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1517年10月31日,馬丁.路德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這份原名為《關于贖罪券效能的辯論》的檔案迅速傳遍整個歐洲,席卷西歐的宗教改革之火就此點燃。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題圖:薩克森宮廷畫家 大盧卡斯所作:戴荊冠的基督 1510年

壹 贖罪卷有用嗎?

馬丁·路德将矛頭直接對準了利奧十世和他修建聖彼得大教堂的合法性,他代表公衆質疑:“教皇若為得錢以建立一個教堂的小理由而救贖無數的靈魂,他何不為神聖的愛和靈魂的痛苦的大理由而使煉獄空虛呢?(第82條)”,繼而認為:“教皇的财富今日遠超過最富有者的财富,他為建築一個聖彼得堂,為何不用自己的錢,而要用貧窮信徒的錢呢?(第86條)”

在這些質疑之下,他開始對“贖罪券”這種斂财的伎倆給予了無情的反駁:

“教皇不能赦免任何罪債,而隻能宣布并肯定罪債已經得了上帝的赦免。那留下歸他審判的,他當然可以赦免。他若越過此雷池,罪債便仍然存在。(第6條)”、“我們認為教皇的贖罪票,對最小之罪的罪債也不能除去。(第76條)”

路德的論綱,吹響了長期以來試圖反抗羅馬教廷各種勢力的集結号。1520年,他又接連發表《緻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羅馬教皇權》、《論基督教徒的自由》等論文,提出信仰得救,不必通過由教士主持的各種宗教儀式,建立廉儉教會和改革文化教育的主張。

路德的學說,受到了來自各階層的廣泛支援,包括我們正在介紹的藝術家丢勒,也是他的忠實粉絲。

路德本人,自然也成為教皇利奧十世的眼中之釘,惱羞成怒的利奧十世在1520年10月宣布開除路德教籍。在諸侯和市民的支援下路德選擇了公開對抗,他争鋒相對地作了《反對敵基督者的通谕》一文,并于12月10日當衆燒毀教皇通谕及一些教律。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1521年 教皇利奧十世頒布開出路德教籍的诏書

在對待路德及其信徒的态度方面,查理五世(他于1519年被選為神聖羅馬帝國皇帝,1530年由克萊門特七世加冕)堅決站立羅馬教廷一方,他決定執行教皇通喻中的判決,在1521年對路德下達了逮捕令。但路德并不是一個人在戰鬥,他受到了薩克森選帝侯弗裡德裡希三世(1486-1525在位)的有力支援,後者以“綁架”的方式把路德送入自己的城堡裡加以保護。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查理五世的紋章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查理五世騎馬像 提香 1548年

此後的路德卻采取了一種相對保守的姿态,他宣稱反對以暴力來改革教會,“我不願意靠暴力和流血來維護福音。”盡管如此,改革之火已經熊熊燃燒,過火面積覆寫了整個歐洲。

這場大火,讓歐洲封建制度下的國際政治中心——羅馬教廷的控制力被大大削弱。伴随着佛羅倫薩和羅馬的文藝複興高峰的落幕,是北方威尼斯畫派的興盛以及北方各國的文藝複興的開始,藝術的風格出現了樣式主義和随後興起的巴洛克藝術,這一風格嬗變的政治文化背景,正是整個16世紀,羅馬教廷與神羅、西班牙、法蘭西以及英格蘭等國間的苟且、勾結與決裂的過程。

天主教在這場變革中分化出幾股新的派别——路德宗、加爾文宗、英國的聖公會(安立甘宗)以及此後的清教等等,這些派别統稱為新教(Protestantism),又稱“更正教”、“抗羅宗”,在大陸的表述習慣中也常以“基督教”一詞單指新教,民間也稱作耶稣教。新教與天主教、東正教形成基督教三大流派。

除去曆任教皇外,這場改革之初的歐洲三位君主,則是締造這一新的宗教、政治、文化版圖的關鍵人物,他們分别是:

神羅哈布斯堡王朝的皇帝查理五世(他也是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首位國王,稱為卡洛斯一世,1516年—1556年在位)、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1515—1547年在位)以及英格蘭國王亨利八世(1509—1547年在位)。

