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車圈層》凡君
編輯 陳骥
在日常生活中,電動自行車是人們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大街小巷随處可見電動自行車的身影。與此同時,電動自行車出行安全也一直是備受人們關注的焦點。
在今年央視315晚會上,電動自行車品牌小牛電動(NIU.O)、新日股份(603787.SH)、綠源、哈啰、歐派、台鈴、小刀、綠能等多家電動自行車經銷商與生産廠商企業因違規改裝提速受到點名批評。
事實上,大陸電動自行車數量規模較大。根據《電動兩輪車智能化白皮書》資料顯示,大陸電動車保有量已超3.5億輛,2020年電動車銷量達到4760萬輛,同比增長23%。同時,大陸電動車保有量仍在以每年30%的速度增長。
目前大陸電動自行車銷量穩步提升,不過目前電動兩輪車智能化滲透率較低,但伴随着“雙碳”及新國标政策助力,疊加消費者智能化接受度不斷提高,行業智能化水準有望逐漸提高,锂化趨勢正在加速。與此同時,不少電動自行車車企也正在向新能源造車領域跨界,尋求第二增長曲線。
市場集中度較高
電動車網相關資料顯示,大陸兩輪車産業曆程主要為自行車、機車、電動兩輪車,21世紀後,大陸電動兩輪車産業飛速發展,占全球産量90%以上。
中國是世界上電動自行車保有量最大的國家,目前大陸電動自行車保有量已超3.5億輛;與此同時,大陸電動自行車年銷量已突破3000萬輛。據德勤報告預計,2020年至2023年全球電動自行車将銷售1.3億輛。
近年來,大陸的電動自行車規模增長較快。公開資料顯示,1998年大陸電動自行車的産量為5.54萬輛,1999年産量為12.6萬輛,2000年為27.6萬輛,到2001年上升到58萬輛,2002年起銷售規模突破100萬輛,2003年全國産量高達400萬輛,累計産銷量達700萬輛,全國共有近700家電動自行車企業獲得了生産許可證。
根據中信證券研報資料,2016年至2020年,大陸電動自行車年産量均超3000萬輛,産銷增速也呈現逐年上漲,2020年電動車銷量達到4760萬輛,同比增長23%。
不僅如此,電動車相關企業數量也在不斷增加。企查查資料顯示,大陸現存電動車相關企業超80萬家,其中,2021年大陸新增電動車相關企業11.88萬家,同比增長13.87%,是近十年來新增電動車相關企業最多的一年。
從地域分布來看,山東省有電動車相關企業10.04萬家,排名第一,其次是江蘇省、河南省等省份,分别有9.35萬家、7.37萬家。從城市分布來看,深圳有電動車相關企業1.59萬家,位居第一,其次是廣州、徐州等城市,電動車相關企業均超1.29萬家。
目前,電動自行車行業市場集中度較高。中信證券于2021年12月在研報中指出,2016-2020年間,大陸電動兩輪車行業前四家企業的市占率已從29%提升至69%,預計2021年市場佔有率排名前兩家企業、前四家企業的市占率有望分别達到51%、76%。
同時,電動自行車行業規範化深入推進,格局持續優化。中信證券在2022年3月釋出的研報中表示,多地“新國标”過渡期将于2022-2023年密集結束,較大替換需求或将從2022年開始密集釋放。未來三年随着非國标車替換需求增加,預計行業空間将進入6000萬輛水準。從已截止過渡期的北京、江蘇、上海來看,違反“新國标”政策上路面臨的執法及處罰力度均明顯高于預期。
今年3月15日,據央視315晚會報道,小牛電動、新日股份等多家電動自行車經銷商與生産廠商企業存在生産、銷售不合規等問題,對電動自行車公然違規改裝提速,而且無論電動自行車行駛速度超出25公裡/小時多少,速度表上也僅顯示25公裡/小時,即使超速被交警抓住,也不會被發現有任何端倪。此舉違反了根據2019年4月國家出台的《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強制性國家标準,也給消費者及道路行人帶來了安全隐患。
對此,工信部表示高度重視315晚會曝光的部分品牌違規提速亂象,要求嚴格執行新國标并加強監管,在國家相關部門有力推動下,新國标執行力度和行業規範性将進一步提升。
另外,浙品碼、京品碼相關政策相繼推出,實施對産品資訊、品質等全鍊條資訊監管,加速行業低端産能出清,利好頭部品牌,格局繼續集中确定性進一步提高。
锂電化、智能化趨勢加速
在電動自行車賽道上,參與玩家主要分為兩類,一類是傳統兩輪車玩家,如愛瑪科技(603529.SH)、雅迪控股(01585.HK)等;另一類是新興玩家,智能化程度較高于傳統玩家,如小牛電動等。目前電動自行車智能化滲透率較低,無論新興或傳統兩輪車企業,均朝着智能化的大方向邁進,電動兩輪車智能化浪潮崛起。
