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筆墨潇灑不失法度,陳少梅繪《山中獨行》

宋代是山水畫發展的高峰期,北宋和南宋山水畫的風格不盡相同。北宋山水畫追求整體表達,南宋山水畫講究細節真實。兩者在構圖上也有很大差别,北宋畫家喜歡畫巨嶂高山,南宋畫家喜歡畫山水一角。這些差別變化,讓後代畫家學到了很多創作經驗。

近代畫家陳少梅特别崇尚宋人技法,他筆下的山水兼具兩宋畫風。他倡導研究古法、博采新知的理念,創作出一大批脍炙人口的佳作。陳少梅的作品淡雅唯美,仿佛可以透過畫面聆聽到山水的聲音。這幅《山中獨行》是他中後期作品,創作于上個世紀40年代。

筆墨潇灑不失法度,陳少梅繪《山中獨行》

陳少梅 山中獨行

可以細數一下陳少梅在畫中運用的宋人技法,畫山石學習李唐,畫人物學習梁楷,畫古樹學習李成、郭熙,畫浮雲繞山學習董源、整體構圖學習馬遠、夏圭。明代浙派的畫風繼承南宋院體風采,明代吳門畫派唐伯虎、仇英的作品也有宋人面貌,陳少梅也一并認真學習。可以說,陳少梅繼承了傳承千年的國畫技法,最終形成清勁超逸的風格。

《山中獨行》在構圖上、筆墨上,沒有太多新鮮感,不過由于陳少梅技法高超,他把人們熟悉的傳統技法組合之後,形成了筆墨潇灑而不失法度的面貌。秀潤,清新,明淨,陽剛,這就是《山中獨行》的特有美感。

筆墨潇灑不失法度,陳少梅繪《山中獨行》

陳少梅 山中獨行 局部

《山中獨行》構圖簡單,看上去有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于是有人會問,陳少梅為什麼不畫的飽滿一些,為什麼不讓畫面豐富一些?陳少梅在上個世紀30年代後期,嘗試糅鑄百家,把古人的表現手法變成他自己的藝術特征。于是他嘗試描繪悠遠山水,在工細嚴謹中加入元代意趣,表現樂在山林的情趣。

由簡入繁,由繁入簡,經曆這番變化,陳少梅完善了筆墨與情趣的關系,他的畫中多了清新之美與詩意之美。工整嚴謹的筆法搭配曠遠簡率的構圖,讓人有了欣賞行書作品時的暢快,也讓人感受到陳少梅創作時的灑脫奔放。

筆墨潇灑不失法度,陳少梅繪《山中獨行》

陳少梅在創作中可放可收,可剛可柔,《山中獨行》表現出他的創作能力已經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看似簡單,實則到處都是巧思。

畫面上方大面積留白,從位置經營來看已經擺脫了傳統古法。這個細節說明陳少梅開始嘗試寫生創作。從上個世紀40年代中期開始,陳少梅常去郊外寫景。他把寫生經驗帶入創作之中,哪怕略顯不成熟,也難掩新鮮天然。

筆墨潇灑不失法度,陳少梅繪《山中獨行》

總而言之,換一個人畫這樣的作品,幾乎不可能畫出這樣淡雅超逸的格調。至于畫中偶爾流露出來的可愛、秀美,更讓《山中獨行》充滿了靈氣。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