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英(張聞天夫人)回憶錄-1

作者:表裡如一大好河山
劉英(張聞天夫人)回憶錄-1
劉英(張聞天夫人)回憶錄-1
劉英(張聞天夫人)回憶錄-1

一、決不認命

1905年10月14日我出生在湖南長沙東鄉一百裡金井鎮的一個封建家庭。當時已有三個哥哥、一個姐姐。一家人靠祖父死後分到的五百擔田(每年收人租谷五百擔)生活,日子比較富裕。但好景不長,我出生後沒有幾年,我們家就走下坡路了。

我們家住的房子很大,是周圍有名的所謂“談經書屋”。聽說我們家祖輩都是讀書、做官之人,是道地的書香門第。我父親是一個肩不能擔擔、手不能提籃、一心隻讀聖賢書的人,他生活悠閑懶散,思想迂闊、守舊。 他清末中過舉人,舊學底子很厚,八股文做得不錯,還寫得一手好字。早先,他到湖北應試,湖北的一個知府很賞識他的文章,就把自己最小的女兒許配給他,這就是我的母親。本來,他可以謀個官職,不巧碰上我的祖 母去世,丁憂三年,錯過了機會。辛亥革命後,徹底打破了他做官的美夢, 他深感懷才不遇,因而遷怒于時勢。他特别恨孫中山先生,貶薄地直呼之為“孫大炮”。他經常無名地發牢騷,對一切新事物都看不慣,就是死死守住舊的封建傳統的一套。

幸而我還有個知書達理、善良開明的母親。她生在官宦人家,讀了好多書,人也聰明能幹。但生活在那樣的時代裡,三從四德的封建戒律束縛 了她,使她像所有的女人那樣,大門不能出,二門不能邁,沒有個人的自由,也無法自立。在家靠她父親養活,一切聽命于父親。結婚以後,又要 靠丈夫養活,侍候丈夫,生兒育女。我想,媽媽真可惜,我不能像媽媽這樣一輩子束縛在家庭裡,我要自立。

要自立就要讀書,這個道理,是在我漸漸長大以後接受了姐姐的教訓才明白的。姐姐比我大六歲,是個心氣比較高的女孩子。她很喜歡讀書,家裡請塾師教哥哥他們讀四書五經,她便悄悄地跟着學。後來好容易鄉下的隐居職業學校文科班讀了兩年書。這時父親做主,把她許配給了一個姓朱的地主家的少爺。于是,父親便不讓她再上學,要她在家“待嫁”。不久,這個少爺患了嚴重的肺病,便要我姐姐去沖喜,就把姐姐送過去了。不到一年,姐夫去世,姐姐便成了寡婦。可憐當時我姐姐才21歲。姐姐心裡一直抑郁不歡,常常對我訴說不讀書的痛苦,鼓勵我努力争取讀書。她說:“女孩子隻有讀書,謀個職業,才能自立。”姐姐的悲慘命運,姐姐的話語,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腦海裡。

我看着三個哥哥,一個個都上學讀書,挺神氣、挺有學問似的,很羨慕。然而父親還常常生氣,說他們不用功、沒出息,甚至動手打他們。有時父親氣得臉發紫、手發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氣,無力再打他們了,隻是喃喃地自言自語:“養不教,父之過,苟不教,性乃遷啊。”我想這是父親非常非常痛心的表現。每當這時,全家人靜悄悄的,連大氣都不出。我暗暗下決心,我上學讀書一定刻苦用功,不讓父親生氣。

然而,父親壓根兒就沒有想讓我去讀書。我長到了七八歲,父親沒有說讓我去讀書,長到十歲了,也不提讓我讀書的事。我再也耐不住了,一次次地去求母親。母親經不住我七磨八纏,硬着頭皮去問父親。沒想到 父親一句話就把母親噎了回去:“女娃兒,讀的麼子書?再說,家裡哪有許多閑錢?”

父親說的話裡有一點是實情,我們家的經濟确實日趨困難了。在我7歲以後,三個弟弟、一個妹妹相繼出世,大哥、二哥都結婚娶妻且接連生育了子女。幾個哥哥都在念書,沒有一個能賺錢的,家庭人口又逐年增加,光靠田地的收入就逐漸不敷支出了。加之連年軍閥混戰,兵荒馬亂,農村經濟破産,更影響了家庭的收入。于是開始向人借債,到不能再借時便變賣田地。家裡的日子是一天比一天艱難了。

但是,生活再艱難,父親還是要哥哥弟弟們上學,不管他們願意不願意,不管他們多麼調皮,打都要把他們打成個讀書人。我很不服氣,為什麼我那麼渴望讀書,父親卻不肯給我一次機會呢?我與姐姐談,姐姐怨憤地說:“指望兒子們頂立門戶,振興家業呢。女孩子長大嫁了人,就如同潑出去的水。讓女孩子讀書,爹認為賠錢,不合算。”我找母親求助,母親一向是心疼我的,我不肯學“女紅”(針線活),母親就遷就我。我提出要上學,母親内心是支援我的。但她無能為力,隻能用“這就是命,女人的命”這樣的話來勸誡我。我想,為什麼女人就命中注定不能同男子一樣讀書?姐姐的悲劇是我的一面鏡子,我決不認這個命,決不任命運擺 布。我要讀書,我一定要讀書!然而,我的呼聲,我的願望,父親全然不理睬。我傷心哭泣,毫無辦法。

