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暴跌4500億!萬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缺芯潮、漲價潮來勢洶洶

熬過了2021,2022卻更難了。

“缺芯”的陰霾未散,全球汽車産業鍊仍面臨巨大考驗。3月11日,全球最大的汽車巨頭---豐田宣布,2022年4-6月,豐田将縮減日本國内生産規模,産量削減比例分别為20%、10%、5%。

受一系列負面影響,資本市場對豐田的前景産生了擔憂。3月12日,豐田股價大跌4.4%,相比2022年1月的高點累計跌幅已超過24.8%,市值更是蒸發超8.4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4572億元),最新市值縮水至25.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13845億元)。

暴跌4500億!萬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缺芯潮、漲價潮來勢洶洶

漲價,幾乎成為了汽車産業鍊最火的話題之一。在缺芯的緊張情緒下,目前大部分汽車晶片的價格都在上漲,其中最搶手的晶片價格漲翻了十幾倍。另外,動力電池産業鍊上遊的锂、钴等上遊材料價格,都在瘋漲。

逃不出的“缺芯”困境

面對波詭雲谲的2022年,全球最大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

3月11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表示,與原計劃相比,将在4-6月期間,豐田将縮減日本國内生産規模,以緩解供應商因晶片和其他零部件短缺而帶來的壓力。

據豐田發言人表示,4月份豐田預計将日本國内的汽車産量削減約20%,5月份削減10%,6月份削減5%。

從豐田的表态不難看出,此次停産的原因,依然是晶片短缺。

其實,在此之前,豐田曾計劃在2022年打一個漂亮的“翻身仗”,在確定晶片穩定供應的前提下,豐田計劃在2022财年生産創紀錄的1100萬輛汽車。

暴跌4500億!萬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缺芯潮、漲價潮來勢洶洶

現如今,在缺芯陰霾之下,豐田的這項計劃變得困難重重。豐田希望通過4-6月重新審查生産計劃風險,確定晶片供應商能夠穩定地準備裝置和人員,并優先確定安全和品質。

自2021年以來,缺芯的窘境一直存在,豐田曾多次因晶片供應鍊問題而停産。2021年10月,豐田停産了日本的14家工廠共27條生産線;2022年1月,豐田汽車再度宣布,于今年2月暫停日本國内8家工廠的11條生産線。

豐田的麻煩幾乎連連不斷,3月初,豐田的一家供應商遭到網絡攻擊,豐田被迫關閉了所有日本工廠,使得當天多達13000輛汽車無法生産,損失巨大。

一連串打擊之下,豐田2022年的生産計劃幾乎成為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資本市場也對豐田的前景産生了擔憂,3月12日,豐田股價大跌4.4%,相比2022年1月的高點累計跌幅已超過24.8%,市值更是蒸發超8.47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4572億元),最新市值縮水至25.64萬億日元(約合人民币13845億元)。

豐田,作為全球最大的汽車生産商之一,旗下擁有凱美瑞、皇冠、雷克薩斯、普銳斯混合動力車等暢銷車款。去年,豐田在日本生産了288萬輛汽車,在全球範圍内,豐田、日野和大發的汽車産量更是高達1000萬輛。

全球減産或超過100萬輛

全球最大的汽車巨頭尚且如此,其他車企所面臨的“缺芯”問題自然也非常嚴重。

目前,“缺芯”陰霾仍籠罩着全球汽車行業,據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的最新資料顯示,今年1月,歐盟乘用車注冊量繼續下降,同比下跌6%,達到682596輛,創下歐盟汽車史上的銷量新低。據AFS最新預判,由于晶片短缺,全球汽車制造商2022年或減産超100萬輛。

2022年以來,全球晶片行業面臨的局勢更為嚴峻,受俄羅斯與烏克蘭沖突影響,晶片供應鍊再度拉響警報,晶片的關鍵原材料或将面臨停産風險。

目前,烏克蘭的2家主要氖氣供應商已經停止營運,這2家公司的氖氣産量在全球供應中約占一半。值得注意的是,氖氣是制造晶片的關鍵原材料,這2家公司的停産可能加劇全球半導體短缺。

暴跌4500億!萬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缺芯潮、漲價潮來勢洶洶

據市場研究公司Techcet的資料計算,全球約45%-54%的半導體級氖氣由烏克蘭供應。Techcet估計,2021年全球用于晶片生産的氖氣消費量約為540公噸,全美國有90%的半導體級别氖氣都來自烏克蘭。

在晶片制造材料的占比中,以氖氣為代表的“電子特氣”一直都是主角之一,成本占比僅次于矽片,一度被稱為是半導體制造業的“糧食”和“血液”。

早在俄烏沖突剛剛爆發之時,美國白宮便發出警告,美國晶片行業要分散供應鍊,以防俄羅斯以限制關鍵原材料供應的方式來報複美國威脅要采取的制裁行動。

華南某汽車的采購部門人士向侃見财經表示,現在部分關鍵晶片幾乎都靠搶,而且排隊訂單非常多,從晶片廠商拿貨的時間周期已經延長到了10個月,甚至有些品種會到19個月。

近日,法國汽車制造商雷諾表示,晶片短缺的問題将在2022年上半年達到頂峰。美國電動汽車制造商Rivian周四表示,供應鍊問題可能使其今年的計劃産量減少一半,至25000輛。

晶片制造巨頭—英飛淩向經銷商釋出通知稱,半導體産能供需失衡将貫穿2022年全年,成本結構上漲影響下,公司已無法再自行消化增加的成本。

汽車漲價潮

“現在晶片幾乎不問價格,隻問供貨量和時間”,在缺芯的緊張情緒下,目前大部分汽車晶片的價格都在上漲,其中最搶手的晶片價格漲翻了十幾倍。

漲價,幾乎成為了汽車産業鍊最火的話題之一。

除了晶片以外,動力電池産業鍊上遊的锂、钴等上遊材料價格,都在瘋漲。據生意社的資料顯示,2022年3月電池級碳酸锂均價已突破50萬元/噸,相比年初,國内電池級碳酸锂價格的上漲幅度已經高達67%。

暴跌4500億!萬億汽車巨頭也扛不住了?缺芯潮、漲價潮來勢洶洶

鎳,或許讓新能源汽車産業鍊更緊張。

3月8日,倫鎳期貨合約價格從5萬美元/噸一路飙漲至最高超10萬美元/噸;前一天,倫鎳從近3萬美元/噸飙漲至5萬美元/噸,單日漲幅超89%,2天漲幅高達233%。

鎳作為三元锂電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其價格的上升将直接影響整個新能源汽車行業的生産成本。鎳價每上漲10萬元/噸,50度電的純電動汽車5系單車成本需要上漲2261元,6系則需要上漲2709元,8系則需要上漲3605元。

由于上遊原材料的價格上漲壓力,各大動力電池供應商已經開始陸續提高動力電池的售價,這給下遊的新能源汽車整車廠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成本壓力之下,越來越多的汽車廠商開始上調新車售價。3月10日,據特斯拉官網顯示,特斯拉 Model Y 長續航版和高性能版均漲價1萬元。

特斯拉打響了漲價“第一槍”,其他玩家或許也會跟進。其實,新能源汽車廠商已經掀起了一輪漲價潮,在2022年初,蔚來、小鵬、比亞迪、長城歐拉、上汽通用五菱等品牌旗下的新能源車型都宣布了不同程度的漲價。

2021年12月以來,已經有超過15家新能源車企宣布了不同程度的漲價。如果缺芯加劇、原材料價格繼續上漲,未來不排除汽車廠商繼續漲價的可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