他們與我們的正題:從提香到丢勒、霍爾拜因等等傑出藝術家的創作和作品也不無關系。

貳 “綁架”馬丁路德的“智者”

在路德《九十五條論綱》、《緻德意志基督教貴族公開書》、《羅馬教皇權》、《論基督教徒的自由》等檔案的基礎上,逐漸形成了路德宗的教規,提出簡化了宗教儀式,建立廉儉教會;廢除對聖像、聖物的崇拜;規定牧師可以結婚,用德語做禮拜等等。

提倡路德宗的德意志諸侯和堅持天主教的諸侯之間、諸侯們和皇帝之間,經曆了三十多年的對抗局面後,這一新的宗派才獲得了合法的地位。

這其中幾代薩克森選侯國的統治者功不可沒,他們對馬丁.路德給予很大的支援,讓這一地區成為歐洲新教勢力的中流砥柱。

1521年,“綁架”路德的是稱作“智者”的薩克森選侯弗裡德裡希三世(Friedrich III der Weise,國内也譯為腓特烈三世 1486—1525年在位)。弗裡德裡希三世被譽為那個時代所有選侯中最博學多才的一位,他曾于1493年遠赴聖地耶路撒冷朝聖,被封為聖墓騎士。

就在其從聖城傳回後不久,25歲的丢勒已經在紐倫堡擁有了自己獨立的工作室。他在1496年為“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繪制過這幅木闆蛋彩畫肖像。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肖像 丢勒 1496年 57x76 布面蛋彩 柏林國家博物館

1502年,弗裡德裡希三世創辦了維登堡大學。10年後,馬丁.路德在這所大學獲得神學博士學位,此後繼續在維登堡大學開設聖經學常設講座,兼管教會工作。

“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一直傾向于新教,他反對教皇派遣的使者在薩克森地區兜售贖罪券。當1517年路德發表《九十五條論綱》後,利奧十世命路德到羅馬接受審判,弗裡德裡希三世從中運作,将審判地點改在了德意志境内,避免了路德遭受厄運。

教皇利奧十世曾向弗裡德裡希三世許諾,保證他可以參選神聖羅馬帝國皇帝,以此為條件換取他放棄對路德的保護,但并沒有使他改變支援路德學說的态度。

1521年,當馬丁.路德受到通緝時,他命人綁架了路德,讓他待在瓦爾特堡的城堡中避難,化名為“喬治騎士”長達近一年的時間。

弗裡德裡希三世本人,在1525年去世前皈依了新教。此後薩克森選侯由他的弟弟“堅定者“約翰繼任,這位“堅定的約翰”在1532年又傳位于自己的兒子”寬宏者“約翰·弗裡德裡希(1532-1547年在位)。

除了上述那幅蛋彩畫,丟勒在“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去世前不久,為他創作過一幅蝕刻版畫,他用精細的線條與更加成熟的技法,為我們展現了這位“智者”60歲左右的容貌。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肖像 丢勒 1524年

叁 宮廷畫師筆下的混戰雙方

“智者”弗裡德裡希的侄子——“寬宏者”約翰任薩克森選侯期間,也延續了父親和叔父的宗教政治觀,他也是馬丁·路德的虔誠的信仰者和保護者,在薩克森地區積極推行新教改革。

他的父親曾組織支援新教的諸侯們成立反對查理五世的施馬爾卡爾登聯盟,他繼位後成為這一聯盟的上司者,帶領部隊從1546年與查理五世開打,由于堂弟莫裡茨的背叛,最終在1547年戰敗。約翰·弗裡德裡希被判終身監禁,并且将薩克森的領地和頭銜讓給了莫裡茨。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宮廷畫家大盧卡斯所繪的“寬宏者”約翰幼年時期肖像局部 1509年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上圖細部

雖然成為查理五世的階下囚,但“寬宏者”約翰一直堅持自己的新教信仰,此後因莫裡茨與查理五世反目成仇,得以獲釋,并且獲得了魏瑪小城這一小塊領地,此時的他已經49歲,仍然不忘初心,堅持在這一小塊地方繼續推行宗教改革,直到兩年後在魏瑪去世。

