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敢撒謊的孩子

不一定就是

壞孩子

提到撒謊,相信大家都會恨得牙根癢癢。

孩子總會在自己犯錯的時候,想要通過謊言,把自己的錯誤掩蓋起來。

但是在我們的眼裡,孩子的謊言是這麼的脆弱不堪。

就像前陣子,有一個小女孩告訴媽媽自己的書包在放學路上被搶了。

媽媽一聽姑娘遇到壞人了,趕緊打電話報警,想要抓到壞人,還閨女一個公道。

結果...

經過警察們的驗證,最後發現原來是孩子自己把書包扔了,而扔書包的原因就是——沒做完作業。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不知道大家小時候有沒有撒過謊,我小時候确實有幾次記憶很深刻的謊言,而且不是善意的謊言,清一色的為了掩蓋自己的錯誤。

記得有一次是連續三次考試僞造父親的簽名,最後第三次被我爸無情揭穿。

當他揭穿我的時候我才知道,他早就知道我模仿他簽名了,就想着哪一天我能自己承認錯誤。

結果沒想到我沒他想的那麼自覺,反倒變本加厲。

這次說謊的後果是被我爸一腳從客廳踹到了房間裡。

美國精神科學家John Medina在《讓大腦自由》一書中曾提到:4歲孩子平均每兩個小時就要說一次謊,6歲時,每90分鐘會說一次謊。

但是在孩子說謊時,為了讓謊話在他們的視角中盡可能地圓滿,孩子們要一邊觀察我們的反應,一邊思考對策,也就是說,撒謊的過程,其實就是孩子在進行頭腦風暴的過程。

是以很多時候我們會感覺,會撒謊的孩子看起來更“賊”,而這個“賊”說好聽一點,就是“機靈”。

因為說謊的孩子有更多短時間内觀察、思考很多内容的機會。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當然,寫這篇文章并不是鼓勵孩子撒謊,更不是為撒謊的孩子開脫,作為家長,咱們還是要了解孩子撒謊背後真正的原因。

●無意識說謊

與其說這是“謊言”,不如說就是小孩子之間的吹牛。

“我爸爸會飛!”

“我媽媽認識奧特曼!”

“我家有大恐龍!”

孩子,特别是幼兒,他們分不清想象的和現實的,經常會把自己幻想的爸爸媽媽的樣子和現實的混為一談。

當同齡人們聊起這些話題的時候,很多“謊言”就會脫口而出。

●對錯誤的掩蓋

當孩子大一點的時候,他們會利用謊言來掩蓋一些錯誤。

說到底,撒謊的孩子還是為了能夠維持自己在監護人面前好的“人設”。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不在乎咱們的感受,直接破罐破摔了,他也不會想着用謊言去掩蓋自己的過錯了。

可我們應該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少撒謊呢?

我這裡有三個方法,可以讓孩子更誠實、更坦誠面對自己的錯誤。

●言傳身教很重要

如果咱們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就經常不信守諾言,那我覺得我們大可不必對孩子的誠實度有太多期望。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如果我們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能做到言必信,行必果,那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學到我們的處事方式,在生活中也會更加誠實。

●可以懲罰,但是别過

孩子犯錯自然是要讓孩子承擔責任的,但是很多時候,我們要給孩子一些犯錯的空間。

簡單來說,就是給孩子一些“容錯率”,我小時候模仿我爸的簽名,他老人家也是給了我三次機會,發現我實在有點沒救了,才給了我一腳。

但是現在想想,我還是建議大家在發現孩子正在撒謊的時候,稍稍暗示一下孩子你已經發現了希望孩子改正,而不是在暗中觀察,指望孩子能回頭是岸...

寫這篇文章的另一個目的,是我想向大家傳達一種思路。

就是有時間的時候咱們可以反思一下自己小時候經曆過的教育,父母對我們的教育肯定是有正确的,也有現在看來并不算成功的。

把這些教育經驗總結出來,稍加改進,既能把一家之家風傳遞下去,又能把更好的教育方式帶給孩子。

教育,不就是一邊繼承,一邊變化,一邊增補,一邊淘汰。

女孩沒做完作業謊稱書包被搶:千萬别小瞧,敢說謊的孩子!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