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老夫聊發少年狂,左牽黃,右擎蒼,錦帽貂裘,千騎卷平岡。 ”

蘇轼在這首《江城子·密州出獵》的開頭描述的狩獵場景,可以說是脍炙人口。我們仿佛能見到意氣風發的蘇東坡,左手牽着獵犬,右臂上停着一隻英俊的獵鷹,頭戴錦帽,身披貂裘的樣子,盡管一千年歲月逝去,這個場景在詩句中依然栩栩如生。

獵鷹是獵人的好夥伴,不止在中國,從古埃及、西亞到拜占庭,處處都可以見到它們的矯健身影。曆史學家認為,人類使用獵鷹的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2000年。對于獵鷹活動的起源地,學者們存在分歧,有些人認為它始于古代美索不達米亞,另一些人則認為它來自古代伊朗。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1830年代一幅印度細密畫,記錄了獵鷹攻擊獵物時的場景

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倭馬亞王朝在大馬士革建立的第一個伊斯蘭王朝時(約661-750年),獵鷹已經成為當地統治者們的常見生活方式。接着,它從叙利亞一路向西傳播,穿過伊斯蘭世界,到達拜占庭,甚至還影響到了歐洲的王室。向東則最遠傳到中國。

除了像蘇轼這樣的詩人們用詩歌記錄下狩獵中的獵鷹,其他藝術家也樂意捕捉它們的英姿,從繪畫到雕刻,凡有獵鷹出現的地方,便有它們的形象。美國弗裡爾美術館剛剛舉辦的新展覽“獵鷹,狩獵的藝術”,便從藝術作品的角度,挖掘了獵鷹在世界各地的不同文明中的形象和意義。展品跨越數千年時間,從公元前7世紀繪有獵鷹的埃及石灰石雕刻,到18世紀早期的印度細密畫。展品中還有兩幅來自明朝的卷軸。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美術館負責古代近東事務的助理館長安東涅塔·卡坦紮裡提說,在擁有獵鷹文化的國家,獵鷹與其說是人類打獵的工具,不如說是因其巨大的翅膀和力量而成了崇拜的對象。

“它們在古代文化中具有非常重要的象征意義和宗教意義,”他補充說,“古埃及人把鳥看作是在天空中飛翔的強者,它們張開的翅膀象征着對王國的保護。”

展覽中最大的兩件展品是一對來自托勒密王朝(公元前305年至30年)的雕像,高近兩英尺,它頭上理應戴有冠冕。卡坦紮裡提解釋道:“我們之是以知道這一點,是因為我們在埃德富神廟中也有也發現了類似的神廟,那是一座供奉荷魯斯的神廟,它頭上戴有象征權力的冠冕。”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荷魯斯雕像

作為古埃及最重要的神靈之一,荷魯斯被描繪成一個長着獵鷹頭的人,或者是獵鷹本身,它在珠寶和浮雕中非常常見,本身也是一個象形文字元号。

“它在象形文字、雕塑和繪畫中都很常見。在古埃及,獵鷹确實随處可見,”卡坦紮尼提說,“而且,根據它們的藝術表現方式,或在葬俗中的使用,例如護身符,它們還有不同的含義。”

1906年至1909年,查爾斯·朗·弗利爾在埃及旅行時收集了許多文物。後來,它們都被捐贈給了他創辦的弗利爾美術館。此次展覽中的一件展品表現的是一隻獵鷹站在一個小神龛形狀的棺材上。另一件玻璃鑲嵌制品中則出現了荷魯斯的四個兒子之一,長着鷹頭的凱布山納夫。

在古代的伊斯蘭宮廷,打獵是統治者在和平年代炫耀和磨練武力的方式之一,可以被許多人觀賞,還能被描繪在藝術作品中。然而,除了王室成員,很少有普通人能參與這種打獵活動,因為它非常昂貴。

“獵鷹是一種高度專業化的技能,”博物館館長馬蘇米·法哈德說,“它相當昂貴,而且非常耗費時間。即使在今天,一頭訓練有素的獵鷹也能賣到幾十萬美元。”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伊朗薩法維王朝的作品,兩名獵人帶着獵鷹捕獵,約1640年

而在大陸,一方面,獵鷹是皇權的象征,意味着戰争的勝利與凱旋;另一方面,它象征雄壯崇高之美,比喻君子博大的胸襟與無所畏懼的氣概。杜甫有詠鷹詩,其中寫道:殊姿各獨立,清絕心有向,疾禁千裡馬,氣敵萬人将。

大陸古畫中的鷹,常常表現它在捕獵中的瞬間,鷹虎視眈眈地注視着畫面下方的驚慌而逃的獵物,畫面生動且富有緊迫感,如李迪《楓鷹雉雞圖》、南宋 · 佚名的《隼擊圖》等。此次弗利爾美術館的展覽中,便有一幅傳為北宋晁說之所作《鷹逐野禽圖》(弗利爾美術館定為明代作品),它所描繪的正是獵鷹在準備攻擊一隻正在逃跑的水禽的瞬間。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鷹逐野禽圖》

由于需要時間相當長和複雜的訓練,獵鷹和它的主人之間也往往能建立起親密的聯系。是以,獵鷹出現的畫面并不全然都在捕獵之中。在大約繪制于1630年的印度細密畫《一個青年在讀書》中,便描繪了一個安靜的場景:一位年輕人正在閱讀,而他的獵鷹則栖息在旁,眼望遠方。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一個青年在讀書》

展覽中的另一幅中國作品也是如此,在這幅托名于趙孟頫的《鞑靼人架鷹圖》中,一名鞑靼騎士所騎的馬兒正在悠閑吃草,而他的鷹則栖息在他的手臂上,和主人一同眺望。

弗利爾美術館新展,帶你看全世界的獵鷹文化

傳趙孟頫作《鞑靼人架鷹圖》

展覽将持續到2022年7月17日。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