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作者:譯言網
目前,俄羅斯與烏克蘭間的沖突仍在繼續。由于工作的關系,筆者每日閱讀英國媒體,毫無疑問,該國的報道永遠一邊倒,是偏向烏克蘭一邊的。實際上,任何一場人類戰争的原因總是複雜的,不過,我們仍然可以從英國媒體對這場戰争的選擇性報道中了解一些戰争風貌,了解在戰争中普通人會處在何種生活狀況中。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當地時間3月11日夜,英國《太陽報》撰文介紹了烏克蘭女性對于戰争的态度,文章中有婦女在前線與男性士兵一起戰鬥,有平民女性正在學習如何使用AK-47,有女性正組織志願者制作僞裝網等軍事裝備。文章中刊載了幾張烏克蘭官方在三八國際婦女節釋出的一線女兵照片,頗有幾分網紅感。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1.在前線與男性士兵并肩作戰

《太陽報》的本次采訪是在烏克蘭進行的,一位曾在烏克蘭東部服役、飽經戰争滄桑的老兵告訴《太陽報》,在烏克蘭東部,打仗時女子跟男性一樣,女性士兵也屬于前線,跟男子并肩作戰。

2.學習使用武器

凱特·瑪基辛(Kate ­Matchyshyn)今年33歲,生活在烏克蘭西部較偏遠的利沃夫,幾周前,戰争還沒開始時,她緻力于發展按摩治療業務,從來沒有想過要參軍。

然而,現在,凱特在一家名為“勇士之家”的女性老兵服務中心接受基本的使用武器訓練,學習内容包括怎樣射擊、裝填與清洗AK-47步槍。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凱特說,對于要接受這種訓練,她當然有着本能的恐懼,對女人來說,要“殺人”是個更加艱難的事情,她從前從來沒想過要這樣做,未來也希望自己沒有這麼做的機會。但她說自己是女性,烏克蘭婦女跟世界上任何女性一樣,對于孩子有着保護的本能,為了孩子,烏克蘭婦女必須學會做一些事來保護他們。

凱特說烏克蘭女人都很強壯,比如她自己的愛好就是拳擊,敵人會發現這一點的。她要讓膽敢傷害烏克蘭兒童的人付出代價。

當地大約有40名婦女跟凱特一起接受訓練。23歲女孩波達娜·奧斯塔匹克(Bohdana Ostapyk)負責訓練協調工作。

波達娜原本在基輔營運一家成功的公關公司,有14家從事農業機械業務的客戶,戰争爆發了,波達娜的公司不得不關門,但她的14家客戶中隻有一家放棄了合同。不過,波達娜自己現在搬回她在沃利夫的老家,她要為戰争出力。

波達娜說,戰争可能會在幾周内結束,但也可能持續數年。若是這樣,每個烏克蘭人都應學會使用武器,當然也包括婦女。

3.制作僞裝網

25歲的波達娜·西米亞科維奇(Bohdana Symiakevych)與前面的23歲女孩擁有同樣的名字,目前也住在利沃夫。

波達娜目前負責在當地一家火藥商店協調大規模生産僞裝網的工作。這家商店曆史悠久,從16世紀起就開始營運。

波達娜在這裡管理着500名志願者,他們将工作捐贈的數噸材料加以分類,而後撕成5厘米寬的條狀,綁在塑膠網上,最後制成12米*2米的大網,軍方用它來隐藏作戰機器。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這500人一天大約可以制作30張網。波達娜對《太陽報》記者說,她們感謝英國的支援,戰争結束後她想去克裡米亞度假。波達娜的這句話有着其深意,對烏克蘭人來說,去克裡米亞與去馬爾代夫含義是不同的。

4.做志願者分揀救援物資

娜塔莉亞·多夫利烏克(Natalia Dovhaliuk)今年52歲,是一位母親。現在她加入到600名志願者中,晝夜不停地将帽子、手套、圍巾等救援物資分裝到箱子裡,之後運往烏克蘭各地及鄰國的數千個難民營。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娜塔莉亞說,烏克蘭在打仗,我怎麼能坐在家裡看電視?我必須做點什麼,是以我來到這裡。

當然,除了上面這些努力為戰争出力的女性外,很多烏克蘭婦女逃往國外。22歲的阿萊娜·賽梅諾娃(Alena Semenova)與她40歲的母親塔琪雅娜·賽班雅克(Tetyana Tsybanyuk)原本住在基輔,戰争開始後,母女二人駕車2500公裡,從利沃夫出境進入波蘭境内,又經過德國、荷蘭、比利時,到達法國加來,二人原本計劃在此地乘坐渡輪去往英國尋求庇護,然而,英國邊境工作從業人員以她們沒有英國簽證為由,拒絕二人入境。

烏克蘭女子拿起槍,接受訓練,要上前線,照片似網紅

現在,塔琪雅娜母女已在車中滞留10日,每天隻吃兩次粥。英國在所收到的1.7萬份烏克蘭難民入境申請中一共隻簽發了300個簽證,塔琪雅娜母女心情絕望。

圖源:theSun, BING

編輯:張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