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郭曉帆|《牡丹吟》裡牡丹情

《牡丹吟》裡牡丹情

文/郭曉帆

春花芬芳季,牡丹最留香。花開盛世,享有“牡丹之都”之譽的花鄉菏澤,同時也是戲曲之鄉、書畫之鄉、古筝之鄉,民風淳樸中有和雅。真是“牡丹花品冠群芳,況是其間更有王。四色變而成百色,百般顔色百般香。”初遇《牡丹吟》,是在中國古筝學會會員、菏澤市古筝協會副會長郝紅梅老師發的朋友圈裡。當我聽了之後,深深被這個曲子打動了,真是餘音繞梁,婉約動聽。

郭曉帆|《牡丹吟》裡牡丹情

《牡丹吟》是根據蘇本棟先生編曲創作的琴筝清曲弦索樂琴歌《蘇堤月》,由鄭廣文老師重新填詞、栾家、蘇本棟老師作曲創作而成的音樂作品。此曲精妙絕倫,百聽不厭。在弦索樂主題元素基礎上,将傳統弦索樂樂器演奏與管弦樂隊相結合,輔以現代電子音樂的背景,融入現代音樂,時尚新穎,聽來讓人耳目一新。

郭曉帆|《牡丹吟》裡牡丹情

早聽說鄭廣文老師德藝雙馨、文采斐然,填的詞厚重綿長,加上蘇本棟老師的傾力合作,以及青年女高音裴丹丹的演唱,加上舞台設計的動态畫面感,瞬間讓人沉醉。我是被深深感染了,一口氣觀賞了二十幾遍視訊,但還是覺得意猶未盡。我每天步行去機關,耳機插在耳朵上,邊走邊聽,越聽越覺得回味無窮,真的非常感謝藝術家們的創作,他們的心血凝聚着人間大美,唯美的藝術應該被認可和弘揚。

郭曉帆|《牡丹吟》裡牡丹情

古樸典雅、聲若天籁,猶如神曲,穿越時空而來的意境美,雍容華貴的國色天香在音樂的旋律中時隐時現,刺激着賞者的眼球。舞蹈家們的舞姿翩翩,靈動自如、美妙絕倫。

南有絲竹調,北有弦索樂。菏澤弦索樂,成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項目,是一大榮耀。我從錢鵬老師的撰文裡了解到,“發源于菏澤民間的弦索樂,曆史悠久,風格典雅,雅樂冶遙”。是深受大衆喜愛的一種民間藝術形式,菏澤作為弦索樂的發源地,精彩呈現綜合舞台藝術《牡丹吟》,讓人大飽耳福,真是音樂大餐。

郭曉帆|《牡丹吟》裡牡丹情

透過螢幕,觸覺曲山藝海、欣賞動感牡丹花魅力,恍若置身花香撲鼻的花海。

花開盛世,精彩呈現,春來牡丹正盛放,希望弦索樂歌這一民族音樂品牌走向大衆,成為馳名中外的高雅之曲,讓藝術的美感傳遍千家萬戶!

作者簡介:郭曉帆,曾用筆名素心、帆影,山東菏澤市人,現為菏澤市牡丹區南苑國小老師,山東省散文學會會員、牡丹區作家協會會員、牡丹區教育系統優秀通訊員。

壹點号菏澤詩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