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5加滿,傾家蕩産”
網友的這一句玩笑話,快成現實了......

從3月20日曝光的消息來看,國内成品油零售價再次調整,都有不同程度上漲,95#已經突破9元大關,而98#則步入了兩位數時代。
什麼概念呢?有網友算了個賬。
一般來說,即使是緊湊型轎車,油箱容積也基本在50L左右,那麼加滿一箱95#的汽油最少也得花451元,真就堪比黃金了(最近的實時金價最高也才每克400左右)。
其次,小汽車的油耗一般在6-9升每百公裡,以此類推,一箱油應該就跑600公裡左右,而一般人每天上下班通勤大概需要30-50公裡左右,那麼幾乎半個月,就“損失”了一克黃金。
要知道年初的時候,95#汽油的普遍價格還在7.5元/升,咬咬牙還能笑對人生。
沒想到才2個月,價格就已經突破9元,這漲價速度堪稱坐上了火箭,有車一族可都是坐不住了。
有的開始高峰期擠地鐵了...
有的都揚言要跑步上班了...
甚至還有段子說,連駕校教練都通知學員暫緩練車...
面對如今離譜的油價,很多打算買車的朋友開始左右為難了,各類社交平台都能看到很多一樣的問題:油價漲的這麼厲害,這還怎麼開的起油車,要不還是買電車算了。
是以,開電車真的比油車劃算嗎?
簡單算一下,好像确實是這樣的。
資料統計,按照5年10萬公裡燃油車在油費上的花費就是9萬元左右;
如果使用家用充電樁的純電汽車,基本就不用考慮高昂的加油費了,僅僅算電費,可能5年10萬公裡的電費最多不會超過1萬元,比起燃油車的油費能夠省下至少8萬元。
但是對于經常用車的朋友來說,這筆賬可不能這麼算。
首先,我們來說一說買車成本。
從目前的市場來看,燃油車的價格基本上都處于一個很穩定的狀态。
但是對于新能源車來說,最近卻開始了一輪又一輪的價格上漲。
3月10日,根據特斯拉中國官網資訊,Model Y長續航版、Model Y高性能版和Model 3高性能版,三款車均漲價10000元;
3月15日晚,比亞迪也釋出了價格調整,宣布王朝網和海洋網相關新能源車官方指導價上調3000~6000元不等;
3月17日,哪吒汽車釋出車型價格調整,部分車型價格上調3000~5000元;
3月18日,小鵬汽車釋出公告,補貼前售價的上調幅度為10100~20000元不等;
3月19日,威馬汽車宣布,旗下産品價格将進行7000~26000元不等的上調......
也就是說,在相同預算的前提下,你可能無法買到先前看好的車型了。
不僅如此,在目前的形勢下,原材料價格、電池成本還會持續上漲,加上缺芯等因素的影響,新能源汽車價格還會持續上漲。
忘了說,明年将取消新能源汽車的補貼政策,到那時新能源汽車勢必還将迎來至少一次價格上漲。
這時候有人會說,那我早買早享受。
雖然這樣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漲價帶來的額外開銷,但是在使用過程中,續航和補能焦慮才是新能源汽車的最大痛點。
一方面,電動車更換電池的費用很大。
由于電池性能衰退,大概5年左右就要面臨更換電池的問題,且費用不菲。
與此同時,随着電池技術的提升,新能源汽車貶值速度會更快,若幹年後現階段購買的新能源車的二手價格會因為電池技術的落後而很可能跌到谷底。
從保值率來看,假如是10萬塊錢的電車開3年,則會比油車多折價2萬塊錢的樣子,電車每公裡又比油車便宜4毛6。
算一下就是:每年跑14000多公裡,就能把多虧的保值率錢給它跑回來,跑得越多,省得就越多。
但是對于新能源汽車來說,想做到跑得多似乎還是有一定難度的。
新能源汽車在使用過程中頻繁充電所需花費的時間成本就非常可觀,完全不是即充即走,需要耗費的時間就完全無法量化。
另一方面,目前新能源汽車的基礎設施建設并不完善,比如新能源汽車必備的充電樁,絕大部分小區并沒有統一安裝,私人安裝難度會非常大;
目前的公共充電樁很少且價格不統一,同時還面臨排隊風險。
是以就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的額外使用成本還是稍微有點高的。
油車和新能源車究竟哪個更好,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