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在2019年和2020年是華為最為艱難的兩年,需要不斷面臨外部的變化,而且需要解決的問題一個比一個艱難,而2021年,則是華為艱難抉擇的一年,例如榮耀被整體出售。

目前時間已經進入了2022年,近段時間以來,又發生了很多事情,但是整體來看,華為正在走上坡路,有外媒就表示,根據多個資訊顯示,華為已經穩了。
多個資訊顯示,華為已經穩了
首先就是在2021年3月16日,華為正式開始收取5G專利費,之前任正非就表示,以前華為發展太快了,太忙了,沒有時間收取專利費。
很顯然,華為早就具備收取專利費的能力,但是一直比較寬容,但是現在不同了。比較典型的,就是華為向美國通訊營運商威訊收取10億美元專利費,雖然最終和解,但是專利費是少不了的。
之前華為方面也公布了2021年的年報資訊,根據年報資訊來看,營收還是縮減了不少,畢竟榮耀被整體出售,這樣的結果是在意料之中的,但是利潤卻幾乎沒降。
這表明,華為在收取專利費方面應該是獲利頗豐,這不難了解,要知道像高通、諾基亞等,他們的利潤主要來源都是專利授權。
而在今年年初,英國前商務大臣明确表示,英國拒絕華為5G,完全是因為美國幹預,并不是因為華為有所謂的安全問題。
這無疑打破了美國一直以來制造的謠言,此外就在近日,英國電信方面也對外發聲表示,以美國為主導的OPEN RAN技術,根本就沒有所謂的成本優勢,從一開始就被徹底誇大了一切。
通過這兩個消息來看,華為的5G裝置可以說打通了兩大銷售障礙,即華為5G裝置沒有安全問題,而且同時具備成本優勢。
或許正是是以,英國方面之前才表示,将會延遲拆除華為5G裝置的計劃。
我們知道,華為的手機目前還無法支援5G網絡,主要是因為缺失支援5G網絡的射頻晶片,而近日大陸富滿微已經實作國産5G射頻晶片的量産,這無疑對華為來說是個好消息。
而說到晶片,根據近段時間來媒體報道的消息,首先是蘋果的M1 Ultra晶片,僅僅通過封裝技術,就讓性能翻倍,這說明,華為也可以提供該方式來提升晶片性能,而不是利用更先進的工藝。
該案例不僅隻有蘋果,英國一家AI晶片公司,同樣利用先進封裝,沒有改變制造技術,也大幅提升了晶片的性能。
而我們國産光刻機方面也有好消息,作為上海微電子的供貨商,曝光系統供應商國望光學的工廠即将開始建設,明年就能提供28納米産品,這就意味着,上海微電子有望在明年推出28納米光刻機。
而28納米光刻機是可以生産14納米晶片的,再結合上面提到的先進封裝,就有望解決華為一部分的晶片問題,更重要的是,先進封裝所需要的封裝光刻機,我們已經實作國産。
除此之外,華為的企業業務也在迅速發展,根據2021年的年報來看,企業業務增速超過了20%。
其中大家比較熟悉的,應該是華為的五大軍團,例如資料中心能源軍團,年初的時候就得到了10億大單。
此外,華為還又成立了十大預備軍團。
是以通過這麼多的資訊來看,我們就不難了解外媒所說的,華為已經穩了,因為三大業務都在穩定地向前發展。
寫在最後
總結來看,華為最為艱難的時刻已經過去了,穩開始成為華為的主旋律,這似乎也是華為一直以來的風格,就是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向前走。
對此大家怎麼看呢?歡迎評論、分享和點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