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和文藝有着天然聯系,二者都在挖掘人類自身之美。體育是人類不斷突破身體極限、挑戰自我的運動,優秀的體育題材文藝作品則可以弘揚和傳播積極向上的體育精神,形象生動地表現出運動中的力與美、技與藝、勇敢與智慧等,讓大衆獲得精神與美的享受。
新中國成立後,體育題材文藝創作風生水起,承擔起了彰顯國家精神面貌、記錄體育事業發展、激發全民健身熱情的重任。中國文化報邀請四位相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共話體育與文藝。中國藝術頭條即日起連載,以飨讀者。

雛鷹展翅(中國畫) 鷗洋
70多年來,新中國體育事業取得了長足的發展。無論是競技體育,還是群衆體育,均激發了藝術家對體育題材的創作熱情,湧現出了大批優秀的體育題材美術作品。這些作品不僅描繪了運動健兒的飒爽英姿,還表現了中國人民昂揚向上、勇于拼搏的時代風采,生動诠釋中華體育精神,見證中國體育事業的輝煌曆程。
20世紀50年代,藝術家們以飽含激情的畫筆為時代寫照,為人民傳神,體育題材美術作品是其中精彩的一頁。最具代表性的體育題材作品是黃胄的《打馬球》,曾獲第一屆全國青年美術工作者作品展覽會一等獎。1953年,黃胄随中央慰問團解放軍代表團赴新疆、青海地區基層連隊體驗生活,并畫了大量的速寫,一方面作為新聞報道及時發表,另一方面也為藝術創作搜集素材。軍隊的馬球比賽給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現場做了數十幅速寫,抓取激烈的比賽場景中人物和馬匹轉瞬即逝的一個個動态。在後來的創作中,他将速寫的筆法融入水墨,下筆迅疾,以競球的焦點為視覺中心點,舞動的鬃毛強化了馬匹的騰躍之姿,畫中的人和馬呼之欲出,令人過目不忘。
20世紀50年代末至70年代末,複雜的國際政治環境,導緻大陸一度中斷了與國際奧委會等國際體育組織的聯系。這一時期,中國在世界體壇上影響最大的是乒乓球運動。1959年,容國團奪得了第25屆世界乒乓球錦标賽男子單打冠軍,這也是中國在世界體壇上的第一個冠軍;随後他帶領中國乒乓球隊分别于1961年和1965年的世界乒乓球錦标賽上奪得男子團體冠軍和女子團體冠軍。1965年,劉秉禮創作宣傳畫《心懷祖國 放眼世界》,表現的就是在世乒賽上領獎的中國女運動員形象。此畫成為20世紀60年代最為經典的體育題材美術作品。畫面色彩明快,寓意明晰。藍色的背景象征世界,白色的和平鴿象征和平,胸前的國徽象征心懷祖國,仰視的雙眸一方面是仰望國旗,另一方面象征着放眼世界,金色的八個大字“心懷祖國 放眼世界”直接點題。這件宣傳畫作品形象地表現了新中國欣欣向榮的時代氣象。
20世紀70年代,令人難忘的體育題材美術作品是歐洋的中國畫《雛鷹展翅》。畫面描繪了一位朝氣蓬勃的女少先隊員在公園舞劍的情景。沐浴在陽光下的少女,身姿矯健,劍穗飛動,身後的老師傅和小夥伴連連喝彩。綠茵茵的草地映襯着少女的紅臉蛋、紅上衣和紅領巾,分外引人注目。此畫是寫實水墨人物畫優秀之作,人物造型嚴謹、動态優美,作品具有20世紀70年代中國人物畫“紅、光、亮”的時代特征。
1978年,中國邁入改革開放新時期。1979年,中國重新回歸國際奧林匹克運動會,并于次年參加在美國普萊西德湖舉辦的第13屆冬季奧運會;1984年,大陸首次參加在美國洛杉矶舉辦的第23屆夏季奧運會。20世紀80年代中國體壇最耀眼的明星顯然是中國女排,“中國女排”成為時代精神的象征,也成為美術創作的熱門題材。其中,堪稱代表作的有1983年李慕白、金雪塵合作的年畫《女排奪魁》、1984年徐啟雄創作的中國畫《決戰之前》。後者是新時期工筆畫的代表作之一,此畫視角獨特,畫家刻畫女排姑娘在決戰前撫掌相約的情景,人物造型簡潔,色調和諧統一,畫面具有一種簡約與裝飾之美。
20世紀八九十年代體育題材代表性美術作品中,雕塑是一大亮點,知名的有田金铎的《走向世界》、俞暢的《挑戰》、黎明的《崛起》、李象群的《永恒的運轉》等。田金铎于1985年創作的《走向世界》,先後獲得全國首屆體育美展特等獎、國際奧委會頒發的“體育與藝術”獎。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決定将此像放大為2.2米高的銅像,安放于瑞士洛桑國際奧委會總部的花園内。《走向世界》以一位女競走運動員為表現對象,簡括洗練,生動傳神,底座的“Ο”字圈,既表現了運動員步履之輕盈快捷,又象征着奧運賽場上“零的突破”,含義隽永。李象群創作于1993年的《永恒的運轉》,獲得全國第三屆體育美展特等獎。作品刻畫了鐵餅運動員運轉身體、鐵餅行将擲出的瞬間,手法簡約,造型诙諧,展現了青年雕塑家銳意創新的可貴精神,代表了20世紀90年代中國藝術開放、進取的時代精神。
新世紀以來,尤其是随着2008年第29屆夏季奧林匹克運動會在北京成功舉辦,越來越多的美術家投入體育題材美術創作中,體育強國、民族振興成為藝術創作主題。在中國畫領域,楊剛是這個時期比較突出的代表,他采用簡筆大寫意的手法創作了一批運動題材水墨人物畫作品,筆墨至簡,形神兼備。在油畫領域,馮傑于2009年創作的《征服珠峰》入選“國家重大曆史題材美術創作工程”。1960年5月25日,中國登山探險隊的勇士王富洲、屈銀華和貢布首次完成了人類從北坡登上珠穆朗瑪峰的壯舉,創造了人類登山史上的奇迹。此畫以寫實的手法再現了登頂的曆史性一幕。冷色的主色調渲染了珠峰零下30度的酷寒,更映襯了五星紅旗的鮮豔奪目。三角形的人物構圖,象征着穩定、向上以及堅不可摧的力量。
新時代以來,大陸大力推進體育強國建設。2019年,國務院印發《體育強國建設綱要》,點明了體育強國建設的遠景目标。新時代的美術家們深刻認識到中國的體育事業承載着國家強盛、民族振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他們以如椽畫筆為中國體育喝彩。同時,他們好比登山運動員攀登珠峰一般,不斷攀登藝術高峰,以精彩的體育題材的美術作品,展示中國人民頑強拼搏的不懈鬥志和自強不息的偉大精神。
作者:裔萼 系中國美術館研究部主任、研究館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