正當絕望時,機會卻悄悄地來了。我的弟弟已慢慢長大,到了啟蒙讀書的年齡。但弟弟要去讀書的學堂離家有二裡來路,路上有河塘有糞池, 弟弟淘氣貪玩,萬一掉下去可不得了。于是父親想到了我,他發話了: “就讓毛子(我的小名)陪送弟弟去學堂。看好弟弟,不要出事情!”于是, 我成了陪讀生。

我先後陪兩個弟弟讀書,到十四五歲了,還在初小泡着。1920年,為了躲避軍閥混戰帶來的兵災,我們全家遷到了長沙城内。城裡過日子開銷大,喝水都要用錢買。弟弟也都長大了,上學用不到我陪了。我擔心說不定哪一天我這個陪讀生就當不成了。

擔心的事果然發生了。父親不讓我再讀書,我感到十分委屈。我不服,我要抗争。

我成天傷心落淚,茶飯不思。母親心疼了,去向父親說情,父親不理不眯。母親又去輾轉托人,終于找到了一所可以讓我去上的學校,那就是衡粹女子職業學校。這是一所專門技能學校,姐姐就曾在這裡學過繪畫、刺繡。這個學校不收學費,刺繡如果售出,還能分到兩三元錢。但這個學校的文化課程比普通學校淺得多,遠遠不能滿足我對知識的渴求。

在這所學校讀了一年多以後,我偷偷地考上了湖南省立第一女師附小。我想這個學校不收學費,花不了幾個錢就能讀上高小,父親總不會反對吧!沒想到竟又觸犯了他的尊嚴。父親是不允許兒女違背他的意志的。我為了讀書,一而再,再而三地找他麻煩,現在居然瞞着他去考學校 他知道後大發脾氣,堅決不同意我上一女師附小。

我又氣憤又傷心,整夜失眠,人一下子瘦了許多。母親心疼極了,同父親又說不通,隻得央求親戚們幫忙。親戚們聽了事情的來龍去脈,都說 一個女孩兒家能有這樣的志氣和才學,很不容易。他們來勸我父親:鄭傑 (這是父親為我起的學名)書讀得這樣出色,将來再考取女子師範.用不了幾個銅钿,培養一個女秀才,還能找個職業掙錢,這也算是名利雙收的事。更何況,我們這種書香世家,女孩子精通文墨,也是很風雅的事。

此時已是20年代初期,民國時代的社會風尚畢竟要比清朝開化—些了。在長沙這樣的大城市,已經有了女子學校,進洋學堂讀書也已成為有 錢人家或書香門第的一種時尚了。

親戚們紛紛來說情,使父親的心理稍稍平衡了些。他們講的道理,他聽了也有點動心,總算勉勉強強地點了頭。

就這樣,我終于争到了正式讀書的權利,抽班上了一女師附小的五年級。

我十分珍惜這好容易争取得來的上學機會,拼命用功,在班上考試成績總在前五名。

這一段的讀書生活也是相當艱苦的。父親同意我上附小讀書時有一個條件,就是讀“跑學”(即走讀),不住校。這樣不用繳住宿費,在家吃飯比繳夥食費在學校吃也省得多。但學校離家遠,中午回家趕不及會影響決學習。我不敢向父親要錢,硬是餓肚子。每次中午下課,同學們紛紛擁出教室,有的去買飯吃,有的也不過是用兩三個銅闆買個燒餅或用一兩個鋼闆買塊黴豆腐就當作午飯了。在有錢人家的孩子看來,這簡直是無法想像的苦日子。但我,連這樣的飯食都無法享用。十五六歲,正是發育長身體的時候,我卻幾乎天天挨餓,怎麼能不影響健康成長呢。

時間久了,我常常餓飯的情況,讓同學們知道了。有的同學佩服我的苦學精神,對我更友好、更親近了。但也有些勢利眼,常常流露出瞧不起 我的神态。我一方面感到受了侮辱,一方面更下定決心,要在學習上讓這 些“繡花枕頭”望塵莫及。

這種艱苦的學習生活,對我也是個磨煉。我變得比一般的女孩更喜歡觀察周圍的世界,更喜歡想各種問題。在我每天回家的路上,常看到黃包車夫拉着人匆匆地向前奔着。他們一個個破衣爛衫,面黃肌瘦,有的年紀已經很大了,患着病,仍氣喘籲籲地跑着,更讓人目不忍睹。我想,他們 一定不勝負擔,為什麼還要勉強支撐着拉車呢?因為他們要養家煳口,家中病弱的妻兒正等着他帶回些錢活命呢!能掙上些錢還算是萬幸,有時 碰上兵痞、流氓,白吃辛苦不算,還會挨打受罵,遭受皮肉之苦。

黃包車夫的形象深深地刻印在我的腦海裡,有一次寫自由命題的作文時,我自然地想到了《黃包車夫》這個題目。這次作文受到了老師的表 揚。老師說我這篇作文的寫作角度獨特、立意深刻,還說:鄭傑有了一雙會觀察的眼睛,會思考的腦袋,能從大家司空見慣的現象中,提出尖銳的問題:為什麼人是這樣的不平等?為什麼有人富有人窮?

