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作者:國平軍史

現在,在網絡上争議俄軍究竟是動用圖-160戰略轟炸機,在本土發射了X-55SM空地巡航飛彈;還是隸屬于裡海分艦隊的2艘21631型“暴徒”級輕型護衛艦,在進入黑海以後發射了“口徑”-NK對陸攻擊巡航飛彈,其實意義都已經不是很大了。

關鍵是地處烏克蘭西部的雅沃爾斯基的軍事訓練場,也即所謂“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就是北約軍援烏克蘭武器從波蘭境内進入的中轉站,以及所謂““外籍志願者國際縱隊”實際上的雇傭兵在此進行組隊和教育訓練的基地,已經被俄軍發射空基抑或是海基巡航飛彈所摧毀。

尤其是俄軍宣布用精确制飛彈藥炸死了180名外籍雇傭兵,讓這些進入烏克蘭還未參與對俄軍作戰的雇傭兵屍骨無存了,對其他活着的外籍雇傭兵産生了巨大的心理陰影。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網傳有許多雇傭兵已開啟了逃離烏克蘭的模式,從烏克蘭西部遁入波蘭,再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看來到烏克蘭領美元存有巨大的風險,搞不好美元還未領到,反倒領到了下場的便當,那就得不償失的了,還是先保住自身的小命要緊,其他的都是虛的,畢竟人死了就一了百了。

目前,對于進入了烏克蘭境内打算參與對俄軍作戰的外籍雇傭兵,有三條路可供選擇,打仗、投降、跑路。但這三條路,似乎都不好走。

打仗,說不定還未和俄軍照面,就可能被俄軍的炮彈、航彈、飛彈、火箭彈炸得粉身碎骨,或是炸得缺胳膊少腿,也有被俄軍的輕重槍械發射的子彈擊斃或擊傷,不是挂了就是失血,總之,外籍雇傭兵,在炮火連天的烏克蘭戰場上,生存的機率已經很低了。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投降,俄羅斯軍方早就警告在先,“外國雇傭兵不享有戰俘待遇”,意味着将不受國際法保護,直白說就是在戰場上對雇傭兵可以殺無赦。即便外籍雇傭兵投降和生俘,也是生死未蔔,俄羅斯将對他們進行刑事起訴,是要蹲大牢吃牢飯的。

跑路,對于外籍雇傭兵來說,當下也已經不容易了,某些跑路的外籍雇傭兵,在逃跑途中不時地在網際網路上發消息,引來網絡上許多人圍觀,将自身搞成了網紅一般。

同樣引發了烏克蘭軍警和情報機構的關注,對外籍雇傭兵采取了嚴格的監視和控制措施,随身攜帶的護照已被烏方扣押了,不是外籍雇傭兵想來就來,想走就走了,基本上被“囚禁”在各個營地,喪失了自主活動的權利,擔心随時被俄軍的精确打擊下喪命。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3月18日,從網絡上傳出來的照片顯示,有些在烏克蘭的雇傭兵,手中分到的是太爺爺輩使用過的武器,曾經參與過二戰的蘇制7.62mm“波波沙”沖鋒槍,這玩意實在是太老了,竟然讓玩手機的人來使用。

“波波沙”沖鋒槍,采用彈鼓供彈,有71發手槍子彈,對外輸出火力很猛,适合于近戰和巷戰,當年斯大林格勒戰役中,德軍就吃了很多此槍的苦頭。

槍是一把好槍,卻過于笨重,全槍加一隻實彈鼓,重量足有10斤,天寒地凍時,非常容易卡殼,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内淘汰的槍械,烏克蘭卻将其配發給外籍雇傭兵,真的有諷刺意味。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稍好些的外籍雇傭兵,手中分到了AK-47突擊步槍,或是AK-74突擊步槍,前者采用30發彈匣供彈,發射7.62X39mm中間威力步槍彈,由蘇聯槍械大師卡拉什尼科夫研制,卻也年代久遠了,稱得上是一把老槍了。

後者同樣采用30發彈匣供彈,由蘇聯槍械大師卡拉什尼科夫親自操刀,卻發射5.45X39mm小口徑彈,是蘇軍裝備的第一把小口徑突擊步槍。

讓許多先前夢想肩扛“标槍”反坦克飛彈,或是操控“毒刺”防空飛彈,打爆俄軍T-72、T-90主戰坦克,或是打下俄軍蘇-30SM、蘇-35戰鬥機的外籍雇傭兵夢碎了,夢想和現實的反差實在是太大了,有非常大的距離。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俄軍的飛彈的精确打擊,瞬間讓180名外籍雇傭兵命喪黃泉,對其他雇傭兵造成了極大的心理沖擊,跑路的跑路,來不及跑路的,被迫與烏克蘭簽署了參戰合同,将領取每月不到7000-1000元格裡夫納,約1500-2100餘元人民币,僅此而已,不見得是此前網絡上所說的上萬美元,看來許多外籍雇傭兵是被西方和烏克蘭給忽悠了。

一些被忽悠來的人,來到了烏克蘭才發現,這裡沒有稱手的輕武器,沒有可靠的防護裝備,也沒有适當的訓練,尤其是缺乏組織協調,以及語言不通等,更是滋生了混亂感。

俄軍對“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的飛彈攻擊,讓180名外籍雇傭兵提前投胎,警告雇傭兵沒有戰俘待遇,将面臨俄方的刑事起訴等,都讓進入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心有餘悸。

烏克蘭的外籍雇傭兵,處境其實并不妙,打仗、投降和跑路都不容易

本身并不是為了正義和理想來參戰,許多人就是沖着西方和烏克蘭開出的花花綠綠的美元來的,号稱每月能領10000美元,卻不料隻有每月7000-10000格裡夫納,無疑讓許多外籍雇傭兵有了上當受騙的感覺,于是,就一心想從烏克蘭逃逸。

自進入烏克蘭的一刹那,打仗、投降、跑路,其實,都已經由不得外籍雇傭兵了,等待他們的将是無窮無盡的噩夢,恐懼心迅速在外籍雇傭兵中蔓延開來,美元沒有賺到,反倒要搭上了小命了。從興奮到失望甚至恐懼,成了不少赴烏克蘭參戰的外國人共同的心路曆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