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溫暖的手寫稿|賀有德

溫暖的手寫稿

文 | 賀有德

賀有德,筆名老樹,高中國文教師。作品入選《中國随筆選粹》、《中國散文選粹》、《2013年中國文學作品精選》、2014年度《中國散文佳作精選集》,并被多家網站轉載。插圖由作者提供。

本文1300餘字

進城多年,搬家多次;搬家一次,清理一次,七七八八,總要扔掉不少……但有三篇手寫稿,卻一直儲存至今,成了珍藏的“文物”。

手寫稿還是20年前的三個短篇:《滿滿》、《煩躁》和《一個“收藏家”和他的五個“收藏”故事》。夜深人靜,靜坐書房,或斜躺床頭,一頁一頁小心地翻閱有些發黃的手寫稿,多年不曾有過的溫暖,久久不散;眼前,浮現消逝的溫暖的歲月。

溫暖的手寫稿|賀有德

那時候,我剛調入湘中腹地的七星街中學,那裡是已故著名作家、原湖南省作協主席蕭育軒的故鄉,朱镕基早年也曾随長沙一中遷來七星街求學八年之久。我曾采訪、撰寫了《朱镕基與七星街的患難情緣》,七千餘字,五易其稿,在《文史春秋》雜志發表,被《南方日報》、《北方晨報》轉載——可惜的是:手寫稿在一次搬家時不慎丢失,至今引以為憾!當時還沒用電腦,是用工整的隸書寫的,邊寫邊改,邊改邊寫,前後五次啊……

因為愛好文學,也發過些“豆腐幹”。那時文學很吃香,寫作是很神聖的事情。後來,蕭育軒主席回鄉體驗生活,就住在離中學不遠的鎮政府旁邊一戶陽姓人家。我自然不會放過這難得的機會,常去蕭老住處看望、請教。蕭老生性随和,又是家鄉人,我們無所不談。

溫暖的手寫稿|賀有德

一次,我拿出用隸書手寫的短篇小說《滿滿》,請蕭老指點。蕭老接過手寫稿,邊抽煙邊看起來,不時皺一皺眉,又舒展開來。我的心也跟着一緊,一松。看完以後,蕭老實打實地評點,從人物的語言到小說的情節,到人物形象的特征,随時評點随時翻閱。最後,蕭老認真地看着我說:語言功底不錯,但情節把握不太準,人物刻畫不到位;從叙事來看,更适合于寫散文……後來,又把另外兩篇小說《一個“收藏家”和他的五個“收藏”故事》和《煩躁》拿來請蕭老指點,還是同樣的評價。從此,我放棄了寫小說,一心一意寫散文。但三個短篇的手寫稿一直珍藏了下來。

後來,開始用電腦寫作,用伊妹兒投稿,友善、快捷。但還是非常懷念“爬格子”的歲月。安靜的時候,安靜的地方,靜靜地“爬格子”,才有那份虔誠、那份敬重,也才有那種心靈上的感覺。用心寫完,用心修改,用心謄寫——似乎手寫稿上留着自己的體溫,就像嗜酒的蕭老手寫稿上留着酒香。如今,不少時候,我仍然喜歡手寫;隻是,已人過中年,怕思路中斷,很少用隸書了,改為行楷,以求一氣呵成。每次寫完,仿佛母親生下嬰兒,心裡仍然還是那麼溫暖。

溫暖的手寫稿|賀有德

其實,盡管電腦寫作已經流行多時,但仍有名家堅持手寫。“鬼才”賈平凹不用電腦、也不上網,底稿都是手寫:“隻有握着筆才有靈感。”王安憶、梁曉聲、葉辛也堅持手寫,作品都是“手寫文章”。遲子建在參加中國兩會期間接受采訪時也表示,雖然電腦創作極其友善,但依然迷戀手寫……

手寫稿似乎已經“不合時宜”,甚至難免落伍之嫌,但那種感覺、那種溫暖,卻是敲打冷冰冰的電腦所沒有的。手寫稿無疑是一種時代記錄和追憶,如今有人收藏名家的手寫稿,其實是對文化的懷戀與敬重。

我想,我将一直珍藏那三份手寫稿,也不放棄手寫,因為,我懷念那個手寫的時代,懷念那份難得的溫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