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作者:夢崖攬佳人

古語有雲:“清酒紅人面,财帛動人心。”作為安身立命的根本,每個人都對錢财十分渴望,即便是富甲一方的财主,也仍然希望自己的錢财越多越好,子孫可以衣食無憂。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然而《大學》有雲:“貨悖而入者,亦悖而出。”可見在古代聖賢們看來,非正規途徑所得的錢财,最終也會像過眼雲煙一般化為烏有。對于錢财,還是應該看得平淡一些才好。

而在清朝,有一位窮苦船員,雖然貧窮,但是他卻沒有因為貪财而違背自己的良心,最終善有善報。其處事為人的方式,至今仍然值得人們深思。

寒門孝子

故事的主人公姓張,名叫張員外。在清朝,員外是對有一定身份和經濟實力的鄉紳的尊稱。而張員外家中卻一貧如洗,這樣的名字非但沒能為他帶來尊敬,反而成了人們譏笑他的理由。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原來張員外家族的祖輩曾經也是頗有名望的富戶,然而張氏後輩當中出現了賭徒,将家産敗得一幹二淨,到了張員外這一代時便淪為了窮苦人家了。

而父親為其取這樣的名字,無疑是希望他能重振家風,恢複張家曾經的輝煌。然而理想雖好,但一家人日常開銷已經十分拮據了,想要脫貧緻富又談何容易。

雖然張員外的父親十分希望看到他出人頭地的那一天,但最終節衣縮食的日子還是讓他早早便去世了,留下了孤兒寡母相依為命。所幸張員外為人忠厚老實,這一點讓母親十分欣慰。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年紀稍長之後,張員外便四處找尋工作,希望能夠靠自己的能力養家。幾經輾轉,最終他找到了一份做船員的工作。每天張員外都要負責裝卸貨物,雖然十分辛苦,但他依舊十分滿足。

在他看來,這份工作雖然不能發家緻富,但養家糊口已經足夠,隻要自己肯賣力氣,母親和自己就不會忍饑挨餓,這對于他們來說就已經足夠了。

是以張員外每天都勤勤懇懇地工作,對周圍的人也總是笑臉相迎。漸漸地,人們越來越喜歡這個朝氣蓬勃的小夥子,大家再也不拿他的名字取笑,對他的态度也十分友善了。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是以,如果張員外有什麼困難,大家也十分樂意幫助。因為交給他的事從來都不會被耽誤,是以就連船東也對他十分信任。張員外就這樣滿足快樂地過着平淡的一天又一天。

然而上天始終都眷顧善良的人,張員外同樣也在被眷顧的名單之内。一次偶然的事件,将他的命運徹底改寫。

意外之财

在一次運送貨物的過程中,張員外可能在上船之前吃了不幹淨的東西,上船之後便開始感到腹痛。船剛剛靠岸,張員外便拿着廁紙竄下了船。船東和其他船員看到他的行為,都哈哈大笑起來。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張員外下船之後,就近找到了一片野草叢生的草地友善。完事之後,張員外走了沒兩步就覺得腳下踢到了一個沉甸甸的東西。低頭一看,原來是一個包得十分緊實的包裹。

張員外伸手一提,這包裹竟然十分沉重,他打開一看,當時把他驚得目瞪口呆。原來裡面是價值連城的金銀珠寶,從小到大張員外都沒有見過這麼多錢,如果據為己有,自己和母親的生活将得到極大改善。

然而張員外卻沒有這麼做,他抱着包裹站在原地靜靜地等待失主,在他看來,丢了東西的人此時一定心急如焚。果然,沒過多久,他便看見一個年輕人神色慌張地跑回來四處尋覓。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張員外上前詢問後得知,這個包裹正是年輕人丢的。在确認完包裹内的東西之後,張員外便将包裹還給了年輕人。而就在這時,一個和尚跳出來厲聲呵斥那名年輕人,年輕人吓得扔下包裹便逃走了。

原來這個包裹是年輕人偷來的不義之财,和尚見到之後一直追趕至此。明白前因後果的張員外于是将包裹交給了和尚,讓他把包裹送交官府,自己便回到船上繼續工作去了。

善有善報

在回到船上之後,一位老人來到碼頭向這裡的船家詢問誰能帶自己渡過河去。張員外看到老人衣衫褴褛,面容憔悴,看上去生活比自己和母親還要困苦。于是他心生恻隐,與船東商量能否帶老人渡河。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船東在聽到張員外的要求後,一口将其回絕,表示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張員外看到老人為難的表情,實在于心不忍,便向船東表示可以用自己當天的工錢,來充當老人渡河的船費。

看到張員外如此執意要幫助老人,船東隻好答應了他的請求。然而讓所有人都沒有想到的是,老人剛一上船便睡着了,當船行駛到對岸,張員外再要叫醒他時,老人已經溘然長逝了。

見到這一幕,船東又急又氣。如果不是張員外多此一舉,自己的船上便不會發生如此晦氣的事。如今這個老人死在了自己的船上,如何向官府和他的家人交代?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就在船東暴跳如雷時,張員外對船東說道:“一人做事一人當,此事因我而起,我不會撒手不管的。”說完便背起老人下了船。而剛一下船,張員外便遇到了一個熟人。

這個熟人不是别人,正是之前遇到的和尚。原來和尚在遇到張員外之後便一直在暗中觀察,對于一個撿到重金而仍能不為所動的青年,他感到十分好奇,想要看看他人品究竟如何。

在看到張員外執意幫助老人渡河,又在他死後仍然承擔責任之後,和尚對他很是欽佩。于是他走上前來,将之前的包裹遞給他,說道:“這些雖是小偷竊取,但也是官府搜刮的民脂民膏,給你可以幫助更多人。”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之後和尚又幫助張員外把老人安葬妥當,便飄然而去。張員外用這些錢買了幾條船,自己成為了船東。除了運送貨物之外,張員外還定下了一條規定,凡是往來渡河的行人都可以免費乘坐自己的船。

張員外的行為得到了人們極大的肯定,在人們的稱贊聲中,張員外聲名遠播,生意自然也越做越大,最後也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張員外。

結語

正所謂:“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在幫助别人的時候,其實受益更多的是自己。是以《聖經》上也寫道:“施比受有福。”

清朝一位貧苦船員,因鬧肚子下船友善,因禍得福發現一筆意外橫财

張員外雖然沒有一個很高的人生起點,但是其忠厚淳樸的本性,使他在生活中沒有迷失自我,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應該成為怎樣的人。正是由于這一點,才讓人們看到他人性中的光輝,最終扭轉了命運。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