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他一生颠沛流離,不為五鬥米折腰,卻描繪出一個流傳千年的桃花源

公元352年,一個嬰兒呱呱墜地,大概誰也沒想到,這個并不起眼的男嬰日後會成為南北朝最偉大的辭賦家。而他,便是我們今天介紹的主角——陶淵明。

陶淵明,名潛,字元亮,世稱“靖節先生”。

他的曾祖父據傳是東晉開國名将陶侃,外祖父是紅極一時的晉朝名士孟嘉。祖父做過太守,父親則更為傳奇,是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君子。

陶淵明就誕生于這樣一個官宦世家,從小在書香的熏陶中長大。

幼年的陶淵明家境還算優渥,三歲那年,其庶母産下一名女嬰,她便是後來的程氏妹。

望着搖籃裡熟睡的妹妹,陶淵明心中是難以言喻的欣喜。

可好景不長,陶淵明家境開始急轉直下——八歲那年,他的父親與世長辭,十二歲時,庶母也追随父親而去。

陶淵明的生母坐在房間中,正因先後失去丈夫、姐妹而垂淚,卻猛然想起,已經許久不見兒子的蹤迹。因為害怕他受不了刺激,于是趕忙出門尋找。

小腳的女人走遍兒子最喜歡的地方——後山的茂林裡,潺潺的小溪邊,滿是麥芒的田野上,卻都尋覓不見他的蹤迹。

最後,她隻能拖着疲憊不堪的身軀回到家中,準備燒火做飯,在家中祈禱兒子的早日歸來。

可當她剛推開門時,便聞到一股撲鼻的飯香。走進屋内,發現小淵明正在竈前,小臉被火光映得通紅,臉頰上還留着一抹炭黑,而桌子上是已然做好的飯食。

望着那忙碌着的小小身影,陶母不由地流下了眼淚。

那一年,淵明僅有十二歲。

我們常言的少年老成,很多時候都是痛苦造就的。

這亘古不變的定律,即使是偉大如陶淵明也不能避免。

二十歲那年,陶淵明的家境尤其貧。後來他回憶往事,以“弱年逢家乏”來形容那段時光。

為了維持生計,他不得不遠赴東海任職,隻為謀得幾鬥米維持溫飽。

而這期間,他為了謀生而擔任的低級官吏具體已無法考證。

後來,他在《飲酒》其十中回憶起那段日子時,這樣寫道: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道路迥且長,風波阻中途。此行誰使然,似為饑所驅。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馀。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閑居。”

等到苦日子終于熬出頭的時候,陶淵明已經不再年少,此時的他已年近三旬,二十九歲的他終于謀得一官半職,出任江州祭酒。

望着那遲來的印绶,他一時間有些手足無措。

三年後,陶淵明的生母病重,縱使他一路快馬加鞭,也沒能見上與母親的最後一面。浔陽守喪的那三年,他沒有一天不是活在悔恨之中。

丁憂期滿後,心懷天下黎民的他再度出仕,在鎮軍将軍劉裕麾下擔任參軍。

此時的他雖身在軍中,但卻依舊心念田園。無數次夢裡,他曾回到那片淨土,那個關于山川、湖澤、耕地、鳥獸和諧共生的童話。

“目倦川途異,心念山澤居”大概是對這種複雜心情的最好概括。

深才自有創世舉,義熙元年,建威将軍劉敬宣聽說了他的才能,征召他為參軍。在奔赴都城的路上,望着漫天的星鬥,他開始回憶自己近半生的官場沉浮。最終,他看透了仕途,也更加堅定了自己歸隐田園的理想。

義熙元年八月,陶淵明離開家鄉,出任彭澤縣令,這是他最後一次出仕。

十一月,一個深夜,驿卒敲開了他的門,原來是武昌妹夫送來的一封家書。他謝别了送信的驿卒,轉身回到屋中,辦公桌上是成堆的的公文。

“興許又是讓我去武昌遊玩。”

他便這樣想着邊拆着信封,但看到信的那一刻他幾乎當場昏阙——上面寫着:吾妻程氏卒于武昌。

他以為是自己徹夜批閱公文,眼花所緻,于是又再看了一遍:吾妻程氏卒于武昌。

“難道是送錯地方了?”于是,他又看了一遍落款。

“或許,是燈光太暗?”于是,他又點了一盞燈。

“不對,是角度問題?”

“還是不對……”

就這樣,一封八字家書,他來來回回看了十幾遍,可上面的意思卻從未改變過:

“程氏妹卒于武昌。”

他隻覺得身體一軟,癱坐在地上。

他低頭望向手裡的書信,回憶起幼時與胞妹一起玩耍的時光,他們互相追逐着,鬧着,到了後山的田野,揮舞着比他們還高的鋤頭,耕耘起了兒時的夢想。

慢慢地,畫面模糊起來,原來是淚水已然蒙住了雙眼。而手上的信紙,也早已濕了大半……

次日,到了升堂的時候,衙役們照例前來敲門,卻遲遲不見回應。無奈之下,大家隻得推門而入。

進門以後,衆人四處尋找張望,卻見屋内空無一人。他們看到原本該陶縣令穿戴好的烏紗帽和印绶,此時竟然直接擺放在公案上,下面是疊得整整齊齊的官服,旁邊則是淵明徹夜批改完的公文,而縣令本人,早已不知所蹤……

後來,民間忽地興起一篇叫做《歸去來兮辭》的文章,據說,便是他們曾經的縣太爺所作。

晚年的陶淵明家中很是熱鬧,江州刺史王弘、始安太守顔延之等人都是他的密友。他們一并留下了“量鞋履”、“白衣送酒”、“顔公付酒錢”等轶事,為世人所傳誦。

就連劉宋“萬裡長城”檀道濟也曾親自拜訪過他,并贈以“粱肉”(精美的飯食),請求陶淵明再度入仕為官。但,就像之前朝廷對他的征召一樣,都被他婉言謝絕了,“粱肉”也沒有收下。

同年,陶淵明在饑餓病痛中去世了,至死都沒有接受過來自官場的施舍。

幾百年後,浔陽江頭,另一位江州司馬(白居易)在此淚濕了衣衫:

“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

幼年喪父,少年喪母,青年時期家道中落,陷入經濟困境。中年又郁郁不得志,直到最後,胞妹的死使他堅定了自己的理想,從此歸隐田園,從事農桑和文學創作。

現在人們提起陶淵明,最廣為人知的便是他的《桃花源記》以及其“不為五鬥米折腰”的骨氣。

縱觀陶淵明的一生,不可不謂是颠沛流離,但他依舊用其驚世的才華在那個門閥壟斷的南北朝為文人們開辟出一片精神的桃花源,也為後世留下一筆不菲的精神财富。

寫完此文已夜深,望着星雲上的月輪,不禁思緒萬千,于是作詩一首,嘗試概括這位偉人的一生,見笑:

《夜深追憶靖節公》

(現代)舟辰

閱遍群書終悟道,六經習得正年少。

寄迹風雲謀生計,遊宦東海營身飽。

把酒東籬真閑趣,參軍哪若農耕好。

解印彭澤歸故裡,陶公氣節天下曉。

作者簡介:舟辰,熱愛文學,喜歡寫作,略通文史,研習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