還記得在介紹提香的内容中,我提到過那幅著名的《查理五世騎馬像》,這幅完成于1548年的畫作,就是查理五世擊敗了“寬宏者”約翰.弗裡德裡希之後。

作為查理五世的禦用畫家,提香在1548年完成的這幅戎裝肖像,描繪了查理五世在穆爾堡(Muhlberg)獲勝後的飒爽英姿。畫中的查理五世,就像一位中世紀基督教的騎士,全身籠罩在黑色盔甲之内,整體上顯得陰沉和倨傲,讓人不寒而栗。隻有西下的夕陽,帶給觀衆一絲暖意。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提香所作查理五世騎馬像局部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提香所作查理五世騎馬像 細部1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提香所作查理五世騎馬像 細部2

丢勒和提香,作為當時最具知名度的畫家都曾服務過查理五世的哈布斯堡王朝。同樣的薩克森選侯們,也擁有自己的宮廷畫師為自己服務。

其中最為有名的要數大盧卡斯·克拉納赫(英文:lucas cranach the elder,約1475—1550年)。他和丟勒為同時代人,出生于德國巴伐利亞上弗蘭肯行政區小鎮克拉納赫(Kronach),也是以得名。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大盧卡斯·克拉納赫的自畫像 1550年

大盧卡斯出生于畫家家庭,在父親那裡接受了啟蒙教育。此後曾于1501年前往維也納學習多瑙河畫派的技法,在這段時間,他或許去紐倫堡拜訪過丢勒。此後1524,他與阿爾弗雷德·丢勒在紐倫堡會面,丢勒為他繪制了一幅銀尖筆素描肖像。

自1505年開始,大盧卡斯在維登堡獲得薩克森選侯國宮廷畫師的職位,他不僅上司“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的宮廷畫室,為教堂和宮廷繪制裝飾畫,還參與設計節慶盛典的裝飾方案。就像丟勒一樣,他也因印刷術與出版業的興盛,做了大量的木刻版畫。

作為一位成功人士(他後來開起了自己的藥鋪、書店、印刷工坊,成為威登堡顯赫的地主和出版商),大盧卡斯在自己所服務的三位選侯——“智者”弗裡德裡希三世、“堅定者”約翰和“寬宏者”約翰·弗裡德裡希一世——之際,曾經作為外交使節為神羅的皇帝馬克西米利安一世和日後的查理五世繪制肖像。

不僅如此,他還結識了馬丁.路德,他是路德婚禮上的男傧相,此後成為路德長子的教父。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大盧卡斯為馬丁路德和他的妻子所繪的雙折畫

和丢勒一樣,他也留下了數幅“智者”弗雷德裡克三世的肖像。而因為他與馬丁.路德的私人情誼,也用油畫、版畫等形式将這位好友有關宗教改革的思想四處傳播,成為這場轟轟烈烈宗教改革運動的參與者與見證者。

這位左右逢源的人物在畫學方面并沒荒廢,自1530年後,他的兩個兒子也開始嶄露頭角,其中最為有名的是小盧卡斯·克拉納赫。

當1547年寬宏者約翰.弗裡德裡希被查理五世俘虜後,他也一并被關押,期間依然持續為寬宏的約翰·弗裡德裡希一世及其親友繪制肖像。

同時,查理五世剝奪了約翰.弗裡德裡希一世的選侯頭銜,将其賜給了阿爾布雷希特系的莫裡茨。大盧卡斯也為莫裡茨的前任——阿爾布雷希特系的薩克森公爵亨利四世(1539—1541年在位)和公爵夫人,留下過一組肖像。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大盧卡斯 薩克森公爵夫人凱瑟琳肖像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大盧卡斯 薩克森公爵亨利四世肖像

挺新教,薩克森選侯綁架馬丁路德;曆數代,克拉納赫畫出混戰雙方

馬丁.路德肖像 大盧卡斯 1533年

在為馬丁.路德完成這幅肖像之後20年,大盧卡斯于1553年在魏瑪去世。

(未完待續)

————————————————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