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吳伯箫散文獎|趙金厚專欄:家鄉流淌的那條河

吳伯箫散文獎|趙金厚專欄:家鄉流淌的那條河

文|趙金厚 編輯|燕子 圖檔|網絡

家鄉的東南流淌着一條河,小河記載着我童年歲月的情趣、夢想,她像慈祥的母親一樣給我滋養、是它賦予我詩人的情懷和美麗的想像。

小河一年四季都在變換着不同的景色:春天,随着小河解凍,兩岸的垂柳次第吐出鵝黃色的嫩芽,自由的小鳥婉轉動聽地賣弄着清脆的喉嚨,給廣袤的田野帶來了無限生機。河兩岸倔強的小草在春風的催生下鋪下綠色的毯子;夏天,各種不知名的小野花點綴着河岸,遠遠望去,猶如滿天的繁星眨着眼睛。滾滾的熱浪促使着除草的人們在河邊綠蔭下休憩乘涼,河面上不時跳躍起不甘寂寞的魚兒,吸引得人們興奮的忘記了勞累,一陣陣大呼小叫,駐足觀賞;秋天的河水清冽明澈,兩岸金黃色的樹葉給小河穿上花衣,愈發妩媚雅緻;冬天,皚皚白雪給小河帶來了詩意般的意境和魅力,更多的是對人生的理性思考。

春夏秋冬 ,早晨我都會準時來到河邊,與其說是晨練散步,倒不如說是欣賞品味小河四季不同的景色變換。當我聆聽着河水叮叮咚咚的一路東去,目送着逶迤曲彎的河水消失在遠方,工作的疲憊、庸事的纏繞 、人群的喧嚣都會随着這自然界所賦予的秀美風光而付之流水,我曾經一度憂郁的身心也會随之開闊釋然。

聽老人們講 ,一九四七年六月,劉鄧大軍橫渡黃河挺進大别山,徐秋司令員率部在此與敵周旋,将士們在河邊飲馬、洗漱,與小河結下了不解之緣。戰鬥進行到激烈處,由于敵我力量懸殊,徐司令員不幸中彈遇難。如今一到夏天,小河兩岸開滿了火一樣的杜鵑花,我知道,那是先烈們用鮮血和生命染紅的。這又給這條名不見經傳的河流增添了一段英雄悲壯的曆史。

愛水的清澈、純淨不自今日始,每當閑暇寂寥之時,就會獨吟“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我住長江頭,君住長江尾。日日思君不見君,共飲長江水”的詩句。追溯曆史上的文人騷客,他們平生未能實作政治理想抱負,為排遣抑郁,寄情山水,留下了許多關于“水”的名篇佳作。

水是生命之源,曾幾何時,這條珠趙新河的支流一直灌溉着村四周的農田,她就像母親的乳汁一樣滋潤着肥沃的土地,兩岸勤勞、善良、熱情的農民不辍勞作,播種下希望、收獲着夢想。

如今我已近不惑之年,回想起兒時的往事還曆曆在目。在那炎熱難耐的夏季,我們那群小夥伴從早到晚泡在水裡,潑水、嬉戲,多少歡樂、苦痛都融化在這淙淙流淌的河水裡。更為有趣的是我們在河水流向農田的狹笮地段,兩邊打上泥牆,中間固定着一個編織網,整整一上午也捕捉到不少的魚和蝦。為了美餐一頓,我們從家裡偷來了鐵桶放進鹽和水,然後在下面用柴火烘烤,現在回想起來,那真是一頓無可比拟的美肴,那誘人的香味至今仍在唇邊缭繞。最有意思的是還是偷瓜。當我們這群"小饞鬼”從河邊窺探到對岸看瓜的老漢在瓜棚裡熟睡了,沒有了絲毫的動靜,我們便使出渾身解數,一口氣遊到對岸,将瓜田裡熟透好吃的瓜果一摘而光。天色漸晚,糞箕子的雜草還少得可憐,家裡的豬、羊、兔都在等待着我們的“食品”,心情不僅焦急起來。夜色朦胧時分,我們一個個懷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回到家裡,一打聽,那看瓜的老漢早給家裡告了狀。我們又免不了大人的一頓訓罵。

現在,這些往事都變成了無限美好的回憶。世事滄桑,如今“突破菏澤”的春風給我的家鄉魯西南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有誰能想到小河被填平變成了煤化工基地,我為家鄉的日新月異和富強昌盛深感驕傲自豪,同時又為小河的永遠消失感到遺憾、難過、甚至傷心。因為我明白她那美麗的影子隻能印在我的腦海裡,以後再也無法捕捉兒時的童趣,無法見證那段令人魂牽夢繞、流連忘返的童年歲月。

家鄉流淌的那條河,你永遠蕩着清波從我的夢中流過。

吳伯箫散文獎|趙金厚專欄:家鄉流淌的那條河
吳伯箫散文獎|趙金厚專欄:家鄉流淌的那條河

作者簡介:趙金厚,供職于山東省郓城縣南趙樓鎮中心校。酷愛文學,熱愛生活的多彩與浪漫,甘願用文字感恩世間的美好。著有中篇小說《選擇》。有詩文散見于多家報刊與《學習強國》等多家網絡平台。

壹點号心夢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