具體來看,2021年3月,雅迪控股釋出首款AI智能電動車冠智2.0系列;同年4月,愛瑪科技釋出空軍壹号A500系列電動車;同月,新日股份攜手華為旗下華為終端 HUAWEI HiLink 智聯平台,推出新日MIKU Super、XC3、F5三款爆款智能車型;同樣的,哈啰電動車推出A80(精靈)、A86(圖靈)和B80(魔靈)三大車型。
《電動兩輪車智能化白皮書》資料顯示,電動車使用者逐漸年輕化,35歲以下使用者超7成,對物聯網如智能音箱、智能門鎖等興趣濃厚,對電動車智能化需求提升,且此類使用者擁有較強的經濟實力,對電動兩輪車價格具備接受度,為行業智能化發展提供了足夠的消費者基礎。
電動兩輪車智能化涉及多項技術,可全方位提升性能。信達證券認為,伴随物聯網技術的進一步成熟,電動兩輪車智能化會從各個技術角度出發提高使用性能,包括車輛定位、近場通信、手機互聯、雲平台、人工智能等。電動車兩輪車智能化在物聯網的基礎上,綜合定位、人工智能、大資料等技術手段,整體增加了技術性,可以提供更高效及安全的出行體驗。電動兩輪車智能化後功能更多,可以進一步優化使用者的體驗感,智能化是未來電動兩輪車的發展方向。
與此同時,自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标正式執行起,锂電化成為電動兩輪車發展的主旋律。根據新國标的各項要求中,對整車重量要求為不高于55kg。而傳統的鉛酸蓄電池由于能量密度低,品質較大,是以在新國标開始落地後,锂電電動自行車占比有望明顯提升。
公開資料顯示,與傳統鉛酸電池相比,锂電池有三大優勢:一是輕量化,随着電動自行車“新國标”的出台,各地都會對上路非機動車身重量出台強制性限制标準;二是環保,相比之下,锂離子電池的生産過程比鉛酸蓄電池環保和節能,更受政策支援;三是使用期限,目前來看锂離子電池的壽命一般是鉛酸電池的兩到三倍,雖然前期成本較高,但從長期來看更經濟。從國際上看,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锂離子電池電動自行車已普及。
雖然大陸電動自行車目前仍是以鉛酸電池為主,但锂離子電池正在加速發展。根據智研咨詢資料,中國電動自行車锂電滲透率由2011年的不到2%提升至2019年超過20%。
海通國際證券認為,随着大陸電動自行車新國标的落地執行和锂電池成本的持續下降,電動兩輪車領域的锂電滲透率還會繼續提升。預計到2025年全球電動自行車锂電滲透率将達到45%,锂電車型電動自行車2020-2025年銷量複合增長率為34.5%。
愛瑪科技曾在去年6月的招股書中表示:“随着锂電池技術的成熟,成本的下降,在未來數年内,锂電池電動自行車将不斷發展,锂電池在電動自行車領域的市場佔有率将逐漸提升。”
跨界新能源造車
電動自行車領域,主要上市公司有小牛電動、新日股份、愛瑪科技、雅迪控股。根據财報及招股書資料,2020年,雅迪控股、愛瑪科技、新日股份和小牛電動的銷量分别為1080萬輛、757萬輛、264萬輛和60萬輛。
中信證券資料顯示,從銷量口徑看,大陸2020年市占率前2、前4、前5家企業的市場佔有率已經達到47%、69%、76%。
愛瑪科技在3月19日釋出的《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表示,從行業發展規律看,在行業法規嚴格執行、技術疊代、成本競争、市場佔有率激烈争奪的幾個因素的綜合作用下,行業集中度提高是一個必然的趨勢,頭部企業的市場佔有率會逐漸增大。
不過,從業績表現來看,各家企業的業績表現卻并完全一緻。新日股份2021年業績預減,雅迪控股、小牛電動雙雙實作業績增長,愛瑪科技尚未披露2021年業績表現情況。
具體來看,根據1月29日新日股份釋出的業績預告,預計2021年年度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13萬元至1634萬元,與上年同期相比,将減少8577萬元至9598萬元,同比下降84%至94%。
對于業績變動主要原因,新日股份稱,受共享出行投放節奏變化影響,公司直銷業務規模與去年同期相比,出現較大缺口。2021年市場競争環境越發激烈,在公司生産能力、供應能力未發生重大變化的情況下,為了擴大傳統經銷管道的銷量,公司在市場宣傳、新品投放、技術研發、管道拓展等方面加大了資源投入,導緻歸母淨利潤同比下降。
