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夯實“技術底座”,上汽領跑智能網聯“新賽道”,助推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

夯實“技術底座”,上汽領跑智能網聯“新賽道”,助推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

▲俯瞰上汽集團臨港智能工廠

我們熟悉的汽車,已從單純的交通工具逐漸向移動智能終端、儲能單元和數字空間轉變,而正在經曆大變革的汽車業也是推動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産業變革的重要力量。今年全國兩會的政府工作報告提出“繼續支援新能源汽車消費”,這對推動大陸汽車業進一步提振信心、持續高品質發展,增強制造業企業核心競争力,具有重要意義。

新能源智能網聯汽車既是上海強化布局的“新賽道”,也是直接面向個人消費者的“新終端”。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人大代表,上汽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陳虹就發力智能新終端,培育壯大發展新動能等積極建言,助推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

上汽加快打造電動智能網聯汽車

“新動能的培育壯大,就在于新賽道布局和新終端帶動這兩個關鍵因素,而發展中的汽車産業全占了。”陳虹說,一方面,以電動智能網聯為特征的汽車新賽道正在加速構築;另一方面,電動智能網聯汽車內建了人工智能、大資料、雲計算等諸多高新技術,是融交通、通信、娛樂、辦公、社交等功能為一體的大号移動智能終端。

能否掌握這樣的新終端、搶占先機,直接關乎汽車企業的前途命運。“上汽以智己汽車、飛凡汽車、Robotaxi、L4級智能重卡等重大戰略項目為抓手,加快打造‘具有高度內建性和很強牽引力’的智能終端産品——電動智能網聯汽車。”陳虹介紹,在新賽道和新終端上,上汽創新引擎不斷發力:去年,上汽全年整車終端傳遞量突破581萬輛,同比增長5.5%,繼續領跑國内汽車行業,其中,新能源汽車銷量達73.3萬輛,位居國内行業第一、全球行業前三;今年3月1日,上汽宣布成立創新研究開發總院,組建超萬人規模自主研發人才隊伍;智己L7本月開始傳遞使用者,飛凡R7等多款高階智能新品也将在年内上市……

夯實“技術底座”,上汽領跑智能網聯“新賽道”,助推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

▲智己L7首批200台Beta體驗版正式下線傳遞

“切實推動中國汽車工業由大變強,早日把大陸建設成為制造強國,汽車企業要發揮好市場主體作用,堅持使用者導向,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提供高品質産品與服務。”陳虹還透露,基于L4級自動駕駛技術的首批60輛無人駕駛電動計程車将在上海、蘇州兩地投入示範營運;L4級洋山港智能重卡已累計完成6萬标箱運輸任務,自動駕駛技術水準達到商用車國際領先水準。此外,在自主掌控新一代“三電”、燃料電池、智能駕駛等核心技術的基礎上,上汽還進一步加快在固态電池、車用晶片、智能底盤等前瞻領域的産業鍊布局,并積極參與上海及長三角智慧交通建設,不斷滿足消費者便捷出行、綠色出行的需求。

陳虹介紹,“十四五”期間,上汽計劃在新能源及智能網聯領域投入3000億元,切實推動創新轉型發展。為進一步夯實創新的“技術底座”,新成立的上汽集團創新研究開發總院将全面整合資源,打造超萬人的全球研發隊伍,加快推動“智能新終端”的技術研發和産業化落地,為上汽創新引擎添加“新能源”。

“智能新終端”發展急需法律層面突破

上海是中國汽車工業重鎮,也是國内內建電路、人工智能等産業實力與發展潛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在智能交通管理方面有着豐富實踐和探索。就在上個月,《上海市智能網聯汽車測試與應用管理辦法》正式施行,在全國率先明确自動駕駛新技術的管理體制。

“智能網聯汽車的發展,不僅是汽車功能完善和性能提高的技術問題,還涉及政府職責、市場秩序、法律法規、社會倫理等更深層次的社會問題。”在陳虹看來,智能網聯汽車發展在法律法規與技術标準等層面受到不同程度的制約,特别是自動駕駛技術落地急需在法律層面實作突破。

對此,他建議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動駕駛系統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類駕駛員與“自動駕駛系統”的責任劃分标準規則和處置機制;在《道路機動車輛生産企業及産品準入管理辦法》中,應進一步建立“自動駕駛系統”的等級評價認證體系和準入機制。

新冠疫情發生以來,汽車行業持續受到“缺芯”影響,具備“大算力、高性能、車規級”的汽車專用晶片更是市場缺口巨大。在陳虹看來,随着今後智能網聯汽車的加快發展,車用晶片尤其是大算力晶片的需求,還将持續快速增長。

“鑒于車規級晶片對發展電動智能汽車的極端重要性,應加大對國産大算力晶片及與之配套作業系統的政策支援力度。”今年全國兩會期間,陳虹送出了《關于推進車規級、大算力晶片國産化支援國内汽車晶片産業鍊協同發展的建議》,希望通過政策引導、多方協同,建立車規級晶片統一的技術規範和标準,并成立第三方檢測認證平台。同時,建議由國家相關部委牽頭設立專項資金,鼓勵晶片企業、汽車企業共同參與,加快形成國産大算力晶片的研發、制造和應用能力。

作者:周淵

編輯:史博臻

責任編輯:張懿

*文彙獨家稿件,轉載請注明出處。

繼續閱讀