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作者:法苑群瑛

俄烏戰争剛剛進入第四周,這對一場現代化高強度戰争隻能算“漸入佳境”。但與戰場形勢的膠着沉悶形成鮮明對比,俄烏兩國政府在談判桌上卻已經取得重大突破:

當地時間3月16日,俄烏談判俄羅斯代表團宣稱,烏克蘭政府已經在談判中提議,将烏克蘭轉變成類似于瑞典或奧地利這樣擁有軍隊的中立國,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對此表示歡迎:“這是真正的妥協方案”。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相關新聞截圖

據報道,此消息最早是由俄烏談判的俄羅斯代表團團長梅津斯基放出的。梅津斯基稱:“烏克蘭方面提議,烏克蘭轉變成一個類似瑞典或奧地利模式的去軍事化中立國,但擁有自己的陸軍和海軍。談判正在讨論一系列有關烏克蘭軍隊規模的議題,其中包括烏克蘭中立地位的維護和進展,以及烏克蘭的非軍事化。”

所謂中立國,是指在發生武裝沖突時,對交戰的任何一方都不采取敵對行動的國家,具體又分為戰時中立國和永久中立國兩種。在戰事頻發的歐洲大陸,中立國可謂比比皆是,如瑞典就是從1815年之後開始宣布中立,奧地利則是在1955年宣布永久中立。但瑞典和奧地利又都擁有足夠的軍事力量保衛自身,同時也積極參與各類國際事務,算是在捍衛自身權益與不參與地緣糾紛之間做到了足夠的平衡。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梅津斯基特意強調指出:“烏克蘭1991年脫離蘇聯的時候,已經将中立狀态寫入烏克蘭主權宣言。”以此暗示現在這場戰争完全是烏克蘭方面咎由自取——若不是烏克蘭輕易接受拜登政府的慫恿,執意要加入北約,破壞俄羅斯對烏克蘭的國家安全忍耐底線,俄羅斯根本不至于如此痛下殺手。

同樣是在16日當天,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表示,“由于顯而易見的原因,(與烏克蘭的)談判并不容易”,但“現在雙方正在認真讨論烏克蘭的中立地位,當然,還有安全保障問題。”

而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也表示,俄方認為烏克蘭提出的瑞典中立模式可以看作是一種妥協。

梅津斯基表示,盡管談判過程艱難、緩慢,但俄羅斯依舊希望盡快與烏克蘭達成一個“幾代人的”和平協定。俄方談判目的沒有改變,俄羅斯需要一個和平、自由、中立、獨立的烏克蘭。

是以既然如今導緻一切問題的始作俑者美國早早就宣布不會出兵幫助烏克蘭打赢這場戰争,對接納烏克蘭加入北約一事更是絕口不提,而俄羅斯方面卻對烏克蘭“中立”保持相當積極的态度。對于進退維谷的烏克蘭而言,若能實作如瑞典和奧地利式的中立,其實已經是盡早結束這場戰争的最佳機會。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俄烏談判現場

但這也正是我們的疑問所在。在這場戰争中,俄羅斯無疑是從始至終都占據了壓倒性優勢,從確定自身地緣安全的角度出發,趁着這股勢頭将這場戰争徹底打赢,推翻澤連斯基政府,扶持一個傀儡政權才是收益最高的方案。

如今卻願意接受烏克蘭“有條件的武裝中立”,這完全就是對烏克蘭方面的巨大讓步。到底是什麼促使俄羅斯做出這種妥協?

問題說白了其實很簡單:俄羅斯已經快要承受不住這場戰争的代價了。

普京的原意,是以一場快速、堅決的全面軍事行動迅速解除烏克蘭的武裝、推翻澤連斯基政府,以最大的現實優勢逼迫烏克蘭方面向俄羅斯低頭。但由于自身軍事力量不足、烏軍的抵抗也頗有成效等現實因素,這場快速的“斬首”行動如今卻正在面臨長期化的風險。

就在數小時之前,白宮方面又宣布将向烏克蘭提供8億美元額外軍事援助,擺明了就是要将烏克蘭變成俄羅斯的戰争泥潭。從某種程度上說,俄羅斯才是眼下最希望結束這場戰争的國家。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俄羅斯軍隊

無論如何,俄羅斯人的讓步就是烏克蘭的巨大勝利,但整件事最有趣的地方恰恰正在于此:

