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作者:天下無邪

關于烏克蘭戰争,西方輿論幾乎一邊倒。本來就洋溢着新冠病毒的空氣中,又驟然充滿了仇恨和暴戾。衆口喧騰的“抗議”,創意百出的“制裁”。事關“侵略和主權”,“戰争與和平”,都是人類社會最敏感的“硬道理”,豈能容忍俄羅斯公開挑戰呢!

其實大部分人“直覺的憤怒”,不過類似于錘子敲打膝蓋引起的“膝跳反應”,這種“反射弧”是不需要經過大腦的。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公元9世紀的基普羅斯是俄羅斯、烏克蘭和白俄羅斯共同的母國

但也決不是所有西方人都失去了用大腦思考的習慣。美國參議員桑德斯在接受全國公共廣播電台的采訪中就說了這樣一席話:

“事情的複雜性在于,有時候你必須設身處地看問題。我想知道,如果像墨西哥這樣的國家,與美國的敵對勢力簽署軍事協定,你們會認為是可以容忍的嗎?衆所周知,美國已經推翻了至少十幾個拉美國家。隻要我們認為他們的政策不符合美國利益。但很多時候,我們這樣做是完全錯誤的。1962 年我們差點陷入核戰争。當俄羅斯在古巴部署飛彈時。我們認為這裡是自己的勢力範圍。我想,了解這一點非常重要,就是俄羅斯也同樣擔心領土周邊的敵對軍事力量。這是應該考慮的事情”。

環顧當今西方的政治家和媒體人,有幾個能像桑德斯這樣設身處地進行“換位思考”呢?

1654年俄羅斯和烏克蘭簽訂佩雷亞斯拉夫協定

其實桑德斯用古巴和拉美國家比喻烏克蘭,這種“換位思考”還遠遠沒有“到位”。對烏克蘭沖突,聽聽普京是怎樣定位的。

普京說:“我再強調一遍,烏克蘭對于我們來說不是一個普普通通的鄰國。烏克蘭是我們自己的曆史,自身的文化,是我們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不僅是我們同僚、朋友中的同志和好朋友,更是有血緣的親人。”

美國人恐怕永遠不會認為,“古巴是我們自己的曆史、自身的文化,是我們精神空間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吧。古巴和拉丁美洲,充其量是美國的近鄰和後院,烏克蘭卻是俄羅斯的内戶和家人,骨肉和至親。

桑德斯的“換位思考”要想真正“到位”,就應該把烏克蘭比作美國的德克薩斯和阿拉斯加。這兩個州都是“獨立運動”呼聲最高的地區。“如果哪一天德克薩斯、阿拉斯加真的獨立了,并且和敵意國家結成軍事同盟,美國的感受又當如何呢?”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十月革命後的俄羅斯内戰

其實能用腦子思考的美國人遠不止桑德斯。2014年,基辛格就在《華盛頓郵報》發表文章說:“普京是一個以俄羅斯曆史為前提的嚴肅的戰略家,對西方來說,妖魔化普京不是一種政策,而是一種缺失的借口。對俄羅斯而言,烏克蘭永遠不可能隻是一個外國。俄國曆史開始于被稱為基輔羅斯的地方,俄羅斯宗教從那裡傳播開去。幾個世紀以來,烏克蘭一直是俄羅斯的一部分,在此之前,它們的曆史就交織在一起”。

我們不能不欽佩基辛格的曆史洞見。如果北約首腦和烏克蘭政客早點聽從這位世紀老人的警示,該免除多少流血和犧牲,省去多少抗議和制裁?

關于俄羅斯和烏克蘭的曆史淵源及血肉關系,遠非簡單幾行文字能夠概述。歸根結底,今天的俄烏沖突隻是一場“内戰”。恰如曆史教科書上把羅曼諾夫王朝倒台後,原沙皇領土上“各國”的混戰統稱為“俄國内戰”(Russian Civil War)一樣,蘇聯解體後,原蘇聯領土上的沖突、紛争、變遷和餘震,本質上同樣屬于蘇聯的“内戰”。而目前西方各國對俄羅斯的制裁和圍攻,恰如當年15國聯軍對蘇聯的武裝幹涉。

對于俄烏戰争的程序和收尾,目前誰也沒有能力準确推演,但卻不妨礙做出如下結論:俄烏戰争一聲炮響,永遠打破了現有的“政治格局”和“世界秩序”。

1991年蘇聯解體後,冷戰從此結束。西方世界以勝利者的姿态,迫不及待宣告了“曆史的終結”。但曾幾何時又建立過一個公平合理,皆大歡喜的“世界秩序”呢。

“冷戰時期”對陣的雙方,本是美國為首的北約和蘇聯為首的華約,既然蘇聯解體了,蘇共散夥了,華約廢除了。北約作為對立面,不是也應該得勝回朝,并且刀槍入庫,馬放南山嗎?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22年12月30日蘇聯成立,烏克蘭是6個創始國之一。