雅迪控股于3月1日釋出的正面盈利預告顯示,預計由于電動兩輪車銷量增加及商品銷售結構改善,2021年業績增速不小于40%。小牛電動2021年實作營業收入37億元、淨利潤2.26億元,也實作雙增。
愛瑪科技雖未公布2021年業績,但今年前兩月業績增長迅猛。根據3月19日釋出的《2022年度1-2月主要經營資料公告》,初步核算,2022年1-2月,公司實作營業收入23.91億元左右,實作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1.47億元左右。2022年1-2月營業收入、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均實作同比增長超過50%。
愛瑪科技認為業績增長主要原因是,2022年,公司持續聚集品牌勢能,全面提升營運效率,各銷售區域克服疫情影響,整體市場動銷良好,主要産品市場需求旺盛,量價齊升,經營業績呈現加速增長的态勢。對此,中信證券認為,公司線下門店數量增加到28000餘家,門店飛速擴張高效驅動整體銷量增長。
從盈利能力來看,各家利率表現也參差不齊。Wind顯示,2021年上半年,小牛電動、雅迪控股、新日股份、愛瑪科技的毛利率分别為23.13%、14.91%、12.74%、11.06%;而淨利率分别為5.79%、4.73%、0.54%、4.31%。不難看出,小牛電動的毛利率與淨利率高于其他三家企業。
而從淨利潤來看,2021年上半年,雅迪控股、愛瑪科技、小牛電動、新日股份的歸屬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分别為5.89億元、3.14億元、0.86億元、0.12億元;雅迪控股、愛瑪科技的龍頭地位顯著。
不過,中信證券證券指出,從長期來看,由于電動兩輪車“經濟性、便捷性”特征明顯,能夠同時解決城市“四輪車使用成本高”及鄉鎮地帶“公共交通不發達”痛點,電動兩輪車消費偏剛性。2022年頭部企業的量、利齊升值得期待。
目前,電動自行車賽道競争日益激烈,各企業紛紛謀求突圍。愛瑪科技積極探索售後盈利模式,基于豐富的銷售終端和售後服務經驗,愛瑪科技推出業内首個企業級服務綜合平台“易瑪車服”,集維修、保養、充換電等多功能于一體,為消費者提供優質全面的售後服務。
雅迪控股則積極布局電池制造。今年3月7日,由雅迪控股投資的華宇新能源項目簽約儀式在安徽阜陽界首市舉行。該項目總投資超20億元,投資項目主要為石墨烯電池生産及新能源電池研發銷售,在已實作新型石墨烯電池量産的基礎上,後續将進一步投入石墨烯更新電池及新型結構電池的制造生産。
此外,小牛電動、愛瑪科技也已跨界新能源造車賽道,由兩輪拓展至四輪。2021年12月,小牛電動全資子公司江蘇牛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式釋出英文品牌“NIUTRON”,中文品牌“自遊家”,并宣布首款産品自遊家NV将于2022年上半年上市并接受預訂,同年9月啟動傳遞。
緊随小牛電動之後,今年3月,愛瑪科技也被曝出進軍新能源汽車領域,推出的首款車型——愛瑪520已經開啟銷售,價格在1.6-2萬元/輛左右。與小牛電動首款推出的中大型增程式混動SUV不同,愛瑪520是一款微型低速電動車,主要面向年輕群體和老年用車消費者。據了解,四輪低速電動車2010年左右起步,之後迅速發展壯大,截至2020年,大陸四輪低速電動汽車保有量增加到1000萬輛以上。
汽車分析師張翔對《車圈層》表示:“電動自行車企業跨界新能源造車,是企業尋求創新的新戰略。電動自行車行業中的大企業,體量大、資金多,在電動自行車行業增速放緩的情況下,電動自行車車企尋求第二增長點與發展,造車是風口,電動自行車與這新能源汽車,在部分資源、産業鍊、生态系統等方面是相通的,由電動自行車跨界新能源造車相對容易得多。此外,我們看到近年來特斯拉、‘蔚小理’等新勢力得市值、股價上漲較為厲害,電動自行車以此去融資也較為容易。”
雙碳背景下,綠色出行、環保出行成為時代定勢,電動兩輪車作為短出行重要方式之一,具備便捷、普及率高等特點,電動出行是新能源綠色出行的重要組成部分。
行業加速洗牌,格局逐漸清晰。電動兩輪車消費者年輕化趨勢較為明顯,行業迎來快速增長的新機遇。信達證券指出,從國内市場來看,“碳中和”及“新國标”賦予兩輪車智能化以堅實的政策基礎,年輕消費者的增多為電動自行車智能化提供龐大的群體,在政策及消費者兩大助力下,電動兩輪車智能化成為時代大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