在俄方已經算是預設給該方案“開綠燈”後,同樣是在3月16日,烏克蘭總統辦公室主任顧問波多裡亞克卻對此進行了斷然拒絕:烏克蘭不能接受瑞典或奧地利中立模式,中立隻能是“烏克蘭式”的。

烏克蘭為何拒絕?這就與俄羅斯方面為這種“中立”提出的代價有關了。

就在日前,烏克蘭媒體《每周鏡報》宣稱已經從“可靠外交人士”處獲悉了俄羅斯向烏克蘭提出的六條停戰條件。根據俄羅斯總統普京的要求,其中前五條要載入烏克蘭憲法。

這六點條件分别為:

1、烏克蘭放棄加入北約的要求,保持中立地位。俄羅斯将保證烏克蘭的安全;

2、将俄語作為烏克蘭的第二官方語言,取消所有對俄語的限制;

3、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半島的主權;

4、承認“頓涅茨克共和國”和“盧甘斯克共和國”獨立;

5、烏克蘭去納粹化。禁止極端民族主義、納粹和新納粹政黨,廢除現行美化納粹和新納粹的法律;

6、烏克蘭去軍事化。烏克蘭完全放棄進攻性武器,成為非軍事化國家。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普京

但這些條件的大部分對烏克蘭而言都是無法接受的。

首先,烏克蘭軍隊的“中立化”問題。

俄羅斯一方面宣布烏克蘭要去軍事化,一方面又同意烏克蘭保留足夠的軍隊以達到“武裝中立”的條件,這就意味着俄羅斯将有權對戰後的烏克蘭軍隊進行“監督”,甚至是直接幹預烏克蘭軍隊的日常事務。

這對烏克蘭而言自然是無法容忍。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烏克蘭軍隊

其次,烏克蘭的領土主權問題。

承認俄羅斯對克裡米亞半島的主權與承認頓涅茨克和盧甘斯克兩州的獨立是俄羅斯方面對烏克蘭和平談判的核心要求,這一點即使是烏克蘭同意中立也是不可能讓步的。

但這種赤裸裸侵犯烏克蘭領土完整與主權獨立的過分要求當然是烏克蘭方面無法接受的。

最後,烏克蘭的去納粹化問題。

需要注意的是,盡管存在亞速營這樣的納粹化軍事組織,但烏克蘭政府和社會在總體上都沒有出現納粹化的趨勢——在納粹思想濫觞這個問題上,俄羅斯自己也是五十步笑百步。

是以俄羅斯在這場戰争中非要對烏克蘭的納粹問題大加批判,真實的目的其實相當現實——俄羅斯需要以此占據國際道德制高點,為自己的戰争行為減輕道德負擔。

至于非要将去納粹化加入和談條件,則是因為俄羅斯也擔心接受這種苛刻停火條件的烏克蘭會如一戰後的德國那樣,成為納粹和反俄思想的溫床——更遑論現在是俄羅斯主動攻擊的烏克蘭,納粹和反俄思想反倒更加具有存在的正當性。

除此之外,要将去納粹化落實,就意味着俄羅斯政府有權在戰後繼續對相關事務進行監督與指導,這對俄羅斯在戰後有能力對烏克蘭施加影響也是有益的。

但從内政主權獨立的角度來說,這就是對烏克蘭内政獨立赤裸裸的幹涉,這自然令烏克蘭方面無法接受。

俄烏危機迎轉機,談判方案曝光:烏克蘭變成中立國,地位類似瑞典

亞速營

最重要的是,烏克蘭方面其實也早已看出,俄羅斯做出這種讓步,就是希望盡快結束這場勞民傷财的戰争。是以雖然最後烏克蘭必然要與俄羅斯和解,但趁着這股勢頭,以拒絕的态度試探下俄羅斯的真正底線,為自己争取更大的優勢,就是一種必要的談判技巧。

歸根結底,不管是誰先提出這種和解方案,烏克蘭最終都不可能實作真正的“武裝中立”——哪怕烏克蘭真的願意接受俄羅斯提出的所有條件,烏克蘭的地緣位置以及這場戰争引發的各種後效,注定烏克蘭也必将在今後繼續成為俄羅斯與西方長期對峙的風暴中心。

和平與這個國家,必然是漸行漸遠。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