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曆Experience
文:肖習
陽春三月,又到一年開車出遊季,如何和你的車一起拍出默契大片,成為大家關注的焦點。這次我就從一個車圈女司機的角度,跟大家分享幾個拍車小技巧,沒準之後能幫你引爆朋友圈?
拍攝車型:2022款比亞迪宋Pro DM-i 110km 旗艦型Pro
出鏡人:肖習
攝影師:馬嘉良
相機型号:SONY A7M3
1)車頭正面
宋Pro DM-i不但有着全系标配的LED大燈,還有着“龍顔3.0”設計的車頭,中網面積提升到了75%,還帶着高亮材質和鍍鉻裝飾,咱們可以用閃亮的配飾去呼應它。

不過,如果采用正常的站在車頭的拍法就太泯然衆人。我們可以抓一些細節,比如細長的燈帶,比如鍍鉻的車标,或者聚焦在燈光上,把人物作為背景,反而有着出其不意的朦胧感。
2)車頭側45度
這個角度正好可以露出輪毂,我們出鏡的車型是頂配旗艦型Pro,擁有19英寸輪毂。
如果直接站在一側會有點呆闆,我反複走了幾個來回讓同僚幫我抓拍,會顯得比較動感。
3)車尾
貫穿式尾燈鑲嵌了一條鍍鉻飾帶,非常精緻,但如果直接擺拍會顯得不知所措。
把攝影機立在斜後方,采用俯拍的視角,我再去完成一個從主駕下車鎖車的動作,最後注視鏡頭,能抓到一些連貫的超酷畫面。
4)車身側面
首先映入眼簾的就是躍動式腰線,我建議拍照時站在腰線上揚的末端D柱有一塊銀色帶“龍鱗”紋路的飾闆,和Q2L的“酷蓋”是同款,它營造出了半懸浮式車頂的效果。
我們還可以在後窗假裝撩頭發、照鏡子,手上拿着一杯飲料也會更自然。
5)上車姿勢
既然是上車的抓拍,最好得有一個動态的畫面。親身實踐,坐在主駕拍全身腿會短一截,萬不可取。
是以我打開車門采用仰拍的視角,假裝自己在回頭。一來全面地展示了門闆内側拼色的設計,二來站立的姿勢腿一定會更長。
我們還可以從車門和A柱的夾角往裡拍,眼神注視前方,有了車門目前景,畫面層次感更強。
6)駕駛艙
宋Pro DM-i有着一套全新的内飾顔色:專屬的麒麟棕+蒼穹灰,并且全系都可以選裝釉玉藍雙色内飾,而由上至下的搪塑軟質材料包裹、鋼琴烤漆面闆、類木紋飾闆和銀色鍍鉻條,都提升了車内的檔次感。
我們先打開車門,第一個角度是稍微仰角一點,用手握住雙色拼接的三幅式方向盤,營造出立刻出發的感覺。
第二個就是女生視角了,拉下化妝鏡,抓住補妝的細節,畫面會很有生活氣息~
7)副駕
不得不說,靠背頭枕一體式的座椅設計的确更貼合身體曲線,坐起來更舒服了。第一張圖,我會讓身體陷入座椅的包裹,用手滑動大屏。小貼士:打開全景天窗從上往下拍,能框住座艙更多的細節。
8)後排
不光是前排座椅,第二排的舒适程度也蠻高的,支援靠背調節,還帶三個獨立頭枕,對頸部的支撐力更強。我們可以自然地把頭靠在頭枕上,露出一個心滿意足的微笑。
同樣的,保持天窗開啟,我讓同僚從上往下拍。但畢竟是後排,采光不如前排明亮,是以我們要稍微向前傾斜身體 光線能更好地落在臉上,不會有斑駁的光影。
9)尾廂
宋Pro DM-i的後排支援比例放倒,達到一個純平的狀态。坐在放平後的後備箱,從車外向裡拍,會有着很強的縱深感。
對女生來說,後備箱的坐姿也有小心機:不要坐得太靠内,盡量往外坐,一來光線更好,二來也不會吃掉一截腿長。最好把腿疊起來,翹個二郎腿,豎向的延伸能加強長度的視覺效果。
把飲料放在一邊,抱着電腦追着劇,再加上一個随時準備出發的行李箱。沐浴在三月的春光中,“偷得浮生半日閑”,大概就是這樣的狀态吧?
與其說是出行工具,車對于我們的日常,越來越像是生活方式的載體。當愛車與自己心意相通,無論是穿行在車水馬龍的上班高峰,還是心曠神怡的周末踏青,哪怕不用特意研究拍攝技巧,我相信你都可以在和它的磨合中找到共鳴。就現在,開着宋Pro DM-i出發吧!
By Auto Press(部分圖檔來源于網絡,侵删)
曆史優質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