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空中命脈被掐斷,陸地運輸難度大,揭秘西方軍援烏克蘭通道

作者:楚天軍情國際

來源:環球時報

最便捷空中命脈已被掐斷

位于烏克蘭利沃夫州亞沃羅夫市的軍事訓練基地“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13日遭到俄軍飛彈襲擊。西方媒體的報道和照片均證明,俄軍飛彈不僅造成大量“外國志願軍”人員傷亡,而且還有多批西方援助烏克蘭的軍火被毀。俄副外長裡亞布科夫此前已經發出警告稱,俄軍将合法打擊向烏克蘭運送外國武器的車隊,這意味着西方向烏克蘭輸送武器的通道空間被進一步壓縮。

就目前俄烏沖突的戰局來看,雙方在多個城市已經陷入巷戰,武器彈藥的消耗量大增。由于缺乏自主國防工業,烏克蘭軍隊對西方武器裝備的需求變得越來越大、也越來越緊迫。為加快向烏境内輸送武器,美軍歐洲司令部已成立一個特别協調小組,負責管理美國和至少14個其他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和立陶宛)提供武器裝備的輸送工作。

在俄烏沖突爆發之前,西方援助的軍事物資可以便捷地直接通過大型運輸機空運到烏克蘭首都基輔,然後再通過陸運或空運送到前線部隊。但在俄軍基本掌握烏克蘭制空權後,西方國家向烏克蘭境内通過空運方式直接輸送武器的方式已變得完全不可能,運送武器裝備的貨機有被擊落的危險,西方也不敢冒與俄直接爆發軍事沖突的風險,派出戰鬥機為這些貨機護航。

目前西方援助的物資主要在波蘭進行轉運。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透露,位于波蘭境内靠近烏克蘭邊境的一處“位置未被透露”的機場已經成為西方向烏克蘭境内輸送武器裝備的運輸樞紐,每天約有17個架次的西方國家軍用運輸機抵達于此,卸下西方各國提供的武器裝備。

雖然美媒沒有透露該機場的具體位置,但從西方國家的通常做法分析,為確定絕對安全,該中轉樞紐不會距離烏克蘭邊境地區太近,且應當受到重點保護。波蘭東南部城市熱舒夫目前部署有美國“愛國者-3”反導系統,且距離烏克蘭邊境遠近适中,是以這裡應當是充當中轉樞紐的最佳位置。

空中命脈被掐斷,陸地運輸難度大,揭秘西方軍援烏克蘭通道

波蘭熱舒夫部署有“愛國者-3”飛彈

這些西方軍援物資抵達波蘭後,将通過卡車輸送進入烏克蘭境内。由于向烏境内輸送武器的工作極其危險,卡車司機的日薪竟高達1500美元。利沃夫緊鄰波蘭邊境,這裡也成為西方軍援物資抵達烏克蘭的第一站。根據西方媒體報道,“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距離波蘭邊境僅25公裡,此前北約曾在這裡訓練烏克蘭部隊。遭到俄軍打擊前,當地駐有約1000名協助烏克蘭作戰的“外國志願軍”,同時這裡也是烏克蘭主要的後勤中心,用于運送增援烏軍的西方裝備和彈藥。根據俄方通報,在13日對該基地的飛彈襲擊中,“多達180名外國雇傭軍和一大批外國武器被摧毀”。

對于烏克蘭“國際維和與安全中心”的遇襲,五角大樓發言人柯比在新聞釋出會上宣稱:“我隻能告訴各位,我們有多個管道能把軍援送到烏克蘭手上,(遇襲基地)并非其中之一。”

陸地運輸難度越來越大

為防止戰争更新、特别是引發與北約的直接軍事對抗,俄軍行動嚴格限制在烏克蘭境内,戰争硝煙尚未向烏克蘭境外延伸。從西方國家武器輸送線路看,從波蘭境内進入烏克蘭的陸上道路還算通暢,未有俄軍打擊的迹象。但武器裝備進入烏克蘭境内後,向一線戰場分發将越來越困難。特别是俄軍對利沃夫州亞沃羅夫市軍事訓練基地的打擊行動,以及俄副外長裡亞布科夫發出的警告,都表明俄軍準備切斷烏境内的武器運送路線。

空中命脈被掐斷,陸地運輸難度大,揭秘西方軍援烏克蘭通道

集結在波蘭邊境附近的車隊

從目前俄烏戰場戰局看,俄軍攻勢行動依然沿着四個作戰方向向前推進,即北線、東北線、東南線和南線。北線作戰方向直取基輔,對烏首都基輔已形成半包圍之勢;東北線作戰方向膠着,哈爾科夫和蘇梅的戰事依然激烈;東南線作戰方向主要是牽制烏重兵集團,馬裡烏波爾已進入巷戰;南線作戰方向目标是赫爾松州,俄軍似已經拿下,下一步可能将發起對敖德薩的陸海聯合攻擊。面對俄軍的重裝集團,烏軍對反坦克武器的需求比較大。

