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湯姆·克蘭西全明星大亂鬥”要名正言順地引入更多角色了。
敢于把自己的名字放在遊戲标題裡的人不多,能夠讓标題裡的名字被玩家所記住的人更是屈指可數。一手締造《文明》系列的遊戲設計師席德·梅爾,或許該排第一;而美國軍事小說作家湯姆·克蘭西,大概能混個第二把交椅。
1996年,克蘭西與他人合作創立了Red Storm遊戲工作室。此後育碧收購了Red Storm,以及使用克蘭西名字與作品且不用上稅的權利,還把所有根據克蘭西作品改編的軍事題材遊戲加上了字首:“湯姆·克蘭西的遊戲”(Tom Clancy’s)。
從1998年的首部《彩虹六号》開始,克蘭西的冠名出現在20多年來的40多部育碧遊戲裡,如《幽靈行動》《細胞分裂》《鷹擊長空》《全境封鎖》等多個遊戲IP,都沾了他的光。
《湯姆·克蘭西的彩虹六号:異種》
克蘭西于2013年去世,以克蘭西之名推出的育碧遊戲卻越來越多。育碧一直有在制作原創劇情,但近年來的遊戲愈發脫離了湯姆·克蘭西的世界觀藍本,與其說“改編”,不如說是完全原創。為了引入開放世界或多人對戰等流行元素,育碧難免要犧牲遊戲的深度與叙事性,“湯姆·克蘭西的遊戲”也不再是偏硬核向軍事題材遊戲的代名詞。
2021年7月,育碧首次公布了免費多人競技FPS遊戲《湯姆·克蘭西的XDefiant》。從标題裡的“XD”就能看出,這部遊戲沒啥嚴肅内容,唯一與克蘭西作品沾邊的地方,隻有玩家可選的角色。
育碧引入了旗下“湯姆·克蘭西宇宙”裡的四個派系:《細胞分裂》系列裡的特工部隊“梯隊”(Echelon),《幽靈行動:斷點》裡的主要反派“惡狼”,還有《全境封鎖》系列中的兩大敵對陣營“淨化者”與“流亡者”。
在《XDefiant》裡,派系(Faction)類似于職業系統,玩家選擇不同派系即可獲得不同的被動加成與主動技能,例如治療光環、炮塔、護盾、隐身和透視,這一點很像《守望先鋒》和《無畏契約》(Valorant)。
目前公布的四大派系
“護送運載目标”
同時據預告片和開發日志顯示,《XDefiant》主打6v6的小規模地圖對抗,且節奏相對較快;武器基本取材于現實,大部分槍械擊殺單個敵人所需的時間(TTK)也被控制在0.5秒以内,實際體驗更像《使命召喚》。
快節奏FPS當然少不了滑鏟,動圖圖源IGN的實機示範畫面
玩家們似乎對這樣一款似乎沒啥新意的“縫合怪”遊戲見怪不怪,沒有給出特别積極的意見。而對于育碧長期挪用湯姆·克蘭西名号作為營銷噱頭的不滿,也趁着《XDefiant》公布之時爆發出來,具象化為預告片評論區裡的陰陽怪氣。
即便承受了一定争議,《XDefiant》當時還是召集了不少玩家,圓滿完成了一次封閉測試。2021年9月,測試結束一個月後,育碧的開發團隊寫了一篇開發日志,指出封閉測試中玩家集中回報的一些問題,其中一條就包括湯姆·克蘭西的冠名問題。
此後《XDefiant》一直沒有消息,沉寂了将近半年。直到2022年3月16日,開發團隊又釋出了一篇日志,提到了一個叫做“内幕會議”(Insider Sessions)的項目。自3月15日起,育碧将逐漸為一部分參與注冊的玩家開啟進入“内幕會議”測試遊戲的資格,讓玩家與育碧的開發團隊“并肩作戰”,進而提供更多的回報意見。
目前測試資格暫不提供給亞洲地區,也不提供給PC以外的平台。但日志指出,會随着這一計劃的持續進行擴大參與者的數量,需要有測試意願的玩家務必前去遊戲官網注冊,以便及時擷取資格。
測試資格數量受限,參與測試的玩家還要簽署保密協定,尚無實機畫面洩露,是以《XDefiant》的這次測試還沒激起什麼反響。更多的玩家把注意力放在了這篇公告本身,他們發現,《XDefiant》那個長長的字首消失了,自“内幕會議”推出起的所有宣傳材料,都再也見不到湯姆·克蘭西的名諱。
遊戲的新Logo
這并不代表育碧徹底放棄了“湯姆·克蘭西”的品牌。官方的日志與推特是這麼解釋的:他們要為《XDefiant》加點“湯姆·克蘭西宇宙之外”的東西,引入其他遊戲的各大派系作為玩家備選的角色,是以才要改名。
但這一決定起碼可以當成育碧聽取玩家意見的證明,以及願意對遊戲做出變革的表态,足以讓還記得這部遊戲的玩家們叫好。
國外知名遊戲爆料人Tom Henderson也對育碧的決定持贊揚态度,盡管他認為《XDefiant》不一定能成為主流射擊遊戲,但他樂見這幾個月來育碧可能做出的改變。
雖說育碧官方口徑中常用的“湯姆·克蘭西宇宙”,所涵蓋内容的廣度還挺适合制作一部“大亂鬥”遊戲;但是擺脫了克蘭西束縛的《XDefiant》,能夠放開手腳制作并引入更多内容,創造玩家們意想不到的可能性。
開發團隊願意付出多大的決心“去克蘭西化”,大緻決定了營銷初期失利的《XDefiant》能否在正式面世的時候打好翻身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