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作者:瘋雲史

俄烏戰事爆發後,随着戰争程序的推進,有消息稱位于烏克蘭境内的紮波羅熱核電站,遇襲引發大火,由于該核電站為歐洲最大的核電站,一旦發生爆炸,其造成的危害及後果,将是同為烏境内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1986年爆炸事件的十倍之多,是以這兩座核電站的安全,格外引人關注。

好在國際原子能機構經過監測,兩座核電站目前運作狀況良好,輻射水準保持正常,目前俄軍與核電站的烏方警衛及從業人員一道,共同保衛着電站的安全。

那麼,1986年蘇聯時期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所造成的後果究竟有多嚴重,以至于人們至今都談之色變呢。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

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位于烏克蘭基輔北130公裡處,是前蘇聯1973年修建,1977年開始投入使用的核電站,電站不遠處,是配套的生活基地小城普裡皮亞季,爆炸事件發生前,這裡曾生活着5萬電站從業人員,醫院、學校、車站、公園等一應俱全,生活祥和而安甯。

1986年4月25日,核電站4号機組按計劃定期維護,由于操作人員失誤,導緻反應堆能量增加,26日淩晨1時23分,反應堆熔化燃燒,引起爆炸,蒸汽挾裹着放射物,從破損的保護罩洶湧而出沖上雲霄,不斷向周圍擴散。

六分鐘後,消防人員就趕到了現場,但是強烈的熱輻射令人無法靠近,隻能靠直升機在高空向反應堆投放含鉛和硼的沙袋,以阻止放射物外洩。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撤離普裡皮亞季的車隊)

爆炸聲并沒有驚醒普裡皮亞季小城中熟睡的居民們,第二天,太陽仍然升起,人們像往常一樣打開窗戶通風換氣,母親們忙着外出購物準備食物,男人們或是遛狗,或是前往公園晨練,孩子們則在操場上踢足球。人們哪裡知道,自己生活的小城因為爆炸導緻的放射物外洩,一夜之間已經變成死亡之城。

曾親曆切爾諾貝利核災難的烏克蘭資深專家吉克丹柯回憶稱,爆炸發生當天,蘇聯政府将消息封鎖得滴水不漏,但一些人從歐美電台中,得知了爆炸事件的發生,于是傳言四起,人們陷于恐慌之中,由于缺乏受災防護指導,碘酒可防輻射的流言,使得藥店裡的含碘藥品及碘酒被一搶而光,有人還将碘酒兌水喝下,造成咽喉和腸胃損傷。

面對人們的驚慌失措,烏克蘭共和國衛生部長羅曼年科給出的建議,竟然是“關上窗戶,洗淨腿腳”,他的話引起了更大的恐慌。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被隔離的輻射區)

直到爆炸發生二十多個小時後的4月27日上午,當地政府才開始安排全城居民撤離,但是不少人早已遭受了嚴重核輻射侵害,這些人并不知道,他們将在不久後死去,或是死于輻射引發的疾病。

爆炸五天後,蘇聯要求各地舉行慶祝五一活動,烏克蘭自然也不例外,雖然130公裡外發生了舉世罕見的核災難,但是基輔仍然舉行了規模盛大的遊行慶祝活動,大量身着民族服裝的男女老少們走在被稱為基輔第一街的克列夏季克大街上,呼吸着飄散着放射物的空氣,載歌載舞口号震天,歡快而自豪地接受政府官員們檢閱。

卡馬洛夫是當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搶險救災委員會的總工程師,爆炸發生一周後,他被派到現場參與搶險,如今飽受輻射病折磨的他回憶稱,整個爆炸現場到處都是高速飛馳的軍人,缺乏專業知識的軍人、勞工忙成一團,有人竟然不穿防輻射服,徒手進行作業,而損毀的核反應堆開始向下洩漏核燃料,情況萬分緊急。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爆炸現場的水泥罩)

核電站的緊急事故處理工程師阿莫索夫,為了采集洩漏口的氣體樣本,竟然冒着必死的危險,在懸停在四号反應堆破損口上方的直升機上,直接用手搖泵将瓦斯氣體樣本收集到橡膠氣囊中。

為了不惜一切代價救災,災後幾天内,投入的兵力和技術人員多達三千多人,而這些人在其後數年内都先後死去,蘇聯政府還刻意隐瞞災情,在198年6月4日的新聞釋出會上稱,核爆炸導緻的輻射病患者為187人,救災現場死亡24人,平民和兒童未見傷亡。

但根據2015年公開的檔案記載,從1986年4月29日起,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的災情報告每日都準時上報,蘇聯國家上司人對事故傷亡人數了如指掌。

比如1986年5月4日的蘇共中央政治局會議紀要記載:當日醫院收治病人1882人,總人數升至38000人,204人患有不同程度的輻射病,其中64名為兒童。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輻射地區的紅樹林)

數個月之後,切爾諾貝利四号機組核反應堆的大火終于被撲滅,由于擔心反應堆核心的高溫軸與水泥融化而成的岩漿熔穿廠房底闆,蘇聯又派出大量軍人和勞工,給炸毀的四号反應堆修建了鋼筋水泥的石棺,将其徹底封閉起來。

接着,蘇聯政府又把核電站周邊30公裡半徑内的區域設為隔離區,撤走所有居民,并用鐵絲網将它圍起來,除了輻射監測人員及維護三個正常發電反應堆的從業人員,其它人一律不得進入。

2005年九月,聯合國國際原子能機構、世衛組織、烏克蘭當局和同樣受輻射最為嚴重的白俄羅斯,一起合作完成了一份核電站事故的總體報告,報告認為,發生于1986年4月26日淩晨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故,大約有9000餘名受害者死于輻射塵地區,其中包括死于救災現場的47名救災人員,以及9名死于甲狀腺癌的兒童。

核輻射還對烏克蘭數萬平方公裡的肥沃土地造成污染,更有250多萬人因輻射患上各種疾病,其中包括47.3萬名兒童。

1986年,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爆炸事件,造成的後果有多嚴重

(輻射地區的先天殘疾兒童)

如今的切爾諾貝利核電站,早已不再承擔發電功能,2011年1月1日,烏克蘭政府宣布,将該廢墟周圍地區打造成旅遊景點,向遊客開放。

2015年,白俄羅斯作家和記者阿列克謝耶維奇憑借《切爾諾貝利的回憶》一書,榮獲諾貝爾文學獎,在頒獎現場,她說:切爾諾貝利災難已過去30多年,但我們從未真正反思那場大災難,假如人類不正視這個問題,以後必将付出更為慘重的代價,而比環保更重要的,就是要堅持實事求是,憑良心講真話,否則,一切都将葬送于掩蓋事實的謊言。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