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學會危險的生活|歸來

今天整理稿子,看到曾經的留言,過去讀者的支援,深感欣慰。不知道他們還在不在這裡了,很榮幸我活到了今天。感謝諸位一路支援。

活着如同一種背負,我又得以在此處面對真實的自己。

從第一篇文章至今,已經過去了四年多。

這四年裡,我努力活着,因為寫作内容得精進,而真心實意得以一個無神論者得身份感謝上蒼。

我重溫前輩們的晚年,歌德在81歲時寫完《浮士德》。列夫托爾斯泰83歲以最終的出走踐行自己的内心。64歲的西塞羅以赴死的心态重新站在元老院的講台上。我不夠作為,是以我認為我應該尚未走向我的終章。

學會危險的生活|歸來

隻要我每天有所進步,我的生命就依舊有足夠的價值和意義,讓我忍受痛苦活下去,留下更好的作品。

我過去犯過錯,盡管我努力了,我還是辜負了一些重要的人。盡管由于我過于破碎,我仍然無法原諒自己。

我犯過一些錯,有些原始的欲念和缺陷,如同一種罪孽,我背負沉重。

寫作對我而言已經毫無快感可言,每次坐在電腦前,都是精神和心靈的巨大負荷。寫一個小時就要躺下休息很久,上百萬字的稿子仍需要重新整理。

有時我覺得自己是一個病人,有時又覺得我隻是過于孤獨。

如果一個人從早到晚的每一個念頭,每一種思想,身邊都無法找到任何一個人有所共鳴,無法和任何人溝通,這無異于置身荒島之中。

慶幸我過早的陷于無法擺脫的孤獨感之中,慶幸多年的塵世生活的磨難和忍耐,我也過早的成長,不再需要同伴。

學會危險的生活|歸來

我深知我的命運,卻在生死的抉擇中,辜負了這神聖的沖突,我這劣等的肉身不顧一切的企圖奔向永恒的純粹。在悲觀的“惡”的否定精神下,摸索高貴的“善”的肯定意義,肯定生命的意義。

理性和感性的永恒沖突,我承認我過于自負,認為有生之年可以通過哲學找到其間的和諧統一。希望我的努力不會白費,我的工作可以給後來人一些啟發和價值。

當我年齡漸長,逐漸明白一些事。

人類自文明誕生以來,思想寶庫和精神成果浩如煙海,我們終其一生學習,是為了終其一生創造。是為了踩着巨人前輩的肩膀更進一步,是為了後背可以有更高的階梯可以踩踏,進而攀登永不可及的高峰。

我不再奢求到達彼岸,隻希望奉獻自己的一切。

肯定生命,或許起初隻是一個随意的動作,但是在苦難和絕望中肯定生命,是一種勇敢的态度,無畏的精神,和永恒的信念。

在偉大和永恒面前的卑微,就如同我在存在和生活面前的神聖和宏大,總會有人明白我所遭受的到底意味着什麼,或許在幾十年後,或許更久,總會有人明白。

他們曾孤獨地、痛苦地、偉大地活過他們所處的時代,而今我也無怨無悔的加入他們的行列,不再抱有一絲怨言。

“獲得存在之最大的享受意味着——危險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