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文 | 嗷嗷胡

長安、甯德時代等多家企業合資,華為汽車全棧智能解決方案加持的高端新能源汽車品牌阿維塔旗下首款車型阿維塔11,日前亮相工信部新品目錄。

這是Huawei Inside系統上車的第二款産品,在我看來也是華為“上車”以來最值得稱道的一款作品。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阿維塔是一個次元非常豐富的汽車品牌。對于長安而言,既承載了其混改的主要程序,又代表了其高端化的突進政策。

對于甯德而言,則是其作為電池供應商直接參與整車品牌締造的嘗試,這是汽車行業供應商所選擇的最靠前的身位。

而對于華為來說,阿維塔的成敗則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了華為作為不造車的智能全棧供應商的第一階段的成敗。

由于對于幾家主要投資人和參與者而言,阿維塔項目對于傳統産業邏輯的颠覆性都很大,三家在前期都十分小心的回避了很多容易觸動行業敏感神經的話題,是以很長時間裡,在華為不造車的汽車矩陣中,反而是華為技術加持較為平淺的問界,在餘大炮的加持之下顯得更虎虎生威,但從産業底蘊而言,阿維塔對于華為乃至行業的價值顯然要大得多。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三家巨頭,加上一衆戰略投資者,阿維塔如果被看作一種新型汽車企業的組織模式,它完全有别于蔚小理等新勢力,也迥異于大衆豐田等企業的内生性電氣化路線。在國内,自主品牌的智能電氣化倒是頗多相似的項目,業界稱之為第三賽道,典型的有智己、極氪、岚圖等。

不過阿維塔仍然有獨特的個性值得關注。它的資本組織形式決定了它的開放度最高,在革新的産業中,這代表着更高效的煥新能力;但多巨頭合資,且各自技術加持的合作模式,也帶來外界的一些擔憂,就是1+1+1能否大于,乃至遠大于三的問題。

這個擔憂,上了目錄的阿維塔11才能初步回答。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去年的品牌釋出會上,對于品牌首款車型阿維塔11我們隻是驚鴻一瞥。而今天量産版的大部分具體資料已經随公告公之于衆。車長4880mm、軸距達2975mm,這是标準意義上的中大型SUV身段;前後電機功率達到了195kW和230kW。

前後雙電機合力之下,總計可提供接近600馬力的強大動力,很顯然這是高端豪華品牌的打法,超跑級别的動力永遠是品牌向上的根本底氣。阿維塔曾表示新車的0-100km/h加速時間會在4秒以内,唯一的疑問,隻是3秒小數點之後會是數字幾。

當時我們還弄不清楚,最終量産的産品與釋出的概念款會有多大差異。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按照公告資訊,阿維塔11會搭載90.38kWh三元锂電池包——當然且必然的,來自甯德時代。搭載該電池的阿維塔11續航裡程鎖定在600km,不過根據之前的資訊,我們知道阿維塔還在開發700+km的更長續航版本。

大概因為是近水樓台,阿維塔11的電池組采用了甯德時代新一代CTP技術,直接以電芯組成整包進而提高了整體的能量密度,最終達到了整包180Wh/kg,跻身目前量産電池包的高水準。配合高效雙電機動力,公示的能耗水準僅有16.6kWh/100km,對于這樣一輛中大型SUV實屬可喜。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當初釋出時,充電速度被模糊地描述為“200千瓦級”,今天我們得知其最高充電功率達到了240kW。事實上,阿維塔11将是國内最早一批應用750V高壓快充系統的量産電動車。30%-80%的充電速度隻需要15分鐘,隻不過,這還需要高功率快充樁盡早落地鋪開。

甯德時代是在阿維塔身上真金白銀參股的第二大股東,作為多家企業的公共供應商,甯德當然不會明顯的厚此薄彼,但近水樓台則是既合乎情理,又合乎邏輯的做法。而甯德的賣力,從一個側面佐證了阿維塔内部體制的順暢。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仍然留有懸念的隻剩下H,在華為的深度參與下阿維塔會擁有怎樣的智能化水準。透過工信部資訊可知,阿維塔11搭載了多達3顆雷射雷達在内的共計34個感覺元件,數質俱佳。按照之前釋出的資訊,阿維塔11将搭載400Tops高算力平台,可實作面向高速與複雜城區的全場景高階智駕。

雷射雷達在去年廣州車展前後出盡了風頭,而阿維塔不聲不響用上了三個。硬體上的高規格自然對應着軟體智能的高基準,而軟硬體的最終結合又有着華為汽車解決方案作為支撐和兜底,Huawei Inside還有哪些能力需要全新的底層設計才能完全展現,阿維塔會給出一個答案。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抛開未知不談,工信部公告至少清晰的表明,阿維塔又是一款近乎100%還原概念設計的量産車。從UNI系列開始,我們看到長安的設計風格一改曾經的穩,急轉180度朝着大膽和激進飛奔。

阿維塔絲般順滑地,繼承了大股東的這一變化,在可預見的将來,阿維塔應該是長安系中定位最高的自主品牌。阿維塔11的外觀設計來自位于慕尼黑的全球設計中心,整體風格圓潤、極簡,又有獨特的前後燈組、個性化的尾窗造型負責吸引眼球。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現在很多車企都會宣稱自己是科技型企業,自己的産品因科技而豪華。邏輯上是沒錯,但是在細節的整合上做得很多的卻也不多。

比如不少産品科技配置資料紮實,應用穿花繞眼,但在設計、布局等方面,科技感卻很一般。這至少說明,品牌對所謂的科技豪華,缺少整體性的了解和把握。

阿維塔11在整車設計、電池能源體系的級别和智能全棧解決方案上的比對,說明幾大巨頭在對待阿維塔品牌和産品方面追求科技豪華的基本理念是非常一緻的。這是一個拼盤品牌最終是化反核聚變,還是淪為拉郎配的基礎。

阿維塔11落地,值得華為細品一下

預計最晚到今年暑假前後,這款車就應該也能有落地的産品可以近看了。從目前資訊來看,阿維塔11會是今年紮堆上的一波智電高端車中最有特色的一款,值得細品。而在車之外,更有意思的是,在一種颠覆了很多傳統汽車行業日常的新模式之下,阿維塔,它的開放屬性,最終能在革新的行業中彙聚成一座什麼樣的塔。

當然,阿維塔11也是值得華為細品一下的一款産品。去年的上海車展,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赢得了足夠的眼球,但是對于華為來說,究竟什麼是能承載華為智車品牌落地、花粉搬家的汽車呢?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