,非常幸運的通過了。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在下坡快到底的時候,速度要是稍快,防碰撞預警系統就會啟動,然後自動來個點刹,這個比較要命,因為車會因為慣性往前沖一下。如果有水滑一下,角度再大一些,估計前唇就得親到地面了。建議極限越野時關掉這個功能。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在我們實測的這個坡度上,兩個前輪都空轉,儀表上看着顯示前輪空轉變紅,後輪電機滿格輸出,就也足以支撐爬坡登頂。濕滑路面待測。

好漢坡的第一個坡面,略有角度,幹硬泥地附着力好,漢蘭達混動版可緩緩的上。儀表顯示後輪還沒全力輸出。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另外,在到達坡頂的情況下,這次我們也比較小心,怕出現托底的情況,畢竟軸距達到了2850mm。再加上上文說所的底盤凸出,是以建議大家實用時,還是像我們一樣,車外有一個人觀察指揮。

以上幾種路況,普通使用者都比較難遇到。經過我們的測試,漢蘭達混動版出去郊遊,走走非鋪裝路面,還是可以的。通過路中間的坎坷,要蹲下去看看底盤高度,而不是看車外觀的底盤高度。稍微有點坡,需要有人車外指揮通過。整體水準,就是正常的城市SUV。

大角度好漢坡:附着力不夠,動力不足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此次越野場地第二階的大角度好漢坡,漢蘭達混動正向上坡嘗試了多次,包含略帶速度沖坡,都沒法登上。

一是角度太大,連人都要手腳并用才能爬上去。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二是原廠輪胎抓地力有限,在硬泥地表面被刨成灰後,附着力大幅降低,再加上仰角大,前輪到中後段就完全失去了附着力。甚至在中後段踩住刹車後,車自己都在往下滑。若是遇到濕滑路面,則會非常危險。

三是後電機動力有限,前輪打滑,後輪推不動就真是完全推不動。後電機輸出來得快,認輸也快,大家不用“多試幾次”。

不過這次我們并未嘗試倒車上坡,因為考慮到電池在車後座下方,倒車則意味着重心上移,怕因重心波動導緻車輛出現險情。

是以,看着硬派越野車去沖坡、玩泥坑什麼的,甚至帶大交叉軸的路段,漢蘭達混動版的車主們,就不要去起哄了。川西一些穿越路段,我們也不會用漢蘭達去嘗試,高原本就動力不足,爬坡估計更痛苦。

城市使用:助推加速快,車身靈巧

這裡再簡單說兩句城市路況中這套混動四驅系統的優點,也是電機的優勢:中低速加速,前後電機動力秒到。這麼大一個車,一點都不笨重,反而給人感覺很靈巧、輕盈、靈活,起伏感抑制得很好。

後輪電機動力秒輸出的特點,非常适合北方冰雪路面。遇到雨雪冰面濕滑,打滑的瞬間,肯定是越快啟動四驅越好。響應速度方面的優勢,電機的優勢碾壓機械傳動。

豐田的四輪動力輸出調校也很好,即便全力加速,也基本沒有輪胎打滑嘶鳴的情況。

有這套混動四驅的加持,漢蘭達混動在城市使用可謂如魚得水。再加上超低的油耗,油價上漲前,400元左右的油,可以續航800+km,簡直像個兩廂小車的胃口。說一句漢蘭達混動版是“城市SUV之王”也未嘗不可。(看在低油耗的份上,發動機振動勉強可以忍)

駕仕總結: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最終給到漢蘭達混動四驅在極限越野方面60分及格的分數,是因為複雜通過能力較為一般,主要優勢還是在城市。

相對同價位現有的其他車型,如探險者、開拓者、途昂,或者更低價位的車型,如坦克300等,漢蘭達混動的越野能力隻能說是還行、能用,是以沒有給到大家更高的期望,也勸大家不要有更多的想法。

翻看各個網站對曆代漢蘭達越野能力的測試,相對困難的越野路況就很難通過了。結論基本跟我們的一緻——城市用,别越野。

如果你看到這裡,都還存在幻想,那麼我們借用廣汽豐田官網第四代漢蘭達車型頁面的原話,來給你終極定論吧:

“車輛加速時,以及在雨雪天氣濕滑路面行駛時,能夠順暢地切換至四驅狀态,提升後輪的驅動扭矩配置設定比……降雪以及特大降雪天氣中爬坡時,也能提升駕駛者的安心感……”

廣汽豐田新漢蘭達:通過性尚可,爬坡很弱雞|真野實測

看看,哪裡有越野之說?

文|吳劍

拍攝|駕仕派

前沿資訊 原創觀點

最有逼格的原創型汽車新媒體品牌

新浪微網誌:@駕仕派

駕仕派現已入駐各大媒體平台

日均全網浏覽量超過1,000,000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