但隻怪俄羅斯“塊頭”仍然太大了,肢解以後“體量”仍不“達标”,是以必須進一步“肢解”;俄羅斯已經像祥林嫂一樣“捐了門檻”,但卻永遠休想贖清蘇聯的“原罪”成為“正常國家”;俄羅斯已經服軟示弱,處處表白自己“人畜無害”,再三吐訴“當不上朋友也别把我們當敵人”,甚至低首下心,幻想加入北約。但卻是“熱臉貼着涼屁股”,隻換來北約長驅大進的5次東擴。不僅對原蘇聯的“衛星國”照單全收,還要對“本體”的加盟共和國鲸吞蠶食。俄羅斯民族終于被逼上了絕境。

“曆史終結論”還認定中國幾代人也趕不上西方,而且随着改革開放和加入世貿,将會毫無懸念的“不戰而勝”,隻等“顔色革命”悄然實作。哪裡想到今天中國不僅成了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而且堅持自己的社會主義道路。于是緊急部署“印太戰略”,把遏制中國确定為首要目标。不僅貿易戰火力全開,還在中國漢奸蠱惑下,提出“把中國共産黨和中國人民分開”的奇思妙想。請西方政客扪心自問,你們真的愛中國人民嗎?八國聯軍的年代,可沒有中國共産黨“礙手礙腳”,你們是如何對待中國人民的?如果沒有你們的逼迫,哪裡會有中國共産黨的誕生?中國共産黨又是為了從誰的手裡“救中國”?你們今天把颠覆中共政權作為國策,還妄圖在台灣來一場豪賭,也是要把中國逼上絕境。

西方政客從“俄烏戰争”中應該做出的最大的檢討無疑是,“把一個大國逼到絕地是會有後果的”,而且可能很嚴重。

如今迫在眉睫和刻不容緩的是,如何在新的政治格局下,建立起新的世界秩序。

慣于新冷戰思維的西方政客已經構想了“民主陣營”和“專制軸心”的全面對壘。是誰給你們的權力把自己美化為“民主”,把别人污名為“專制”?

人類命運共同體是世界永享太平的唯一途徑

當我們把保護生物多樣性,贊美文化多樣性做為“普世”的價值取向時,為什麼不能容忍社會制度的多樣性,而一定要維持你那套“民主”對全世界的“獨裁”?為什麼一定要把人類置于不共戴天,你死我活的境地,最後不得不請出冬眠已久的原子彈來做“總結發言”呢?

人類文明進化到今天,實在非常僥幸和可貴,值得倍加珍惜。也許從更宏大的坐标系,我們能夠産生更理性的哲學思考。阿波羅11号登上月球時,樹立了一塊匾牌,上面寫着:“我們為了全人類的和平而來”。舉頭望明月,這句名言,值得時常記取和重溫。

俄烏戰争煙雲終會飄散。人類将繼續生活下去。對于有些西方政客,無論多麼無奈和不情願,正視和承認别人的客觀存在,打消和放棄颠覆别人的念頭,應該是新的國際秩序的前提。“你生活,讓别人也生活”(Live, and let live),本來也是西方古老的人生智慧。而真正建構起人類命運共同體,才是未來國際秩序長治久安的唯一途徑。

随手上傳幾幅與文章有關的圖檔,供有興趣的朋友品覽。(作者:劉望先,原發于文學城)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18年外國聯軍開進符拉迪沃斯托克進行武裝幹涉。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武裝幹涉俄國内戰的外國聯軍中,日本派遣7萬名士兵,位居第一。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41年德國納粹包圍基輔時,并列高挂的斯大林和烏克蘭統帥鐵木辛哥畫像。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德國納粹軍隊處決烏克蘭遊擊隊員。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在反法西斯戰争中有400名頓巴斯礦工被授予蘇聯英雄稱号。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執政時間最長(18年)的蘇聯元首勃列日涅夫是烏克蘭人,圖為1914年勃列日涅夫(前右)的家庭合影。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蘇聯著名上司人赫魯曉夫是“半個”烏克蘭人,圖為1943年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在烏克蘭軍營中。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1。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2。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3。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4。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5。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54年蘇聯慶祝佩雷亞斯拉夫協定簽署300周年并把俄羅斯領土克裡米亞饋贈給烏克蘭-6。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1977年烏克蘭畫報上的頓巴斯煤礦兒童照片:長大當礦工。衷心祝福她阖家平安。

銳評:烏克蘭悲劇和人類前景

你生活,讓别人也生活。

我們為全人類的和平而來。

1969年阿波羅11号放置在月球上的匾牌,篆刻着宇航員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總統尼克松的寄語:我們為全人類的和平而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