從地圖上看,烏克蘭國内的交通基礎設施并不落後,路網四通八達。從烏克蘭西部城市利沃夫通往基輔的北線高速公路包括經盧茨克—裡夫尼—日托米爾—基輔的高速公路;從利沃夫向東經文尼察—基洛夫格勒可向東部、東南部和南部方向輻射,基洛夫格勒為重要交通樞紐。此前俄軍在烏境内并未攻擊西方國家向烏境内輸送武器的車隊,一方面可能是其他作戰方向戰事吃緊,俄軍無暇顧及烏境内縱深地帶,另一方面也可能是由于俄空天軍尚未完全掌握制空權,難以進行全面的戰場偵察和監視,令烏克蘭車隊有機可乘,将西方援助的武器裝備源源不斷向一線作戰地域輸送。

但随着多個城市戰事陷入膠着狀态,徹底掐斷烏軍武器來源通道對于俄軍來說顯得愈發重要,預計下一步運送西方國家援助武器裝備的車隊将是俄軍打擊重點。俄軍雖然不會對波蘭境内的西方武器中轉點下手,但車隊進入烏克蘭境内後,特别是在經過烏縱深地帶向一線作戰地域機動過程中,俄軍開展打擊行動将“順理成章”。随着俄空天軍逐漸掌握制空權,出動戰機遂行作戰任務的增多,預計此類對地攻擊任務将是重點。運送西方國家援助武器裝備的車隊無法表明自己身份,遭到打擊也隻能自食其果。

當然烏克蘭方面可能采取化整為零的方式,減小車隊數量,提升隐蔽程度、降低目标能見度,或在暗夜執行運送任務,利用烏境内路網縱橫的特點,走小路、不走大路。但這樣做将帶來後勤保障效率低下的問題,能輸送到一線的武器裝備可能無法滿足作戰需要。此外,盡管烏境内路網密布,為遲滞車隊輸送效率,俄軍隻需炸毀關鍵交通節點路橋,就有可能切斷交通“大動脈”,令車隊無法前行。總之,未來西方援助的武器裝備雖然能夠進入烏克蘭境内,但在烏境内輸送的困難将越來越大,也越來越不可持續。

羅馬尼亞是重要替補線路

在目前向烏克蘭境内輸送武器越來越困難的情況下,西方國家也在尋找新的輸送通道。從地理條件看,除波蘭外,北約國家中還有斯洛伐克、匈牙利和羅馬尼亞與烏克蘭接壤。

空中命脈被掐斷,陸地運輸難度大,揭秘西方軍援烏克蘭通道

目前匈牙利由于擔心招緻俄羅斯的報複,已經明确拒絕充當西方國家武器輸送的通道。當地時間15日,匈牙利總理歐爾班強調,匈牙利不會向烏克蘭輸送武器,更不會參加俄烏戰争。而斯洛伐克對介入俄烏沖突的态度略為積極,但就地理位置而言,它與烏克蘭的邊境情況同波蘭類似,難以發揮替代後者的效用。

羅馬尼西亞的地理位置則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它與烏克蘭西部地區和烏克蘭南部敖德薩州接壤,若從該國境内輸送武器,可有效避免進入烏縱深,可直接向烏南部敖德薩州輸送武器。從地圖上看,羅馬尼亞東部城市加拉茨與烏克蘭南部敖德薩州有高速公路相連,具有得天獨厚的條件。北約方面似乎也看好了這條線路。此前法國軍用運輸機将部分武器裝備輸送到羅馬尼亞境内的米哈伊爾-科格爾尼恰努空軍基地,通過羅馬尼亞境内通道向烏克蘭境内輸送。

但總體看,這條運輸線路的部分路段沿着黑海海岸線修建,且有一處跨海大橋,一旦俄黑海艦隊将該橋梁摧毀,整條線路都将面臨中斷的風險。此外,随着大量烏克蘭難民的湧入,該線路還可能被難民占據、無法通暢。

鑒于目前西方國家向烏克蘭境内輸送武器将面臨的嚴重困境,西方國家政治人物在關于輸送線路問題上“三緘其口”。英國國防部官員詹姆士·海皮在接受英國媒體采訪時表示,向烏克蘭境内輸送武器是“我們正在做的事情”,“但無法确切說明地點、時間和方式”。波蘭國防部在聲明中強調,“出于顯而易見的安全原因,我們無法通報細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