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四防、三提” 這家電池企業“畫出”技術增長第二曲線

電動自行車,早已成為人們中短途自由出行的剛需工具之一。為保障電動車的安全使用,遏制安全事故發生,國家在2019年4月釋出了《電動自行車安全技術規範》(以下簡稱“《規範》”)。不少城市為此制定了“過渡期”,給超标電動自行車的淘汰、新标準電動自行車的推行留出時間。

有機構預測,2021-2024 年大陸将迎來電動自行車更換的高峰期,預計有5000-6000萬輛電動自行車需要更換,電動自行車電池市場需求旺盛。

值得注意的是,該《規範》對蓄電池增加了“防火性能、阻燃性能、充電器保護”等安全技術名額的要求,以提高對騎行者的安全保障。

除了安全保障,電動自行車制作商、騎行者也越來越注重電池的續航裡程、低溫性能、循環次數等多方面性能。目前,電動自行車用電池有锂電池和鉛酸電池等技術路線。為了滿足新的市場需求,電池企業紛紛加大技術研發投入。

作為較早布局電動自行車動力電池産業的超威集團,不僅參與和推動了電動自行車的發展,而且還獲得了中央電視台的關注。近期,CCTV2《正點财經》欄目聚焦超威锂電池,深入到超威創元公司锂電池生産工廠中的房間實地探訪。據超威相關負責人介紹,公司銷售部門锂電池訂單量一直在增長,生産線基本上是滿負荷運轉。随着新能源産業的發展,锂電池的市場空間将越來越大。

據了解,超威産品之是以能夠長期獲得市場青睐,主要源于超威電池在前沿技術創新、提高安全性能、拓展優質合作夥伴和超強售後服務等方面的不斷進步。

超威電池在技術投入上可謂大手筆,目前研發投入已達數十億元,在全球擁有19個研發機構、上千名技術專家,這也展現了其科技硬實力。

在動力锂電池領域,超威電池采用高安全的錳酸锂和長壽命的磷酸鐵锂兩種锂離子電池正極材料,在産品的安全性能上有許多技術突破。

實際上,對于動力锂電池在實際應用中,電池内部析锂、小顆粒與過充電等因素會誘發電池起火、爆炸的惡性事件,一般可通過大電流短路、擠壓針刺、過充電等測試評估锂電池的安全性。

以超威20Ah軟包錳酸锂電池和20Ah軟包磷酸鐵锂電池為例,經針刺或過充電測試,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除國家标準要求的安全測試外,超威集團還實施了極限安全測試,上述兩款電池經碾壓、5m高空跌落測試後,電池不起火、不爆炸。

另外,日常生活中,騎車人還可能遇到暴風雨等極端天氣,也對電池的防水性能提出了考驗。超威锂電池産品可達到IP7級的防水等級,将電池浸泡在水中,電池仍可對電動自行車持續供電,且不傷及水缸中的魚,達到“水缸中電池與魚”和諧共存狀态。

這些“防内短路”、“防過充”、“防壓防摔”、“防水”的“四防”安全要求,均源于電動自行車日常使用的一些突發狀況,也是消費者最關心的電池性能名額。一切以消費者的需求為核心,超威集團從技術研發與精益生産的角度出發,為市場提供了更安全的锂電池。

除了研發生産锂電池之外,為了滿足不同層次客戶的需求,超威在原有鉛酸電池優勢技術路線上,不斷融入新科技。其最新的超能石墨烯電池,具有石墨烯高端技術支撐,使電池能量密度進一步提升。

在續航裡程方面,目前該款電池經曆了近千場“超級能量裡程挑戰賽”,充分證明了其電池續航裡程的優異性。

在低溫性能方面,2022年1月,超威超能石墨烯電池征戰中國雪鄉,在零下30℃的極端環境中,仍然實作了98.3km的超長續航。為北方地區冬季低溫環境用車提供了更優質的體驗。

在循環次數方面,這款電池采用了高效強化合金,改善了闆栅界面導電性、耐腐蝕性、抗蠕變性,提升了電池過放電性能,使電池更耐用,壽命更長。通過“三提”,使傳統技術再次煥發生機。

産品好不好,市場銷量會給出答案。如今,超威電池的“身影”遍布大街小巷,無論是整車頭部企業,還是消費者,對超威電池有口皆碑。以超威黑金電池為例,據悉,一年售出5000萬隻以上,疊起來有1000個珠穆朗瑪峰的高度。目前,超威電池下遊戰略合作夥伴包括雅迪、綠源、台鈴、愛瑪、立馬、小刀、金箭等整車廠,以及部分國外客戶,客戶結構多元化、多階層化。

在滿足客戶産品需求基礎上,超威電池還不忘完善售後服務。作為終端使用者體驗的最後一道“防線”,尤其重要。如今,超威電池30W+服務網點已遍布全國各地和世界多個國家(地區),還有官網、微信公衆号入口、400客服熱線,從線下到線上,都希望為使用者帶來更便捷高效的服務體驗。

今年年初,超威集團聯合行業前30家電動車頭部企業召開技術交流會,正式釋出《2022年中國電動車電池比能量更新宣言》,标志着行業進入新的發展周期。

目前,超威電池産品已遠銷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作為中國企業500強企業、中國制造業500強企業、中國民營企業500強企業,超威電池正走在技術發展第二曲線上,其發展邏輯是,以技術為核心,立足動力、儲能、消費類電池等領域開拓應用,将産品深入到更多應用場景中。

預計随着電動自行車換新步伐的推進,頭部電池企業為搶奪市場佔有率将會開啟新一輪的比拼。市場佔有率将向具有技術優勢、管道資源豐富、完善售後體系的頭部電池企業靠攏,市場集中度也将會進一步提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