我非常喜歡我們的老師,特别是國文老師和曆史老師。他們知識豐富,思想進步,我很愛聽他們的課。他們講過的清朝政府喪權辱國的曆史,嶽飛、文天祥的民族氣節,都深深地教育了我。我暗暗地下決心,将來我也要做一個對國家對民族有作為的人。

那時,我心中還有一個對誰都不敢吐露的秘密:我希望以後能上大學,學到更多的知識和才能。記得有一年暑假,一個東南大學的學生到我們學校度假,他向我們介紹了大學生活。他說他是個勤工儉學的學生, 一面工作,一面讀書。聽了他的話,我對大學更心向往之。但一想到自己的境況,我知道這是不可能實作的空想。我隻能把這個願望深深地埋在心裡。

每當想到未來的前途和出路,我心裡就擔憂。國小畢業後升學又是一道難關。我常和幾個要好的同學一起商量,翻報紙看招生廣告,希望能找到一所收費低廉、适合我們的學校。有一天,我正坐在一棵樹下捧着書出神,忽然我的好友沈智跑來,她非常興奮地告訴我,有一個叫徐特立的先生剛從法國回到長沙,創辦了一所長沙女子師範學校,正在招生呢!這個學校不收學費。

這真是天大的喜訊,我當然要去試試。雖然離高小畢業還差一年,我還是去報名投考。我怕錯過了這個好機會。發榜那天,沈智和我偷偷地趕去看榜,我們兩人的名字赫然寫在榜上。而且我還排在第五名。我們高興極了!末了,沈智還不無自嘲地說:沒想到你這個跳級生跑到我前面去了。

但當我走回家時,有些發愁了,父親會允許嗎?我提心吊膽地去求母親幫助。母親總是站在我一邊的,她立即去說服父親。這次沒有費多少周折,父親同意了。大概經過幾次較量,父親知道我脾氣倔強,讀書意志堅定,再反對又會帶來一系列麻煩。更重要的是,他覺得讓我進這種學校 經濟上是合算的。因為學校不收學費,一年夥食費五六十元,雖然要增加一些負擔,但四年畢業以後,就可以當教員,不僅可以養活自己,還可以接濟家裡。而且我對父親說:姐姐出嫁家裡花了八百元嫁妝錢。将來我出嫁,不要嫁妝,不花家裡一分錢。父親細細一算賬,覺得培養我這個女兒上學不吃虧。我想,這是促使他同意我上學的主要因素。

我抱着讀書自立的思想跨進了長沙女師。我發現這所學校的空氣與過去讀過的幾所學校大不相同。徐特立先生創辦長沙女子師範的目的, 就是給有志的女青年創造一個學習的機會,使她們也和男子一樣,成長為國家的棟梁。一進學校,徐特立校長就對我們講:你們是女子,但和男子 一樣、是大寫的“人”。孫中山先生主張男女平等。現在時代不同了,你們和男子一樣,有讀書的權利、工作的權利和其他的一切權利。不過,封建勢力不準許給你們權利,是以,還要靠你們自己去奮鬥,去争取。我和老師們同你們站在一起。聽了這一番感人肺腑的話,我無限激動,慶幸自己走進了一片新天地。

徐特立是著名的教育家,當時還沒有參加共産黨,但具有深厚的民主主義思想,愛國主義感情十分強烈。學校作風民主,教學方法生動活潑。他有一個獨特的教育方法,對學生的優點或缺點,他常用詩或警句、格言的形式寫在辦公室前廊的黑闆上,用以表揚或提醒。在五卅運動前後,我們經常上街集會遊行、宣傳演講,他曾在黑闆上寫過這樣兩句話:“讀書不忘救國,救國不忘讀書。”支援學生的反帝愛國熱情,又提醒我們不要荒疏學業。徐校長還親自教我們曆史課,聯系史實,激發我們愛國主義的情感。學生因參加愛國運動而受反動當局迫害,他不顧個人安危,想方設 法進行營救。

徐校長聘請了一批進步青年來長沙女師任教。他們大多是湖南省立第一師範畢業的,其中不少是優秀的共産黨員,如周以栗、陳章甫、羅學 瓒、廖錫瑞等。他們的革命思想和行動對學生産生了極大的影響。不論是課堂講授還是課外交談,他們經常對我們進行愛國主義的教育。從中國的曆史講起,講祖國的大好河山,中國人民的勤勞勇敢,講封建主義、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壓迫和剝削,探讨中國的出路。我接受了這種思想的灌輸,又目睹中國社會的黑暗現狀,因而激起了強烈的愛國主義熱情 從參加學生運動開始,逐漸走進了革命隊伍。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