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與加拿大工業的崛起
加拿大在中國人心目中僅僅是一個富裕國家,但是似乎算不上強國,但實際上加拿大是G7成員,西方七大工業國之一,和美國,日本,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并列。
而加拿大工業水準大發展,和二戰的關系極大,1939年德國發動戰争,到1940年占領了大部分的歐洲大陸,對英國本土發動猛烈空襲。
對于英國來說,來自歐洲大陸的各種自然資源和工業産品全部斷絕,以本土幾個島嶼的資源是難以和控制了歐洲大陸的德國打消耗戰的,是以保證大西洋運輸線,以及強大的工業生産至關重要。
加拿大就成為了英國後方的重要工業基地,承接了大量戰争訂單。
以造船業為例子,
加拿大的造船業在戰前極其弱小,僅僅隻有4家工廠,大約3000名勞工,但在1940年,英國就一口氣給加拿大下了26艘萬噸以上商船的訂單。
不僅如此,逐漸動員起來的美國也需要大規模的工業生産和物資,是以來自英國以及美國的大量戰争訂單湧向了加拿大,使得加拿大的工業在二戰時期實作了大發展。
僅僅以造船業為例,加拿大造船業員工數量到1945年竟然達到了戰前的40倍以上,在戰争期間加拿大總共為盟軍制造了超過4000艘軍艦(登陸艇占多數),另外還有410艘商船。
諾曼底登陸時盟軍使用的登陸艇,不少就是加拿大制造的。
另外加拿大也為英國制造戰鬥機,轟炸機,訓練機等等,著名的蘭卡斯特重型轟炸機就有一部分是在加拿大制造的。
下圖是1943年加拿大的《環球郵報》的一篇新聞報道裡面的圖檔,誇耀加拿大的軍事工業的強大,标題是在軍工企業的90萬名加拿大男女在一個星期制造的軍火:
每個星期,加拿大的軍事工業就可以為盟軍生産6艘軍艦,80架飛機,4000輛汽車,450輛坦克,940門火炮,13000支槍支,52.5萬發炮彈,2500萬發子彈,1萬噸化學炸藥,以及其他價值400萬美元的各種軍用物資和通信裝置。
在整個二戰期間,加拿大為盟軍生産了超過八十萬輛軍車,超過四萬五千輛各式坦克裝甲車輛,超過一萬六千架飛機,四千多艘各式軍艦和商船。
在戰時,軍工産業是世界各國的工業核心,在二戰期間,加拿大的軍火産量和産值在全球盟國中僅次于美國,蘇聯和英國,位居第四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